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陇东旱塬休闲期农田雨水收集及补灌技术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旱塬休闲期农田采用集流场收集天然降水,富集叠加于农田作物可有效提高单住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抗逆减灾。收集的雨水应按照作物灌溉制度,以圆艺作物为主要供水对象,大田作物上补灌应以稀植作物为主,密植作物为辅。同时,集流场雨季集流后,翌年可用于适雨型作物种植。

关键词: 陇东旱塬 农田集水 补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床架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日光温室床架栽培中各架层间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研究分析 ,找到了造成双孢蘑菇各架层间菌丝生长、出菇、产量以及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并且提出了缩小差异的基本途径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双孢蘑菇 床架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补灌灌溉制度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技术及设施为基础 ,分析该区集雨水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通过优化的补充灌溉方式 ,研究了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的补充灌溉定额、灌溉次数以及灌溉效果。试验研究表明 ,旱作区集雨补灌采用不同的微灌方式 ,在作物关键需水期和受旱后补充灌水 ,有显著的增产和保苗稳产效果。旱后补偿效应的研究表明 ,在作物受旱后供水 ,水分利用效率 (WEU)显著增加。

关键词: 半干旱区 集雨补灌 技术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杂种胚培养技术研究

果树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李为母本、杏为父本进行李、杏远缘杂交,在获得果实的5个杂交组合中,授粉后30d的坐果率为4%~30%,授粉后90~100d的坐果率为4%~16%。杂交后90~100d,取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在S1:改良SH+6-BA1.0mg/L+IAA1.0mg/L和S2:改良SH+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杂种胚均可萌发。对萌发芽进行继代培养,结果在MS+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增殖和生长良好。

关键词: 远缘杂交 杂种胚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陇椒2号’

园艺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椒 2号’为早熟辣椒一代杂种 ,适宜于北方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抗烟草花叶病毒病 ,耐疫病 ,果实商品性状好 ,产量可达 5 2 .3t·hm-2 。

关键词: 辣椒 早熟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敌萎丹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

农药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 ,敌萎丹 2 0 0ml/1 0 0kg种子包衣可以促进小麦出苗 ,提高出苗率和出苗速度 ,对小麦全蚀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其病指防效低于三唑酮 ,白穗率防效与粉锈宁相当 ,并且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敌萎丹 小麦全蚀病 防效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养分对作物茎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产量的影响

地球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 ,对甘肃省河西地区 3个灌漠土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粱茎叶组织稳定C同位素组成 (δ13 C)和生物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3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分别为 :金昌小井子农场土壤为P、N、Mn、Zn ,各元素缺乏程度为P >Mn >Zn >N ;武威湖里土壤为P >N ;武威白云土壤为N >Zn >Mn。作物茎叶δ13 C值的变化规律为 :3种土壤的最佳处理 (OPT)的作物茎叶δ13 C值均高于各自的其余处理 ,小井子农场、武威湖里及武威白云作物茎叶组织的δ13 C值分别为 - 12 .0‰ ,- 12 .3‰及 - 12 .3‰ ,与不施肥条件 (CK)相比作物δ13 C值的增加幅度分别为 16 .6 3%、17.15 %和 13.17%。在所有减元素处理中 ,作物茎叶组织δ13 C值与其对应的生物产量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趋势 ,在最佳处理中 ,土壤养分充足、作物生长状况良好 ,因而作物茎叶组织δ13 C值最高 ,而在所有减元素处理中 ,由于减元素使得其处理的营养不足影响作物生长 ,进而引起作物茎叶δ13 C值的降低。小井子农场土壤的高粱茎叶δ13 C值 -N及 -P处理分别为 - 13.8‰及 - 13.7‰ ,武威湖里 -P处理为 - 14 .8‰ ,居最低 ,武威白云 -N及 -Zn分别为 - 13.4‰及 - 13.3‰。在加元素处理中 ,3种土壤的高粱茎叶组织δ13 C和生物产量的关系较为复杂

关键词: 土壤营养水平 δ13C 高粱 生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SiO_2/果蜡共复合研究

食品科技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纳米级SiO2与天然复合果蜡共混,在偶联剂、稳定剂作用下形成稳定的水溶性果蜡。涂覆到果品外表晾干后,即可形成具有较强机械性能的纳米SiO2改性蜡膜,此膜对CO2和O2的通透性的调控能力大大提高,具有较好的抑制果品呼吸强度和防止水分蒸发能力,保鲜效果优于对照。

关键词: 纳米SiO2 果蜡 复合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地区廊坊杨繁育技术

林业实用技术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研究与示范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出发,进行了适合西北地区的节能日光温室研究,通过优化设计,提出了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的特点,提出了西北不同地区的温室参数,设计出了三种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示范推广330余公顷,并对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进行了性能观测,结果表明: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可以在西北大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西北型 日光温室 集雨节灌 结构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