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甘肃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应用高稳系数(HSC)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2001~2002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东、西片试区19个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片参试品系98SN146、93元-7、CM4860以及西片参试品系91D58-4、石1269、酒86141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HSC值较小,HSC值分别为26.78%、27.69%、27.73%、18.07%、18.14%和22.42%,说明这些品系的丰产稳产性较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地反映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关键词: 小麦新品系 丰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风沙灌漠土玉米田树脂包衣尿素施用效果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树脂包衣尿素和普通尿素在灌漠土和风沙土两种土壤上种植玉米的肥料投入产出效益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树脂包衣尿素在灌漠土和风沙土两种土壤的玉米产量效应上均有良好的表现,与等氮量的普通尿素相比,灌漠土玉米增产6.4%,风沙土玉米增产15.4%。而在灌漠土和风沙土上分别施用是常规氮肥用量50%和67%的包衣尿素,则可获得与普通尿素相等的产量。灌漠土上施用树脂包衣尿素的经济效益好于普通尿素。风沙土上施用等氮量包衣尿素时,经济效益最好,施用67%包衣尿素时,经济效益略低。灌漠土与风沙土两个试验点比较,风沙土试验点不但施氮量比灌漠土高出127.5 kg/hm2,而且其产量还略低于灌漠土试验点。

关键词: 树脂包衣尿素 风沙土 灌漠土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SiO_x保鲜果蜡对苹果贮藏性能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乔纳金"和"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了纳米SiOx保鲜果 蜡对两个品种苹果果实的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和可溶 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x保 鲜果蜡有效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显著降低了果实的 失重率,延缓了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p< 0.05),其对苹果货架期的延长已经与进口果蜡相近,某些 性能甚至优于进口果蜡。

关键词: 纳米SiOx保鲜果蜡 苹果 贮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中国种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2~2003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植物保护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3年对甘肃省4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有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不同的是流行小种类型发生变化。水源14类型已成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3.1%~27.9%。条中32号为第2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12.4%~17.4%。水4、水7、水5出现频率也逐年上升,而条中31号已降为次要小种;Yr9、Yr3b+4b、Yrsu为甘肃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水14、水4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它致病类型。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致病类群 致病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棉生产和种子繁殖方法

中国棉花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连栋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建造及其温光性能观测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温室墙体材料、方位角、采光屋面角、后屋面角、保温覆盖材料、温室辅助加热等进行分析计算,设计并建造了一种双连栋日光温室,经过对温室温光性能观测,其保温能力最高达18℃,透光率最高84%,正常年份辅助加温时间60~70 d,其保温能力好,节能效率高,土地使用率较高,是一种适合在北方发展的符合国情的温室形式,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双连栋日光温室 设计建造 温光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芯培养料栽培白灵侧耳(白灵菇)配方优化研究

中国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白灵侧耳[(Pleurotusnebrodensis(Inzenga)]又名白阿魏菇,商品名称为白灵菇。其菇体肥大洁白,味鲜美,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白灵菇周年生产。但是白灵菇生产常用的培养料为棉籽壳,运输不方便,生产成本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副产品玉米芯、玉米秆,降低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3号是甘肃省农科院1987年以叙利亚国际旱农研究中心抗旱大麦品种S-3作母本,以优质、丰产、抗逆、抗病性强的匈牙利品种法瓦维特作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199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啤3号以其高产、抗逆性强和酿造品质优良受到广大生产者和啤酒酿造企业的欢迎。2002年以来甘啤3号在甘肃省每年种植面积达6.67万hm2,成为甘肃省继法瓦维特之后又一啤麦主栽品种,并在新疆、内蒙古、宁夏和青海等省区开始示范推广。甘啤3号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糜子野生种进行旱地糜子育种的实践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糜子是干旱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野糜子是广泛分布于糜子栽培地区的糜子近缘野生种,长期的进化与生态适应造就了野糜子具有很强的耐瘠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因此,在糜子育种中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利用糜子野生种进行旱地糜子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是丰富糜子杂种后代遗传基础,选育优良糜子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野生种 糜子 旱地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