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

中国果树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肥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苗期用不同浓度的海藻肥处理番茄幼株,结果表明2.0g/L(克/升)的海藻肥可显著提高番茄幼株的抗旱性,进一步进行浓度与抗旱指标的相关性测验表明,浓度与离体叶片吸水量的相关性极显著;在土壤含水量为10.6%的水分胁迫下,用2.0g/L(克/升)的海藻肥处理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可使番茄最大节水率达到22.6%。

关键词: 海藻肥 番茄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地区不同生态型冬小麦抗旱性研究与适宜品种的筛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的播前底墒下,应用抗旱指数法、隶属函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了14个不同生态类型旱地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底墒的增加,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同底墒下品种之间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对播前底墒的反应明显不同。抗旱指数法、隶属函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均能较好地评价旱地冬小麦的抗旱性,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参试品种从来源分析,抗旱性表现为:甘肃陇东>山西地区>北京地区>渭北旱塬>黄淮地区。

关键词: 旱地 底墒 冬小麦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抗条锈冬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加强小麦抗条锈遗传资源在品质育种上的进一步利用,以甘肃省育成的对当前优势条锈菌小种高抗或免疫的冬小麦新品种(系)59份及引进品种35份为试验材料,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了这些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结果表明,参试的抗条锈冬小麦资源的亚基组成较丰富,共检测到14种亚基及19种亚基组合类型。供试材料所含的优质亚基中,1、7+8、5+10亚基出现频率占主导地位,其它优质亚基很少;品质评分在3-10之间,平均为6.5分,表明品质普遍较差。本实验还筛选出一批含2-3个优质亚基组合的材料。

关键词: 抗条锈性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SDS-PAGE 品质性状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闷棚与多菌灵灌根防治土传病害

中国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蚕豆秸秆对小麦和大豆幼苗生长都有明显的他感相克作用 ,使其生物量分别减少 5 0 .4%和 5 8.2 % ;大豆秸秆对小麦幼苗生长有他感相克作用 ,而对大豆幼苗生长有自感相生作用 ,使其生物产量增加 1 9.8% ;玉米秸秆对小麦幼苗的相克作用最强 ,生物产量减产 60 .8% ,但对大豆幼苗生长的他感和玉米幼苗的自感相生作用显著 ,生物产量依次增加 1 8.7%和 1 0 .3% ;小麦秸秆对小麦、玉米和大豆幼苗生长都有相克作用 ,使其生物量分别减少 5 0 .8%、5 .1 %和 2 4.9%。秸秆对作物的他感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施用蚕豆秸秆 ,既能增大土壤养分贮量 ,又能提高土壤养分供应水平 ,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培肥土壤的作用居中 ,施用大豆秸秆虽能增大土壤养分贮量和供氮水平 ,但提高幅度不大。种植作物对秸秆培肥和供肥作用的发挥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化他感 生物产量 有效性养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草畜产业是定西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中国畜牧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药方法对温室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节能日光温室采光设计的分析与探讨

北方园艺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探讨了甘肃省主要地区节能日光温室设计中的温室方位角、前屋面角和后屋面仰角的设计原理、依据、数学计算公式,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结出甘肃省不同气候区的节能日光温室方位角、采光屋面角和后屋面仰角,对甘肃省节能日光温室的标准化建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肃省 节能日光温室 采光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周年覆膜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特性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周年覆膜条件下,以陇鉴339为材料,研究了周年地膜覆盖后冬小麦的光合速率(P n)变化,以了解周年覆膜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周年覆膜秋播冬小麦较露地冬小麦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P n日变化呈现“单峰型”,覆膜的高峰值较露地增加3.917μm olCO2.m-2.-s 1,提高17.74%,且持续时间延长,整个P n日变化中覆膜较露地平均提高11.62%。各生育阶段覆膜冬小麦的P n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增施氮肥、提高氮磷比有利于提高冬小麦P n。

关键词: 冬小麦 周年覆膜 光合速率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