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一起集约化猪场发生猪病的诊断和控制

中国兽医科技 1999 北大核心

关键词: 猪瘟 集约化猪场 免疫猪群 传染性疾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农系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性鉴定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5~1998年对90份贵农系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抗条锈性分小种鉴定和田间抗病性以及农艺性状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有贵农21等49份。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条锈病、白粉病表现,筛选出了贵农22等15份抗病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受粉后的花粉管通道将高梁DNA导入普通小麦陇春13号,在其后代中出现了广泛变异,从中选育出已稳定遗传的丰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系89122.经大田和盐池鉴定,89122的耐盐性明显高于陇春13号.用NaCl(0,0.1,0.15,0.2,0.25mol/L)处理89122和陇春13号幼苗7d,测定盐胁迫后其幼苗中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转基因小麦89122较其受体陇春13号能维持较高的SOD,CAT及POD活性.并且以上几种酶之间能保持很好的平衡和协调表达.表明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氧的酶活力与小麦耐盐性紧密相关,可将其作为转基因小麦耐盐筛选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盐胁迫;抗氧化酶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高梁DNA选育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系及其RAPD分子验证

兰州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小麦,结果在其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变异,并从中选育出高产、抗逆、耐盐碱小麦新品系89122.在省级区试中,连续两年表现优良,比统一对照高原602增产24.08%,比原受体陇春13号增产21.06%.在盐碱地,比当地主栽品种V28增产10.5%,比原受体增产22.5%.光合效率明显提高.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表明该小麦新品系为转基因后代

关键词: 小麦;高粱;花粉管通道法;RAPD分析;耐盐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冷凉山区夏季甘蓝引种试验初报

中国蔬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州灌区麦田节水高产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研究

灌溉排水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水分适宜指标是节水高产栽培的基础。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麦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水分生理因子的相关性,认为0~60cm 是影响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层次,并与叶水势、蒸腾强度和气孔阻力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产量高于12000kg/hm 2 和水分生产率大于12.45kg/m m .hm 2 时不同生育阶段适宜土壤水分下限指标。经示范印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节水高产 春小麦 干旱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标记研究中国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标记,对以我国西北和西南为主的68个芥莱型油菜地方品种和4个加拿大引进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31个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表明选用的72个品种(系)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多态性位点比率达85.31%。经UPGMA聚类分析将它们划分为6大类群,从聚类图可得如下结论:(1)地理差异和生态环境对遗传差异有重要影响,即来自同一省份的品种基本上聚在同一类群中。(2)我国冬播和春播芥菜型油菜在遗传上有较大差异,且冬播油莱的遗传多样性比春播油菜更为丰富。(3)长江中下游湖北、江苏两地品种与贵州地方品种亲缘关系密切。(4)陕西芮城地方品种与众不同,自成一类;而中原地区河南省的品种和陕西其它地方品种亲缘关系较近。(5)地处华北的山西省春油菜与西北的甘肃春油菜品种亲缘关系很近,而与新疆着油菜亲缘关系较远。(6)目前加拿大芥菜型油菜育种中的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引自印度,近十年来又向我国引种,因而它们可能具有我国西北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这也许就是它们与新疆品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根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1991~1995年室内、田间试验,筛选出丙环唑(Propiconazole)、三唑酮(Triadimefon)等三唑类杀菌剂为防治小麦根病的有效药剂。这类内吸性的杀菌剂不仅对小麦根病的主要致病菌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和麦根腐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毒力强,且对小麦生长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降低小麦苗期株高,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幼苗根冠比,增强根系活力,增加单位重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各试验处理中,以25%丙环唑EC拌种加苗期喷洒白穗防效高达98.4%。改变药剂剂型和处理方法,延长药效,且提高防效,湿拌闷种的防病增产效果优于干拌。

关键词: 麦根病 三唑类杀菌剂 双重作用 湿拌闷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夏型棉蚜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棉花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蚜是甘肃棉区的优势害虫,主要是棉花成株期的夏型棉蚜(即伏蚜)对棉花造成为害。为探明河西走廊棉区棉花伏蚜的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笔者于1995~1996年在甘肃敦煌和安西两地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棉株受伏蚜为害后主要是造成株高降低、蕾铃脱落率增加、吐絮数减少,铃重降低而减产。根据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的棉花生产现状,提出棉田夏型棉蚜(伏蚜)的防治指标为平均单株3片叶蚜量50头左右。

关键词: 河西走廊;棉花;伏蚜;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穴播地膜小麦有限灌溉的产量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有限灌溉条件下穴播地膜小麦的产量变化、根系分布、群体动态和源库协调。认为土壤水分下限低于50%时产量显著下降,相同水分条件下穴播地膜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最高产量所需的土壤适宜水分下限较露地下降10%。根系分布、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差异及源库的抑制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机制

关键词: 有限灌溉;地膜小麦;穴播;产量;影响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