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中国棉花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彩色棉与海岛棉杂交 ,对其 8个组合 F1的生长表现、F2 分离情况及高代单株材料的选择 ,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彩色棉与海鸟棉的杂交亲和性不强 ,8个组合的平均成铃率仅为1 5 % ;F1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且以海岛棉为母本 ,彩色棉为父本得到的组合 ,F1优势更强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 F2 有色絮和白色絮的分离比例为 3∶ 1 ,通过回交 ,出现了大部分株型和絮色类似彩色棉 ,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较原有彩色棉品系有很大提高的彩色棉变异材料。


甘肃省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玉米轮作制长期定位施肥的增产效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黄土高原冬小麦—玉米轮作制中通过连续24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旱地长期定位施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各肥料处理的产量大小及其增产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干旱年和正常年为MNP>SNP>NP>M>N>CK;丰水年为NP>MNP>SNP>M>N>CK。干旱年产量降低顺序为N>NP>CK>M>MNP>SNP;丰水年产量增加顺序是N>CK>NP>M>MNP>SNP。降水对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增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而有机肥+化肥处理(SNP、MNP)的产量受降水影响较小。在肥料的增产中,化肥(NP)的平均贡献率56 28%,土粪(M)43 72%。在干旱、正常、丰水年型中,化肥的贡献率依次是53 25%、54 00%、59 93%,土粪为46 75%、46 00%、40 07%;NP处理中,N的贡献率依次为19 48%、34 76%、49 61%,而P(P2O5)的贡献率为80 82%、65 24%、50 39%,尤其是干旱年份P的贡献率高达88 4%~145 6%;秸秆(SNP处理)在丰水年的增产贡献率为31 42%,与土粪在对应年份的贡献率相差不大,但正常和干旱年增产贡献率达到66 46%和83 63%,较土粪处理的贡献率提高20 46%和36 88%。随着施肥年限的延长,长期施用氮肥增产作用下降,而秸秆还田及有机无机配合则有逐年递增趋势。


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对芸芥和甘蓝型油菜进行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芸芥品种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甘蓝型油菜。所鉴定的32个芸芥品种中,抗病品种22个,占供试品种68.8%,感病品种10个,占供试品种31.2%,没有中感和高感品种。所鉴定的3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抗病品种10个,占供试品种的31.3%,感病品种22个,占供试品种的68.8%。在芸芥中有毛类型与无毛类型有一定差异,有毛类型抗性较强。当接种菌核菌后,芸芥体内酚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36h后达较高水平,以后略有升高。


兰州市桃蚜抗药性监测及治理对策研究
《植物保护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肃省宕昌县桃蚜为敏感种群,测定了兰州、永登等地桃蚜对6种杀虫剂抗药性。结果表明兰州市安宁区桃蚜对溴氰菊酯已产生低水平抗性(6.84倍),对氰戊菊酯则处于耐药力增高或敏感性降低阶段,对灭多威、敌敌畏、氧乐果和乐果已显示出早期抗性;永登县桃蚜对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处于敏感性降低阶段,对灭多威、敌敌畏、氧乐果和乐果仍属敏感阶段;皋兰县和榆中县桃蚜对上述6种杀虫剂则处于敏感阶段。用酶抑制剂进行增效作用测定结果显示,兰州地区桃蚜的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有关。针对兰州市桃蚜的抗药性现状和抗性机制,提出了以建立抗性监测制度、合理用药为主的抗性治理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