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半干旱黑垆土区梯田培肥定位研究
《土壤肥料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在新修梯田上进行了9年培肥定位试验,测定了施肥、耕作、地膜覆盖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黑垆土肥力和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土壤养分,产量,肥料,梯田


精液中生殖激素的研究进展
《黄牛杂志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生殖内分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激素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血液和内分泌系统本身。精液中激素水平特别是与生精功能、精液品质、精子受精能力及抗冻性等有关的生殖激素,近十几年来引起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人们发现精液中不仅存在血液中常见的睾酮(T)、雌激素、前...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农田水肥效应研究
《土壤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垆土、春小麦为试材,采用水、肥复因子设计进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生育期(4~7月)供水量从150mm至400mm,产量呈直线上升。盆栽条件下肥料N的利用率从0.7%提高到26.6%;田间条件下由21.0%提高到31.7%。5月份是春小麦需水的关键时间,该月份降水50mm以上,每kgN可增产小麦8~12kg,每kgP2O5可增产7~10kg,降水利用率可达35.6%。施肥能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辣椒不同品种耐寒性鉴定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辣椒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面积的不断扩大,冬春季进行生产需要耐低温性强的品种。而严冬或早春会经常遇到低温(0℃以下),严重影响辣椒的生产。对育种工作者来说,选育出耐低温、适宜于冬春茬生产的新品种是解决冬春茬生产中低投入、高效...


河西走廊农业持续发展之浅见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简述了河西走廊农业的现状,提出发展节水农业、季节性畜牧业,建立蔬菜基地、工业原料基地、果品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河西走廊,农业,持续发展,节水农业,季节性畜牧业,基地


苹果新品种──金富
《中国果树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金富是从金冠实生苗中选出的优质、耐贮苹果新品种。果实大,单果重183—224g;圆锥形,底色黄,阳面具红晕,光滑,无锈;果肉淡黄色,质细、硬脆、汁多,香味浓。在室温下可贮至翌年4月,不皱皮;丰产、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强。1995年经省级成果鉴定,199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至1996年已有12个省(区)引种试栽,面积达267hm2。
关键词: 苹果,品种,金富,耐贮性


甘肃沙区开发中果树资源的应用及良种区划
《中国沙漠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论述甘肃沙漠戈壁地区的自然概况及沙区果树发展的现状之后,提出了甘肃沙区果树区划、适宜的优良果树树种、品种和果树在沙产业开发中的技术要点,并对沙区果树资源开发中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沙区,开发,果树资源,区划


苹果再植病研究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再植苹果苗表现典型的再植病,其症状为叶片小,新梢细短,根系分生能力差且腐烂,果品质量差,树势弱。该病的病因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发光假密环菌[Armilarielatabescenssing],非生物因素土壤残毒和肥料施用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不同的砧木抗苹果再植病的程度不同,垂丝海棠较抗再植病。选择抗性砧木,阳光曝晒和甲醛消毒定植穴土壤,再配以良好的农业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其病害发生。
关键词: 苹果,再植病,防治方法


甘肃丝葚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描述了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 gansuensis He et Tang sp.nov.)[发表于《菌物系统》1997(2)]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温度下的培养特征、产孢特性及孢子萌发、菌种存活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试验选用的培养基有4种:PDA、CMA、PCA和Hotson's培养基(淀粉30g,蛋白胨5g,麦芽10g,葡萄糖1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45℃,生长适温为35℃.在Hotson's培养基(为方便起见,缩写为SPMDA)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5℃培养24h,菌落直径达57.8mm.适温下(35℃)培养7d,在4种培养基上均形成大量基内生丝葚孢,气生菌丝上亦形成少量丝甚孢,除在PCA培养基上产生的瓶梗孢子相对较少外,其余3种培养基表面均产生大量粉状簇生的瓶梗孢子.不同培养基上或同一培养基不同温度下菌落形态及丝葚孢形状和大小不同.以PCA和CMA上形成的基内生丝葚孢最清晰.在PCA上,30℃培养7d,产生大量黑褐色具刚毛基内生丝葚孢,大小为69.3~168.3μm×49.5~128.7μm(平均106.2μm×74.9μm);35℃培养7d,产生大量黑褐色无刚毛基内生丝葚孢和少量生于气生菌丝上的黑褐色无刚毛丝葚孢,基内生丝葚孢大小为64.4~1079.1μm×64.4~287.1μm(平均301.1μm×142.9μm),气生菌丝上丝葚孢大小为79.2~326.7μm×69.3~217.8μm(平均180.2μ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