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西灌区棉蚜综合防治技术
《植物保护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年调查明确,棉蚜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生态环境下的寄主植物有14科51种,棉蚜发生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棉蚜蚜量(X)与籽棉产量损失率(Y)的回归方程为Y=120854+00105X(r=0966);棉蚜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气候、灌水、作物布局关系极为密切。室内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每日最大理论捕食量为625头,其3龄若虫捕食量为500头。棉区推广以调整作物结构、狠抓棉蚜越冬寄主的冬春防治,实行规范化栽培管理,协调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累计示范推广29万hm2,防治效果达90%以上,增产皮棉2220kg/hm2,增产率为170%。
关键词: 棉蚜,河西灌区,综合防治


旱塬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4~1998年度,在镇原试区进行的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周年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这项技术突出的特点是:把解决旱地冬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重点放在降雨高峰期,将天然降雨蓄、盖、聚在土壤中,并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系统的研究了主效栽培措施。


旱地冬小麦周年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农田集水保墒、土壤水分变化、光合生理和物质运转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旱地冬小麦周年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周年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少冬小麦全生产年度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蒸腾耗水比例和光合速率,0cm~5cm土层≥0℃地积温增加10.5%,幼穗分化提前2d~3d,拔节后节间伸长速度快,播种期较露地条播推后10d,适宜播量为每穴6粒。最后还提出了该项技术应继续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陇东旱塬土壤施肥培肥效果研究
《土壤通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旱塬覆盖黑垆土上5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随施用年限延长,作物产量呈上升趋势;单施氮肥易造成土壤磷失调,单施磷则造成氮失调;氮磷肥配施增产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培肥作用;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兼有提高产量和培肥土壤的作用,因此它是陇东旱塬土壤培肥的主要途径。


中早熟苹果品种摩里士引种试验及示范推广
《中国果树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2年引入美国中早熟苹果良种摩里士(Mol-liesDelicious)。经在半湿润温暖区、半干旱温和区、干旱荒漠温和区和半干旱冷凉区多点引种试验,均表现良好。1998年3月通过甘肃省科委主持的鉴定验收。该品种树势强健。结果后树姿开张。萌芽率高,...


半干旱区发展集雨节灌农业的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干旱区集蓄雨水的主要目的是抗旱保苗,补灌大田粮食作物,解决人畜饮水和补灌果树、塑料大棚蔬菜、日光温室蔬菜,发展庭院经济。评定雨水利用措施效益的结果表明:集蓄的雨水用于大田作物补灌,每1t水产值均在11元以下。用于果园补灌,每1t水产值高达40元,补灌日光温室蔬菜,每1t水产值可达72元,补灌塑料大棚蔬菜,每1t水产值达15元。由于大部分自然集流面都远离农户,不便于蔬菜果树生产,只能用于粮食作物生产,尽管经济效益不如蔬菜和果园高,但通过大面积补灌,可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解决温饱问题。
关键词: 集雨,节灌,效益


河西绿洲区春小麦蒸腾蒸散的变化研究
《中国沙漠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甘肃张掖绿洲区利用浮力称重式蒸散仪对春小麦蒸散量进行了测定,对蒸散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田的日蒸散量在白天12∶00~16∶00达到最大,夜间20∶00~08∶00最小甚至呈负值。灌溉前后蒸腾强度出现峰值的时间有所变化。但灌溉以后,蒸腾与蒸散量均呈增大趋势。日蒸散量随着净辐射的增加而加大。在小麦不同的生育阶段,蒸散量有所不同,小麦拔节以前较小,拔节以后开始增大,灌浆期达到最大,接近成熟时逐渐降低
关键词: 绿洲;春小麦;蒸腾;蒸散;日变化


甘肃省主要耕地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土壤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蒋柏藩等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结合春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80%左右的磷以无机磷形式存在,而且其中Ca-P占了绝大多数。无机磷的组成如下:Ca10-P(44.1%~72.6%)>Ca8-P(7.06%~21.95%)>O-P(10.69%~16.35%)>Al-P(2.80%~9.01%)≥Fe-P(3.12%~7.39%)>Ca2-P(1.26%~7.06%)。利用通径分析讨论各形态无机磷对有效磷的相对贡献得出如下结论:Olsen法提取的有效磷主要是Ca2-P,Al-P和O-P是Ca2-P的有效补充;两季春小麦盆栽试验结果一致表明,供应作物吸收的磷主要是Al-P和Ca8-P,Fe-P和O-P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植物有效磷的补充;Ca2-P因数量少而作用不明显;Ca10-P则不能被吸收利用。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有效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