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分析并系统总结了适于干旱及缺水地区推广应用的3种农业高效利用雨水的模式及其所涵盖的8种实用技术的特点及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效。提出农业高效利用雨水应进一步加强与生物节水、传统雨水资源管理、覆盖少免耕、就地富集叠加高效用水等节水抗旱措施有关的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词:
雨水
利用模式
关键技术
理论基础
成效
《植物保护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筛选出比河北廊坊桃蚜相对敏感种群更为敏感的甘肃宕昌桃蚜种群,建立了18种杀虫剂对桃蚜敏感种群的毒力基线,可作为今后国内各地监测桃蚜抗药性水平的敏感基线。用氧乐果、氰戊菊酯及其氧乐果+氰戊菊酯对桃蚜敏感种群进行抗性选育,汰选20次时桃蚜对混剂氧乐果+氰戊菊酯只产生4.85倍的抗药性,比氧乐果单剂(7.39倍)抗性发展速度幔,尤其比氰戊菊酯单剂(87.21倍)更慢,表明桃蚜易对菊酯类药剂产生抗药性,混剂可以延缓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
害虫抗性治理
桃蚜
敏感种群
抗性演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葡萄花药三倍体株系G-1和G-27与母株歌海娜(GRENACH)的植物学特性和经济学特性的对比观察发现,2个花药三倍体株系物候期基本相似,但均早于母株,在幼叶的颜色、叶柄的颜色、成龄叶的下裂刻深浅、叶缘锯齿大小、一年生枝条颜色等方面母株与花药株系有较大差异;花药植株的花粉粒异常,不能正常结实,用GA3处理,可提高座果率,果粒小,固形物含量高.
关键词:
葡萄
花药三倍体
花粉粒
植物学特性
结实特性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旱地秋覆膜玉米子粒灌浆特性主要表现在LAI增加,生物产量提高。花后5~10d为子粒形成阶段,35~40d为灌浆强度骤增阶段,45~55d为子粒失水成熟阶段。秋覆膜玉米表现出较高的转换率和较大的移动量,粒/叶(cm2)比值高。在“源─库”器官同化物合成与转运中,各器官转换率大小为秋覆膜玉米茎>叶>穗轴>苞叶>鞘,露地玉米为茎>叶>苞叶>穗轴>鞘。叶是合成同化产物的主要源器官,茎鞘具有多次转移功能,苞叶和穗轴表现出一次中转特性。
关键词:
玉米
秋覆膜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特性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方法相结合,对甘肃省武威及张掖灌漠土耕层土壤有效B,Cu,Fe,Mn及Zn等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土壤有效Zn和Fe普遍缺乏,张掖土壤除Zn较缺乏外,其余元素均较充足。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异程度各不相同。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武威和张掖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最大相关距分别在192~477 m及141~206 m之间;武威土壤中除有效B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余微量元素及张掖土壤所有微量元素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武威和张掖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804~1.947及1.945~1.987,其中武威土壤有效B的最低,并具有中等变异程度,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人为因素引起。其余微量元素及张掖灌漠土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强烈自相关,其变异主要由土壤母质、地形、气候等非人为因素引起。且张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比武威的强烈,即包括人为活动在内的表生作用对该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灌漠土
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甘肃省辣椒疫病防治技术研究的主要结果。明确了辣椒疫霉菌交配型、土壤菌源量、温湿度、栽培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与病害发生流行的关系,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控制辣椒疫病的为害,由此确立了以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基础,药剂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对甘肃及邻近辣椒产区的辣椒疫病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病原
发病因素
综合治理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土壤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淤土是甘肃省黄河沿岸及其支流地区主要的农业土壤,通过调查分析,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理化性状、不良的土体构型及过高的地下水位。存在这 3 种不良因素的耕种土壤类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本文浅析了甘肃灌淤土土壤障碍因素,并提出了改良措施。
关键词:
灌淤土
土壤障碍因素
理化性状
土体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