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时期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植物保护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形成、发育进度及在不同条件下病菌对自生麦苗侵染的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在小麦孕穗期开始出现 ,在不同感病品种上出现的迟早和形成量的多少有很大差异。闭囊壳在正常年份不能与秋苗形成菌源衔接 ,只侵染自生麦苗 ,在整个侵染循环中起着间接越夏作用。当田间病残体上闭囊壳量大 ,影响自生麦苗发病的先决条件主要是阴湿环境。夏季持续干旱 ,田间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可存活到 9月下旬 ,有向秋苗提供菌源的机会 ,但作用不大


旱地节能日光温室集雨节灌效应研究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棚面、集水面集水作为自供、半自供水源解决干旱、半干旱区节能日光温室节水问题,以越冬茬黄瓜为指示作物,以产量、水分利用率、吨水产值、节水效率、土壤供水量为指标,对渗灌、滴灌、膜下暗灌的供水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各项指标最高,个体发育快,生长良好,是一种可在旱区推广应用的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河西绿洲区储水灌溉节水技术研究
《中国沙漠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肃省河西地区储水灌溉的时间一般在 1 0月中旬至 1 1月中旬 ,这一时期河川的径流量减少 ,但储水灌溉面积大 ,灌水量超过 2 0 0mm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研究证明 ,储水灌溉始期可从习惯上的 1 0月中旬提前到 9月中旬 ,但灌水量不能低于 1 50mm ;1 0月份以后灌溉 ,灌水量可降低到 1 2 0mm ;储水灌溉后立即覆草或盖膜保墒 ,灌水量可降低至 60~ 90mm。储水灌溉节水潜力很大 ,每次灌水可节水 50~ 80mm。


小麦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对间作优势的贡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田间微区根系分隔试验 ,通过间作与相应单作成熟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 (单位养分吸收量所能生产的干物质量 )的比较研究了小麦大豆间作中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间作作物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高出相应单作 2 4 %~39% ,6 %~ 2 7%和 2 4 %~ 6 4 % ;而间作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低 5%~ 2 0 %、5%~7%和 6 %~ 32 %。间作优势主要表现在养分吸收量的增加。间作大豆养分收获指数的提高使间作子粒产量优势比生物学产量优势更明显。种间根系分隔微区试验表明 ,间作作物养分利用效率的降低与两作物根系相互作用有关
关键词: 小麦大豆间作 小麦大豆单作 养分利用效率 间作优势


高产高蛋白饲草满江红 (Azolla imbricata)放养技术研究初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满江红属蕨类植物 ,以营养体的侧枝断离无性繁殖方式为主 ,粗蛋白、赖氨酸、磷、粗脂肪含量均高于紫花苜蓿。研究结果表明 ,群体延续时间为 7d时 ,繁殖系数最高 ,在西北地区 4~ 9月份的适宜生长季节 ,采用薄膜微水放养技术 ,每公顷水面生产鲜草约 450 t,折合干重 45t,粗蛋白 1 1 .2 5t,可作为优质饲料开发利用


猪肌肉组织与瘦肉率的关系研究
《甘肃畜牧兽医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81头猪的占瘦肉量近一半(4746%~4932%)的14块较大肌肉块的分离测定,分析每一块肌肉的大小顺序和对瘦肉率的贡献。结果表明,组成机体的大肌肉块和多数中小肌肉块,尽管瘦肉率高的品系其肌肉块相应变大,但肌肉块大小顺序稳定,对瘦肉的贡献接近;中小肌肉块在不同品系间的变化主要以在瘦肉率高的品系中臂三肌和半腱肌名次前移贡献增加,冈下肌名次后移贡献减少为特点。相关分析显示,瘦肉率与较大肌块相关显著(P<005或P<001),瘦肉率越高,与其呈极显著相关的肌肉块增多,瘦肉率低的品系,对其肌肉块的相关程度亦低。通过肌肉块间的方差分析证明,造成瘦肉率显著差异主要因后腿部的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半腱肌和背最长肌等肌肉块的差异所致。
关键词: 猪,肌肉块,瘦肉率


甘肃省集水高效农业研究与发展前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集水高效农业的产生突破了传统旱农“顺应天时、农艺制旱、以丰补欠”的主要对策,以及发展旱农生产形成的自然降水全部就地拦蓄入渗利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和现有旱农技术的有限性.以解决土壤水分亏缺问题为突破口,从提高有限降水利用效率入手,走出一条新的发展旱农和旱区农业之路.虽然尚处起步阶段,但显示的效果已令人鼓舞.今后的发展应走综合技术的集成化创新和管理创新之路,建立集工程、农艺、生物、化学节水技术为一体的集成化农业高产用水模式,进一步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集水高产农业已成为21世纪旱农发展的大趋势.参5。


一起集约化猪场发生猪瘟的诊断和控制
《中国兽医科技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肃省天水地区某集约化养猪场1998年8~9月在免疫猪群中发生了一起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经笔者及场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在科研单位的协助下,确定了病原,及时采取了确实可靠的免疫措施,较快地控制了疫情。1猪场基本情况该场建于199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