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基于机器学习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CDK2抑制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机器学习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发现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潜在的抑制剂.首先,利用现有的大型活性数据库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针对CDK2抑制剂的分类模型.采用圆形指纹(ECFP6)的极端梯度提升树模型(XGBoost)筛选Enamine数据库,并选出了1152个新型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和打分函数对这些潜在化合物在CDK2中的亲和力进行了排序,并采用指纹聚类的方法将化合物分为4类.分别从4类中选择1种对接评分较高的化合物,然后对4种化合物进行了类药性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类药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种潜在的CDK2抑制剂(Z1766368563, Z363564868, Z1891240670和Z2701273053)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并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中具有较高的结合自由能.这4种化合物可作为CDK2的先导化合物进行后续的改造和优化.

关键词: CDK2抑制剂 机器学习 分子动力学 结合自由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生物催芽花生白藜芦醇富集及对HEK293T细胞的保护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非生物诱导催芽对花生中白藜芦醇(RES)富集的影响,并测定在最优富集条件下RES对HEK293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光照种类、超声强度、硫酸铜浓度、发芽时间为单因素条件诱导花生发芽,根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究非生物诱导催芽对RES的含量影响以及最优富集条件。通过细胞活力测定,得到RES对HEK293T细胞的最高毒性。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探究RES对H2O2诱导的HEK293T细胞的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光照、超声、硫酸铜都有促进发芽花生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效果,复合催芽对白藜芦醇富集呈促进作用。最佳花生芽白藜芦醇富集参数为:蓝光照射、超声强度120 W/cm3、CuSO4浓度0.6 mmol/L、发芽3 d,此时白藜芦醇含量为35.79μg/g。RES干预处理可以明显恢复H2O2诱导产生氧化损伤的HEK293T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内ROS的生产,增加SOD、CAT的活力。结论:光照等多重催芽可以富集发芽花生中白藜芦醇,RES对细胞有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

关键词: 非生物诱导催芽 花生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在酸豆奶中的应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为更好地发挥其益生作用,将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分别与商品发酵剂进行复配发酵酸豆奶,对酸豆奶样品的感官品质、21 d货架期内的微生物含量、理化指标变化以及降胆固醇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S2-5和K25的酸豆奶未产生不良风味,其口感更加绵滑、均匀,香气更加浓郁;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在酸豆奶冷藏期间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含植物乳杆菌S2-5和K25的酸豆奶灌胃高脂小鼠后,其血清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益生性植物乳杆菌S2-5和K25发酵的酸豆奶质量优良且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功效。

关键词: 酸豆奶 植物乳杆菌S2-5 植物乳杆菌K25 降胆固醇 益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效果初探

东北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EP)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生测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比了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对稻水象甲具有较高致病力,室内生测防效可达84.44%,田间校正防效可达69.79%,与商品化苦参碱制剂防治效果相当。证明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稻水象甲的生物制剂。

关键词: 稻水象甲成虫 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 氯虫苯甲酰胺 苦参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权重平衡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城市遥感图像各种地物分布不均衡、分类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融合并行注意力与权重平衡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DeepLabV3+和ResNet50创建的语义分割网络基础上,采用并行组合方式,融入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算法,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针对遥感图像地物类别占比不均衡问题,引入地物类别权重平衡算法,提高小类别地物的分类精度。为了验证网络模型的分类效果,利用Vaihingen数据集和Postdam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权重平衡算法的分类网络在Vaihingen数据集中测试数据的像素精度、平均交并比、平均F1值分别为96.66%、90.35%、96.66%,在Postdam数据集中测试数据的像素精度、平均交并比、平均F1值分别为95.74%、81.47%、91.82%;从分类细节看,增加注意力机制和权重平衡算法对占比较少的汽车识别精度有显著提高,在Vaihingen数据集中汽车的像素精度提高了26.44%,在Postdam数据集中汽车的像素精度提高了21.84%,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权重平衡算法 DeepLabV3+网络 遥感图像 地物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P5C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玉米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14个物种的P5CS家族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深入分析模式作物拟南芥及玉米、高粱、水稻3个亲缘关系较近的禾本科物种P5CS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及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等,对玉米P5CS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用200 mmol/L NaCl和100 mmol/L Na2CO3对郑58(抗)和昌7-2(感)的玉米幼苗进行盐、碱胁迫处理,在胁迫0h、1 d和3 d时取叶部及根部样品进行转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14个物种的P5CS家族成员在系统进化树划分为两个支系,推测可能至少来自两个共同的祖先基因;P5CS家族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特殊的基因特征,玉米P5CS基因家族包括ZmP5CS1、ZmP5CS2和ZmP5CS3.盐碱胁迫下,ZmP5CS1和ZmP5CS3上调表达而ZmP5CS2下调表达,表明这3个基因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响应胁迫伤害和参与脯氨酸合成.

关键词: 玉米 P5CS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盐碱胁迫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大型白羽肉鸡净能需要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国家禽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构建不同性别快大型白羽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净能需要预测模型,并以圣泽901肉鸡为试验动物,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应用预测模型并验证其精准度和适用性;确定圣泽901肉鸡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净能需要量和能蛋比参数,探究净能指标在肉鸡产业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一:通过析因法和间接测热法测定不同性别AA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维持净能需要(NEm)和生长净能需要(NEp)参数,并构建净能需要相关预测模型。选取0日龄AA肉鸡1 200只(公母各半),每个性别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进行生长和能量代谢试验,试验共分6批次完成,每批次生长测热4 d,绝食测热2.5 d,根据《爱拔益加(AA)肉鸡饲养管理手册2019》挑选不同日龄阶段达到标准体重的试验鸡2~6只放入代谢室,不同性别试验鸡各6个重复。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肉鸡净能需要量预测模型如下:NEm(公)=474.38×BW0.7+3.853 5(R2=0.986),NEm(母)=432.75×BW0.7+20.581(R2=0.983),体增重(BWG,公)=0.078×NEI-27.089×BW+7.615(R2=0.810),净能摄入量(NEI,公)=1 480.523×BW-586.648×BW2+90.163×BW3+121.660(R2=0.877),BWG(母)=0.063×NEI-13.222×BW+12.042(R2=0.710),NEI(母)=1 322.758×BW-486.994×BW2+67.819×BW3+171.171(R2=0.937)。试验二:通过4×2双因子安排的随机试验设计,选取9 600只13日龄圣泽901肉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进行三阶段饲养,每阶段试验日粮配制为4个净能水平和8个代谢能水平(1个净能水平vs高低2个代谢能水平)即每阶段8个试验日粮处理。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日粮净能水平下降耗料量呈上升趋势,但对肉鸡体重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净能固定不变,低代谢能日粮组肉鸡的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且校正耗料增重比呈下降趋势,提升欧洲效益指数,表明肉鸡对日粮净能变化的反应比对代谢能更为敏感,净能指标配制肉鸡日粮“节本增效”作用显著优于代谢能指标。圣泽901肉鸡生产性能数据与肉鸡净能需要模型预测结果相比,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表明预测模型的精准度和适用性较好。结果表明,圣泽901商品代肉鸡13~20日龄、21~29日龄、30日龄至出栏,三阶段日粮适宜净能水平和净能蛋白比参数分别为:9.58 MJ/kg、0.46,10.30MJ/kg、0.51,10.39MJ/kg、0.47。

关键词: 快大型白羽肉鸡 净能 需要量预测模型 圣泽9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灵芝属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等地39株灵芝属菌株为试材,采用ITS序列测定、体细胞不亲和性试验和SRAP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其种间划分及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我国北方地区灵芝属栽培种质的分类、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39个灵芝属菌株包括赤芝Ganoderma lingzhi、紫芝G.sinense、松杉灵芝G.tsugae、无柄灵芝G.resinaceum和有柄灵芝G.gibbosum 5个种,相互之间有拮抗反应共713对,无拮抗反应28对,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0~0.93,平均值为0.69。综上可知,我国北方灵芝属栽培种质存在种类丰富,遗传背景差异大,遗传多样性强的特征,但部分栽培菌株之间无拮抗反应且遗传距离很近,存在着同物异名现象。

关键词: 灵芝属 分子标记 体细胞不亲和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体培养筛选高油花生新种质及WRI1基因验证

华北农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花生高油育种新途径,建立一种直接育成高油花生种质的新方法,采用离体诱变育种技术进行花生高油新种质创制。以吉花9号胚小叶为诱变试材,吉花9号和吉花54为对照试材,以博来霉素作为诱变剂。胚小叶消毒后放置在梯度诱变培养基中,筛选博来霉素诱变半致死浓度,体胚萌发成苗后以无菌花生苗作为砧木采用插接法进行无菌嫁接,嫁接成苗后移栽至田间。对2个已知调控花生脂肪合成基因WRI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籽粒中WRI1基因表达和诱变植株粗脂肪含量相关性进行试验可行性验证。当博来霉素质量浓度在3 mg/L时,诱变效果最佳。吉花9号突变体IM13-3的粗脂肪含量高于吉花9号(CK1,试材品种对照)和吉花54(CK2,高油品种对照)。2个WRI1基因WRI1X2和WRI1X1分别编码366,357个氨基酸,都是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在籽粒中WRI1基因表达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率先采用博来霉素作为花生离体诱变诱变剂,通过此离体诱变方法获得吉花9号高油突变体IM13-3,粗脂肪含量为56.64%。测定了高油突变体WRI1基因表达量,与对照品种存在显著差异。证明花生离体诱变方法育种方法可行性。

关键词: 高油花生 离体诱变 博来霉素 WRI1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4-2023年全国大豆审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1994—2023年我国3个大豆产区育成的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及育种方向,以“大豆”“选育”“品种”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1994—2023年的相关文献,提取北方春大豆产区、黄淮大豆产区、南方大豆产区共1 011个大豆品种的百粒重、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结荚数、生育期、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指标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北方春大豆产区,1994—1998年育种趋势主要是通过提高主茎节数来实现产量的提升;1999—2018年主要通过增加主茎节数、结荚数来提升产量;2019—2023年,育种趋势转向通过提高分枝数和结荚数来推动产量增长。黄淮大豆产区在1994—2023年的育种趋势主要是通过增加百粒重和株高来实现产量的增长。南方大豆产区在1994—2013年则是侧重于延长生育期和增加百粒重来提高产量;2014—2023年的育种趋势为继续增加生育期和百粒重,还通过增加大豆的主茎节数来促进产量的增长。2)通径分析显示,在北方春大豆产区,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DPC)为0.394;在黄淮大豆产区,株高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DPC为0.215;在南方大豆产区,结荚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DPC为0.403。3)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大豆产区审定的大豆品种其总体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68.64%、64.45%和64.94%,北方春大豆产区中,贡献率最高的为主茎节数;黄淮大豆产区中,株高贡献率最高;南方大豆产区中,主茎节数对该地区的贡献率最高。综上,北方春大豆产区的产量提升主要通过多因素协同作用实现,不同时间段内侧重点有所不同;黄淮大豆产区的产量提升主要通过增加百粒重和株高来实现产量的增长;南方大豆产区则主要通过延长生育期和增加百粒重来提高产量。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品种 区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