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VD_3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的多重光谱分析与计算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多重光谱技术(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VD3与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VD_3能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内源荧光进行静态猝灭。VD_3与大豆分离蛋白在不同温度下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1.245×10~4(293 K)、1.250×10~4(298 K)、3.531×10~4(306 K)L/mol,对应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73 3、0.992 4和1.094 2;结合距离r=2.92,其结合时通过非辐射能力转移而促使蛋白质荧光猝灭。热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VD_3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反应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其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是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结果显示,VD_3的添加使大豆分离蛋白构象发生改变,芳香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由疏水性向亲水性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VD_3引起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VD_3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植物乳杆菌调节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缓解食物过敏的机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物过敏危害人体健康,利用益生菌特有的抗过敏作用来缓解食物过敏是治疗食物过敏的新方向,然而目前关于益生菌缓解过敏的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以前期筛选出的具有抗过敏功能的4株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Balb/c小鼠建立食物过敏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定量PCR(RT-PCR)等方法研究植物乳杆菌对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抗体分泌的影响。ELISA结果表明,将4株植物乳杆菌与致敏小鼠脾细胞共培养可降低IL-4的分泌水平,增加IFN-γ的分泌水平,而荧光定量结果证实IL-4及其转录因子GATA-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FN-γ及其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一结果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一致。此外,4株植物乳杆菌均可下调致敏小鼠血清中IgE分泌水平,缓解由食物过敏造成的肠道黏膜及肺泡组织损伤。这些结果说明植物乳杆菌通过调节Th1/Th2平衡来缓解食物过敏。


植物乳杆菌C88对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灌胃植物乳杆菌C88,28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胰岛素、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和菌群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结果:植物乳杆菌C88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TNF-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脂多糖、D-乳酸等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植物乳杆菌C88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2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和连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肝脏中炎症相关蛋白NF-κB、TNF-α的表达,提高回肠中肠道通透性相关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结论:植物乳杆菌C88是一株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益生菌。


应用简并PCR方法检测转cry1A基因作物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不同转基因作物中cry1A基因的保守区序列,建立简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转cry1A基因作物检测方法。cry1A基因(包括cry1Ab、cry1Ac、cry1Ab/Ac、cry1A.105、mcry1Ac)是抗虫转基因作物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目的基因,常用作转基因成分筛选检测的靶标。应用Vector NTI Advance 11.5软件将已报道的20余种cry1A基因PCR检测方法中的引物与11个cry1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这些方法的引物序列不能同时与所有cry1A基因序列完全配对,每对引物的错配碱基数均大于3个,且许多错配发生在引物的3’端,表明这些cry1A基因检测方法理论上仅适用于部分特定的靶标基因。在对MON810、Bt11、Bt176等11种转基因作物中cry1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础上,以其5’端的保守核苷酸序列为模板,筛选到1对简并引物,建立了cry1A基因的简并PCR方法。应用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11种转基因作物中的cry1A基因,检测灵敏度可稳定达到0.1%。该方法为转基因作物中cry1A基因的高效筛选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抗虫性 cry1A基因 简并PCR 筛选检测方法


植物乳杆菌Sc52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c5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肠道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每天灌胃植物乳杆菌Sc52(1010 CFU/d),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两周后,除空白组外,一次性腹腔注射LPS(15 mg/kg)建立小鼠肠屏障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与肠道通透性相关指标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水平,平板计数法分析小鼠粪便中主要菌群数量,蛋白质印记法分析小鼠回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预先灌胃植物乳杆菌Sc52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一氧化氮等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植物乳杆菌Sc52通过调节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的水平,改善肠道通透性。灌胃植物乳杆菌Sc52能够提高小鼠肠道中乙酸和丁酸含量,能够增加小鼠肠道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显著上调回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1的表达。结论:植物乳杆菌Sc52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短梗五加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疲劳作用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短梗五加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疲劳作用探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液料比对短梗五加果多酚得率的影响;建立小鼠负重游泳疲劳模型,考察短梗五加果多酚的抗疲劳作用。结果:短梗五加果多酚提取的因素影响次序为: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60 min、提取2次,短梗五加果多酚得率为1.426%;体内研究结果表明短梗五加果多酚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增加机体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同时降低乳酸和肌酸激酶水平。结论:短梗五加果多酚能提高小鼠抗疲劳能力。


超声处理改善不同比例大豆-乳清混合蛋白理化性质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超声作用对不同比例大豆-乳清混合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该试验以大豆蛋白与乳清蛋白为原料,对粒径、ζ-电位、内源性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结构性质,以及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质构、持水性等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SPI-WPI(soy protein isolate-whey protein isolate)质量比为5:5时,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最大(65.5 m2/g,16.3 min),同时粒径分布由双峰转为单峰,体积平均粒径D[4,3]达到最小值(205.6 nm)、ζ-电位绝对值达到最大(21.4m V),此时混合体系稳定性最好。内源性荧光光谱显示有荧光物质释放,荧光强度持续增强,说明超声处理改变了混合体系蛋白结构。超声处理后混合蛋白比例在5:5时,具有最佳的凝胶性质,硬度达到最高(475.61 N),持水性达到最大(85.32%),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一致,显示此时混合蛋白体系形成致密、均一、有规则凝胶网络结构。该研究可为大豆-乳清混合蛋白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超声波 乳化性 凝胶化 大豆分离蛋白 乳清分离蛋白


不同品种大豆加工豆浆的品质分析及评价模型(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传统豆制品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为明确该产区大豆原料与其加工制得豆浆的品质、特点,该研究选取47个东北大豆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大豆粗脂肪、粗蛋白、钙、磷含量等理化指标,比较其加工豆浆的蛋白浓度、总固形物含量、感官评价、风味物质含量等品质差异。结果得到豆浆质量得率、动力粘度、总固形物、非豆腥味活性与豆腥味活性比值最高的品种分别是吉育102、吉92、吉育70、吉小8号、吉青3号。大豆籽粒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垦丰17、GY07Y16、吉82、杂交豆3号。豆浆的豆腥味与脂肪氧化酶活性、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风味活性比呈负相关。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4个因子方程,确定豆浆各项指标在综合品质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建立了豆浆品质评价模型,模型系数可以根据加工目的进行相应调整。综合得分最高的5个品种为吉45(9.52)、吉育70(9.43)、吉青1号(9.28)、吉育66(9.27)、吉育102(9.21)。结合对应的大豆理化指标排序发现,豆浆品质是大豆理化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蛋白含量越高所得产品越好,脂肪含量高的品种并不适宜加工豆浆。该研究为用于加工豆浆的东北大豆品种分级提供了参考,实现了豆浆品质的综合判别及大豆加工基础数据的分析、整合。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 品质控制 大豆品种 中国东北 综合品质模型


植物乳杆菌Sc52益生特性评价及其在降血糖产品中的应用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以及其在辅助降糖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并分析产品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酸和胆盐耐受、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评价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植物乳杆菌Sc52与其他不同益生特性益生菌联合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辅助降糖固体饮料,利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动物分空白组、模型组和产品组,连续灌胃辅助降糖产品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含量、血糖曲线下面积,血清中血脂、胰岛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p H 3.0和1 g/100 m L胆盐条件下分别培养3 h和4 h后,存活率在55%和32%以上;自凝聚能力较强,静置48 h后自凝聚率达到(89±0.3)%;对青霉素和利福平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与模型组相比,辅助降糖产品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提升胰岛素水平。结论: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良好的体外益生特性,其联合其他益生菌共同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的固体饮料产品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不同施氮水稻光谱与植被指数分析
《中国光学 》 2018 EI CSCD
摘要:卫星遥感空间分辨率低且易受大气、云层、雨雪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共轴十二旋翼无人机搭载光谱仪构成农情遥感系统。首先,给出自主设计的无人机结构和飞行控制系统,围绕飞行平台、控制系统、遥感载荷构建了多环节数据备份的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系统;然后,试验测试4种施氮水平水稻的光谱指数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得:在可见光区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随氮素水平增加而减小,在近红外区,光谱反射率一开始随氮素水平增加而增大,但氮素水平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氮素导致反射率降低。在4种氮素水平下,水稻植被指数RVI和NDVI由分蘖期到拔节期先增大,然后至抽穗期又逐渐减小,且抽穗期RVI和NDVI值小于其分蘖期RVI和NDVI值。试验表明以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搭载光谱仪器构成农情遥感监测系统用于反演作物植被指数方面是可行的。本文设计的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有效、实时获取遥感信息,其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农田实时信息能够为作物长势的分析、健康状况的监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