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5个热带豆科牧草洗涤纤维的生育期动态及其施肥响应

草地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牧草品种在不同肥力条件下洗涤性纤维的生育期动态变化,采用多因素完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测定了热研2号柱花草(S1)(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Sw.cv.CIAT184)、圆叶决明CPI34721(S2)(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Pers.)Greene cv.CPI34721)、圆叶决明CPI86134(S3)(C.rotundifoliacv.CPI86134)、圆叶决明ATF3248(S5)(C.rotundifoliacv.ATF3248)、羽叶决明ATF2217(S5)(C.nictitans(L.)Moench cv.ATF2217)在不施肥(F0)、常量施肥(F1)、加倍施肥(F2)情况下,以及生长期内7月25日(C1)、8月29日(C2)、10月8日(C3)、11月14日(C4)分四次进行刈割的牧草洗涤性纤维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牧草品种的洗涤性纤维含量具有较大差异,中性洗涤纤维(NDF)以S4、S1最高(53.4%、52.7%),S5、S3最低(47.9%、46.9%);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均为S5(23.0%、9.1%)极显著地低于其他4个品种(28.0%~29.0%、11.1%~12.3%)(P<0.01)。施肥试验表明,F2极显著地降低了牧草的ADF含量(P<0.01),对NDF、ADL影响不显著。施肥极显著地降低了牧草在C3刈割期的洗涤纤维含量(P<0.01),F1和F2的NDF、ADF、ADL分别比F0下降6.6、5.4,9.7、6.9,2.6、1.6个百分点,且F2的ADF、ADL含量显著低于F1(P<0.05)。刈割试验表明,5个品种的洗涤纤维均随生长时间持续上升,尤其是ADF平均值从C3期的7.9%急剧上升到C4期的24.6%。采用粗饲料相对值(RFV)评价方法表明,S5的平均RFV值最高(143.7),S4、S1最低(118.2、120.9);S5在C3期的RFV值为116,比S4、S1提高16个分值;施肥可以提高RFV值,且与施肥量成正比。该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地区牧草品种选择、最适刈割期和适宜施肥量的确定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 热带豆科牧草 洗涤性纤维 生育期动态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脲用量对菠菜生理指标及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硫脲不同用量(0%、1%、3%、5%、7%)对菠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土壤氮含量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脲用量对菠菜的单盆重、株高均有提高。随硫脲用量的增加,菠菜叶绿体色素含量均有提高;硫脲能显著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硫脲用量的增加,降低效果提高,其中硫脲用量为7%时,降低效果达极显著水平。硫脲对土壤硝态氮累积的抑制作用随硫脲用量的增加而增强,硫脲用量达7%时,抑制作用表现为极显著。

关键词: 硫脲 菠菜 硝酸盐累积 土壤氮素 叶绿体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饲料中镉的存在形态及其在养殖动物体内累积状况的研究

台湾海峡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镉是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毒性与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本文对水产饲料和原料中的含镉量、及其在不同提取剂的提取量进行测定,探讨其主要存在形态;测定结果表明水产配合饲料及其原料中的镉主要以蛋白结合态存在.以乌贼内脏粉为镉源调制的不同含镉量饲料对鱼、虾、蟹的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以Cd-MT为主体的有机结合态镉对水产动物的毒理效应和代谢作用与离子态镉(Cd2+)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在水产动物肌肉的再累积不明显,未发现对养殖动物的毒害作用和Cd的累积放大现象.

关键词: 水产饲料 镉含量 存在形态 生物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构成及其生态关联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产量水平及其构成,揭示引发产量变异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联性,应用2006和2007年中国南方稻区8个气候生态试验点的生育进程、茎蘖消长、籽粒灌浆、产量及其构成与同期气象数据,建立了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各构成因素与温光因子的统计关系。两优培九稻谷产量变幅为5~18 t/hm2。以每平方米总粒数引发产量变异的贡献率最高(60.5%),其次为结实率(32.9%)。扩增总粒数主要依赖每平方米穗数与每穗粒数的平衡增加。华南双季早稻生育中期的梅雨寡照对于每穗粒数、开花期持续高温对于结实率、长江中下游麦(油)茬稻生育前期高温对于穗数、乳熟期日照骤减对于结实率都有负面影响。云南河谷地区稻作期的适温、长日、强辐射,促成每平方米425穗、7.2万粒、结实率90%的产量结构,产量高达18.2 t/hm2。结实率累积动态呈左偏不对称的S形曲线。谷粒干物质积累呈Logistic曲线,拐点在花后8~14 d。穗数与本田营养生长期、每穗粒数与生育中期日照时数、结实率与后期日照时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持续高温、乳熟期障碍型冷害和台风等气象灾害制约结实率的提高。每平方米总粒数是影响两优培九产量的主要因素,发挥其大穗优势、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形成目标穗数的茎蘖数、构建足穗大穗群体,是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培九 产量构成 生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曲条跳甲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

生态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PD方法,对福建省19个不同菜区黄曲条跳甲地理种群的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种群采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的重复性较好,不同种群采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的差异性较高;19个不同菜区的黄曲条跳甲主要分为4个类群:闽东南沿海地区类群、闽西北地区类群、泉州类群和东山岛类群,黄曲条跳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关。东山岛和泉州2个特异性类群的出现,说明地形、蔬菜种植以及农药使用等人为因子会影响其地理种群的分化。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种群分化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份龙眼种质资源RAPD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原产福建20份、广东1份、四川3份,共24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22条谱带,多态性谱带共88条,多态性比例72.1%.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28的水平可将24份龙眼品种(系)分为3类.供试各品种多态性比例介于0.12和0.28之间,揭示福建本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太丰富.

关键词: 龙眼 RAPD 分类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及有效硫丰缺状况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土样和雨水、灌溉水采集测定,以及大气硫沉降和土壤硫淋溶流失有关数据收集,研究了闽东南耕地土壤硫素平衡与土壤有效硫丰缺状况。结果表明,早稻-晚稻轮作制和花生-甘薯轮作制每年分别需要91.86,128.67 kg/hm2硫素来满足生长需求,考虑到土壤硫的淋溶和流失以及扣除施肥带入的硫素、大气沉降和灌溉水硫的给源外,早稻-晚稻轮作制需补充22.35 kgS/hm2硫素,花生-甘薯轮作制需补充64.89 kg/hm2硫素,才能维持土壤硫素输入与输出的平衡。178个土壤样品有效硫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当前闽东南耕地土壤有效硫平均为26.2mg/kg,其中水田为22.35 mg/kg,旱地则为28.31 mg/kg,低于有效硫临界指标的土样数占总数的69.0%,有效硫含量属于中等级别的只占16.3%,说明硫已成为闽东南耕作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

关键词: 耕地 平衡 丰缺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水稻生殖器官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我们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发现了两个生殖器官发育相关的隐性突变体,暂命名为func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1(fro1)和pistilloid-stamen(ps-2)。fro1突变体内外稃闭合,抽穗但不开花;4轮器官结构及数目近正常,但内外稃片抱合扭曲成辣椒状,雌雄蕊发育不完全,无花粉形成,雌蕊不育。ps-2突变体类似Luo等(2006)报道的ps突变体:颖花开裂,内外颖片变窄、变硬,外颖弯曲,但ps只有1~5枚雄蕊转化成雌蕊,而ps-2有5~6枚雄蕊转化成雌蕊,仅有极少数突变颖花留有1枚未转变的雄蕊,突变体雌蕊状结构10个以上,不能结实。通过对突变体fro1和ps-2分别与野生型明恢86正反杂交,与R527、93-11和中花16的杂交后代表型分离规律分析表明:突变体fro1和ps-2是分别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突变体,其中fro1的F2后代表型分离比均符合3:1,大部分ps-2的F2后代表型分离比偏离3:1。进一步分析fro1和ps-2双突变体的遗传和表型发现:fro1和ps-2基因不等位,是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植株生活力受纯合ps-2基因的影响,但不受纯合fro1基因的影响。双突变体的内外稃片结构及开裂特征似ps-2,而内外稃包合状与fro1近似,雄蕊仍表现雌化,但数目明显减少。fro1和ps-2双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暗示了ps-2和fro1间存在一定的互作。

关键词: 水稻 花器官 fro1突变体 ps-2突变体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基于水稻明恢86的SSR电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1103对SSR引物(其中716对来自已报道的SSR引物,387对新开发SSR引物)对明恢86与93-11、02428和中花15的多态性进行PCR分析,结果分别检测到多态性标记281个、473个和470个,多态性频率分别为25.48%、42.88%和42.61%。根据各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电子遗传距离,利用Mapdraw.evenmarker软件,构建了3张基于明恢86的SSR电子遗传图谱。其中明恢86与93-11的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3cM,而明恢86与02428和中花15的标记间平均距离仅都约为3.2cM。这3张高密度的电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为高通量初步定位明恢86背景下突变体基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另外3个水稻品种突变体基因的图位克隆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 水稻 SSR 电子遗传图谱 图位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方百合山地种球繁育技术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不同种植深度以及保护地栽培、摘蕾、培土等技术措施对东方百合种球繁育质量和繁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百合种球繁育基地以海拔高度800 m左右为佳,繁育出的种球质量明显优于海拔400 m和1 200 m,种球Ⅲ级以上商品率达95%;在海拔800 m的山地繁育种球,适宜播种期为1月中下旬至3月初;50%遮阳、盖膜、肥水滴灌等保护地栽培措施以及培土、摘蕾等技术对东方百合繁育种球的商品质量有显著提高。通过试验分析,初步探明了海拔高度、播种时间、种植深度、摘蕾、保护地栽培等种球繁育的技术参数,并以此技术参数为指导建立了规模化的种球繁育基地,取得较好的繁育效益。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山地 种球繁育 保护地栽培 海拔高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