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节水新品种衡S29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明确国审冬小麦新品种衡S29的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可为该品种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特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深州市护驾迟镇旱作节水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不显著。2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随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一定范围内,衡S29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减少,穗粒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表明:衡S29适宜播期为10月6日—17日,最佳播期为10月6日—11日,最佳种植密度为270万~330万/hm~2。

关键词: 冬小麦 衡S29 播期 种植密度 产量 产量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高产板栗新品种'冀栗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栗1号’是由‘燕明’ב燕山早丰’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板栗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褐色,果面明亮,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糯,风味香甜;平均单粒质量8.40 g,最大单粒质量13.10 g;每苞含坚果2.40粒.含水量48.2%,可溶性糖含量20.1%,淀粉含量49.8%,蛋白质含量4.85%,维生素C含量0.325 mg·g-1;品质上.果实生育期90 d,在河北省燕山地区9月中旬成熟;果梢雄花序8.40条,母枝芽萌发率45.7%,结果枝比例71%.耐瘠薄;抗寒性和抗旱性较强;高抗栗疫病;抗栗红蜘蛛和栗蛀螟.坚果冷藏至翌年5月,腐烂率仅3.7%.适合在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早实性和丰产性好,嫁接树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产量4 730.4 kg· hm-2.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冀栗1号’ 早实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樱砧木苗培育技术

河北果树 2017

摘要: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又称东北山樱、本溪山樱,分布在辽宁本溪、凤城、宽甸,吉林吉安、通化等地,是甜樱桃嫁接常用的优良砧木,其优点是种子发芽率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固地性强,嫁接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抗寒性强,较抗根瘤病。1种子沙藏处理山樱通常采用种子进行繁殖。果实在辽宁本溪6月下旬成熟,采收后取出种核清洗干净,将种子与3~5倍体积的河沙充分混匀,沙子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三唑酮和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喷雾离体叶段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而三唑酮最高的防治效果仅为72.17%;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的敏感性EC50分别在0.087~1.901、0.058~1.402、0.186~3.014、0.222~6.005、0.006~1.742μg/mL之间,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可作为小麦白粉病菌对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基线。研究表明,三唑酮与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三唑酮 敏感基线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复种区域高效用水技术模式采用机理分析——基于河北平原农户调研数据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以河北平原微灌水肥一体化、微咸水灌溉利用和雨养旱作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为研究对象,采取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采用三种技术模式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模式的了解、省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参加技术培训、需要政府补贴对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采用呈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省工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了解技术模式、省工和减少成本的认知、需要政府补贴对微咸水利用模式的采用起到正向影响;而家庭总收入增加产量的认知对其采用呈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技术的模式的了解、增加产量的认知对雨养旱作技术模式采用起到正向影响。因此,简化高效用水技术操作过程,形成规模经营机制,制定激励和扶持政策,加强高效用水技术宣传力度,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是河北平原小麦玉米复种区域高效用水技术模式推广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小麦玉米复种 高效用水技术模式 影响机理 Logistic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土区4种典型耐盐植物盐分离子的积累特征

土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降盐效果优良的适宜植物材料以合理利用耐盐植物改良滨海盐碱地,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系统探究了盐地碱蓬、田菁、红麻和高丹草的盐分离子积累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地上生物量在成苗期和成熟期均为总生物量的80%以上,且大小为田菁>红麻>盐地碱蓬>高丹草。高丹草和红麻对K+、Ca2+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盐地碱蓬和田菁对Na~+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根据各盐分离子占植物积累总盐分的比例,高丹草对K+积累量高于其他离子;田菁在成苗期主要积累K+,在成熟期主要积累Cl~–和Na~+;红麻主要积累Cl~–和K+;盐地碱蓬主要积累Na~+和Cl~–,其体内的Na~+和Cl~–分别占积累盐分总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植物。从成苗期到成熟期的生长过程中,盐地碱蓬表现出Na~+积累比例持续下降,Cl~–积累比例逐渐升高的趋势;田菁和高丹草表现为Na~+和Cl~–积累比例均升高;红麻的Na~+和Cl~–积累比例则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盐地碱蓬、田菁和红麻是滨海盐土改良的优良植物材料。

关键词: 滨海盐土 植物材料 盐分离子 吸收与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蠹蛾生物学特征与防治对策(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苹果蠹蛾是严重为害苹果、梨等果树的蛀果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我国东侵的势头愈加严峻,为害程度不断加重。苹果蠹蛾一旦传入河北省,势必将对河北省果业生产带来重大影响。详细介绍了苹果蠹蛾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防治对策,旨为促进河北省苹果、梨等优势水果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苹果蠹蛾 蛀果害虫 生物学特征 为害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植棉区棉铃虫的防治措施

棉花科学 2017

摘要:近几年,河北省植棉区的棉铃虫为害呈加重趋势,为了减轻棉铃虫的为害,从诱蛾防治、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河北省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科技工作者研究、防治棉花虫害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河北省 棉花 棉铃虫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地区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7

摘要:在干旱防雨棚内,利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比较试验。试验设干旱胁迫(仅苗期灌水一次)和正常灌水两种处理,测定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11个农艺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穗粗、穗行数、千粒重、脯氨酸、ASI等指标均可作为玉米不同时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MDA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综合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衡单6272为强抗,伟科702为抗,郑单958、浚单20、农华101、鲁单981为中抗,先玉335、登海605、中单909和蠡玉37为弱抗品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抗旱性 综合隶属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和遗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优质、高抗作物新品种的主要手段,而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直接决定着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成功。利用~(60)Co-γ射线诱变首次创制出糜子(Panicum miliaceum,2n=4x=36)雄性不育突变体M207A,并对其进行了育性鉴定和初步的遗传分析,目的是利用该突变体进行糜子杂交种的选育、在糜子中实现杂种优势的利用。首先采用室内花粉镜检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突变体进行了育性鉴定;将突变体与育性正常的糜子品种配组杂交获得的F1和F2群体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种植,对不育突变体的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褐化,无外露,花药干瘪,不育度在95%以上,不育性状稳定;利用育性正常的品种给稳定的突变体进行授粉,其结实率可达到正常水平;自交F2群体中育性分离比例为35∶1,符合单基因座位上同源四倍体基因的理论分离比,说明该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可遗传的"无花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突变材料M207A的创制,为糜子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材料基础。

关键词: 糜子 辐射诱变 雄性不育突变体 遗传分析 杂种优势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