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不同灌溉畦长下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特点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河北辛集井渠结合灌区小麦适宜的灌溉畦长,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分别设3个畦长(15,45,80 m)和4个畦长(15,30,45,60 m),研究了畦长对小麦灌水均匀度、土壤硝态氮垂直分布、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宽8.3 m时,30~45 m灌溉畦长可实现高产,15~45 m畦长可得到较高的WUE。小麦耗水量、灌水量和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均随畦长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耗水量趋势与之相反,说明短畦的节水效果较好,对土壤贮水利用率更高。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和干物重变异系数均随畦长的增加而变大,长畦(60 m)处理灌溉不均使最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随畦长增加4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当畦长超过45 m,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明显。因此,畦长30~45 m可同时实现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均匀度较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低,可为该区推荐的畦田长度。

关键词: 畦长 小麦 产量 耗水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村科技 2017

摘要:本文对玉米茎腐病的危害症状、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进行描述,并从品种、管理、药剂等方面提出防治意见,为识别和防治玉米茎腐病,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测定违规添加的有机磷类农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定量测定7种有机磷类高毒农药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模式电离,使用TG-1701 MS毛细管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戊酯做内标物,测定农药试剂中甲胺磷、甲拌磷、特丁硫磷、氧乐果、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的含量。结果 7种有机磷农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3.5%,变异系数2.0%~3.4%,3个质量水平的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8.6%~102.3%,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地分离了样品中7种高毒有机磷农药,而且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适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关键词: 高毒 有机磷农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量施磷对温室菜地土壤磷素积累、迁移与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供应与迁移,分析产量变化,推荐合理施磷范围。【结果】(1)农民常规施磷量年盈余磷480.0 kg P·hm~(-2)·a~(-1),每盈余磷100 kg P·hm~(-2)主根区0—20 cm土层Olsen-P增加2.7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70.2 mg·kg~(-1),2010年番茄季0—20 cm土层磷素饱和度(DPSM3)为80%,磷素土壤深层迁移明显。(2)减量施磷较农民常规磷量下降61.1%,3年磷素盈余量下降71.0%—77.3%,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18.6%—43.5%,3年均值为49.3 mg·kg~(-1),接近瓜果类蔬菜Olsen-P农学阈值,关键生育期磷素吸收量无显著变化,产量保持在中高水平不降低;经过3年种植,0—20 cm土层DPSM3下降21个百分点,20—6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下降9.3%—30.1%,减施磷肥有效缓解了土壤磷素深层迁移。(3)不施磷肥导致土壤磷素亏缺,蔬菜从土壤中每攫取磷100 kg P·hm~(-2),P0处理0—20 cm土层Olsen-P含量下降3.4 mg·kg~(-1),3年0—20 cm土层Olsen-P平均含量30.5 mg·kg~(-1),虽产量没有显著降低,但是2008年番茄高产下(140 t·hm~(-2))磷素吸收量较P1、P2处理下降19.8%—30.0%,产量呈降低趋势。(4)依据上述推荐:土壤有效磷含量≥40 mg·kg~(-1)的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水平17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300 kg·hm~(-2),秋冬茬番茄产量水平100 t·hm~(-2)下施用P_2O_5不宜超过225 kg·hm~(-2)。【结论】华北平原温室蔬菜生产减施磷肥潜力较大。对于种植一段时间(≥3年)的温室,较农民常规减施磷60%,可以显著改善磷素盈余状况,缓解土壤有效磷积累,降低土壤磷素深层迁移量,保证黄瓜番茄持续中高产水平生产。

关键词: 温室蔬菜 减量施磷 土壤有效磷 磷素盈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采收期对糯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阐明糯玉米子粒授粉后主要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京科糯2000和农科玉368为试验材料,分析授粉后子粒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含量,子粒含水量和果皮厚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子粒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子粒含水量在灌浆初期下降迅速,授粉20d后下降缓慢;子粒淀粉含量在灌浆初期上升较快,授粉20d后上升幅度减小;脂肪含量和果皮厚度在灌浆初期上升较快,而后逐渐下降。授粉后20d子粒可溶性糖含量6.5%~8.0%,淀粉含量60%~70%,蛋白质含量8.0%~9.5%,子粒含水量达70%以上,此时为糯玉米的最佳采收期。在整个测定时期,京科糯2000的果皮厚度一直大于农科玉368的果皮厚度。

关键词: 糯玉米 子粒 营养品质 食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 抗逆 稳产 广适型冬小麦新品种衡S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将节水抗逆、稳产广适作为育种目标,以稳群体、增粒数、提高粒重作为育种思路,经过近10 a的时间,对衡98-5229(国审麦2004014)进行优良变异培育,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衡S29。该品种具有节水性强、抗旱耐低温、穗多紧凑、抗逆稳产、广适等特点,试验结果显示,在黄淮冬麦区春浇1~2水的情况下,平均产量8 528.55 kg/hm~2,最高产量可达到10 155.30 kg/hm~2;抗旱指数1.201,抗寒性级别1级,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推广种植。2015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特性 抗旱性 衡S2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芳香物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

摘要:芳香物质是葡萄与葡萄酒重要感官质量指标之一。葡萄中含有复杂的芳香物质,包括酯、醛、酮、醇、挥发性酸类、萜烯类,这些芳香物质构成了某一品种、某一地区、某一管理模式下葡萄与葡萄酒的芳香物质特点。本文综述了影响葡萄芳香物质的几个主要因素,以期对葡萄芳香物质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芳香物质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解秸秆微生物及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秸秆是农业成品收获后剩余的田间闲置副产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秸秆腐熟剂是一群能将秸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植物可利用简单化合物的复杂菌群,为土壤提供碳、氮、磷、钾等元素,使秸秆得以还田。文章对降解秸秆的微生物种类进行总结,并对微生物酶学机理、微生物菌群的相互作用及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针对腐熟剂菌种效率低、菌群动态不清楚、酶降解机制不完善、秸秆腐熟剂使用方式不明确及腐熟指标不具体等问题,提出原位筛选菌种、深入研究组合菌种相互作用机制与酶降解机制、开展腐熟剂具体使用方法的研究及确立完整具体的评判标准,为今后有关秸秆腐熟剂菌种的选育工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 微生物菌种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播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冀中南地区的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而种植耐迟播小麦品种是保证两季作物均衡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为了筛选耐迟播的小麦品种,2015年以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16个冬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迟播(10月15日播种)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迟播高产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冬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和主茎叶片数均呈负相关,其中,与冬前单株分蘖数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与其他生长和生理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成熟期旗叶SPAD值和开花期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挑旗期旗叶SPAD值和灌浆期天数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晚播条件下,应选择春季发育较快、灌浆期长、后期衰老较慢的小麦品种;而冬前植株生长过快、过旺,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从高产水平(产量>9 500 kg/hm2)看,冀麦325、石农086、婴泊700、衡S29、济麦22和冀麦585属于耐迟播品种,这些品种的特点是:冬前生长速度中等(主茎叶片3叶一心),灌浆期较长(39~41 d),冬前LAI为0.90~1.03、开花期LAI为7.46~8.03,生育后期叶片衰老较慢、SPAD较高(≥36.8)。

关键词: 晚播 冬小麦 产量形成 高产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冀中南地区不同夏玉米品种LAI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品种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和籽粒灌浆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密度对群体LAI和灌浆特性的调控机制。选用冀中南地区3个高产玉米品种,研究了6种种植密度对不同生育时期群体LAI和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LAI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吐丝期达到顶峰,吐丝期以后开始下降。3个品种各生育时期LAI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相同的密度水平下,衡玉1182群体LAI要大于郑单958和先玉335,表现出较强的耐密性。玉米产量与LAI呈二次函数关系,郑单958、先玉335和衡玉1182最适LAI分别为3.252,3.193,4.125。3个品种吐丝期最大LAI与种植密度均呈极显著相关,最大LAI随密度增加而直线增加。3个品种玉米籽粒的百粒质量均随灌浆进程呈现出慢-快-慢"S"形变化,各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呈单峰抛物线型变化,最大灌浆速率出现在授粉后30 d左右,不同品种各处理最大灌浆速率均表现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且低密度籽粒灌浆速率要高于中、高密度。在达到最大灌浆速率后,衡玉1182灌浆速率下降速度要快于郑单958和先玉335。各密度下群体籽粒灌浆过程均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将各品种灌浆过程划分为粒重渐增期、线性灌浆期和缓增期,相同密度水平下,衡玉1182籽粒灌浆速率最高峰值(Gmax)和籽粒灌浆速率平均值(Gmean)要大于郑单958和先玉335,活跃灌浆期(D)则小于郑单958和先玉335,3个品种不同灌浆时期平均灌浆速率表现为衡玉1182>先玉335>郑单958。3个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和千粒质量均表现下降的趋势,秃尖呈现上升的趋势。衡玉1182是在82 500株/hm2时达到了产量的最大值,郑单958和先玉335种植密度是75 000株/hm2时产量最大,最大产量3个品种表现为衡玉1182>先玉335>郑单958。

关键词: 密度 玉米 LAI 灌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