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整形修剪模式下富士苹果树体结构及相关因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7
摘要:为明确不同整形修剪模式富士苹果树体结构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于河北省行唐县苹果标准示范园内分别调查了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细长纺锤形短枝富士共3个树形结构的生长数据,通过SPSS分析,比较尖削度与小主枝轴各生长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尖削度与小主枝轴各因素均为负相关,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尖削度与各因素均为正相关,细长纺锤形短枝富士尖削度与小主枝轴总粗度为负相关,而与其他因素为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指导矮砧密植富士苹果树整形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7
摘要: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方法粉碎的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样品经乙腈水溶液浸提,过滤并盐析后,分别经SPE-C_(18)和SPE-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DB-1(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吡唑醚菌酯在0.01~1.0μg/m L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2μg/kg。在0.01、0.10和1.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9%~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5%~5.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有效检测小麦各组织中的吡唑醚菌酯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限水灌溉条件下较优的灌溉集成模式,明确其高产的植株生长特点,2015-2016年在河北藁城采用密度×灌溉施肥方式×收获期三因子裂区试验,研究了2个密度条件下微喷灌和管灌2种集成节水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节水技术模式明显优于管灌模式,该模式少量多次的灌水施肥使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高,产量较管灌2年平均高3.4%~6.5%,并且收获期越晚玉米微喷灌模式的增产效应越明显;该模式较高的产量主要来自花后的光合物质积累量,而其生育后期茎叶物质运转率明显低于管灌。微喷灌模式少量多次灌溉施肥使玉米植株生长较快,随生育进程其展开叶位与管灌模式差距变大,导致其总叶片数较管灌多一片,株高、穗位高较管灌分别高13.6,14.8 cm;抽雄和吐丝的日期均提前1~2 d,籽粒灌浆期得到延长。微喷灌模式少量多次的施肥灌溉,明显增加了茎秆的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因此得出微喷灌模式明显优于管灌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小麦-玉米复种区域微咸水灌溉利用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
《农业经济与管理 》 2017
摘要:根据渤海粮仓小麦-玉米复种区域微咸水灌溉利用技术调研数据,运用DEAP2.1和SPSS软件回归分析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小麦-玉米复种区域微咸水灌溉利用技术效率较高,达0.907,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优势未完全发挥,存在技术效率损失,可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技术效率。投资成本与经营面积、技术培训与参加保险、地块数量分别在1%、5%和10%显著水平下影响技术效率。经营面积、技术培训、参加保险、投资成本呈正相关,地块数量呈负相关。建议通过提高技术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健全和完善微咸水灌溉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微咸水灌溉利用技术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基因型衡9966与亲本及近缘品种叶绿素组分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对小麦双亲和衍生后代以及亲本近缘品种叶绿素组分、比例和总含量进行分析,可为品种选育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取越冬期冬小麦基因型衡9966及其亲本良星99和良星66以及亲本近缘品种济麦22的幼苗叶片,进行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以及叶绿素a/b测定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衡9966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其二者总量和比值均高于双亲本及济麦22,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绿素a/b与双亲和双亲平均值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与济麦22无显著差异。衡9966叶绿素a含量分别较良星66、良星99、济麦22高57.89%、46.34%和17.65%,较高的叶绿素a含量导致其叶片颜色较深。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这4个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正向超亲现象,育种选择十分有效。叶绿素组分、比例及总含量可以作为检测品种真实性的手段和方法之一,用于知识产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搭建创新宣传服务平台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现代农村科技 》 2017
摘要:《现代农村科技》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多家单位协办的农业科技期刊,前身为《河北农业科技》,期刊于2009年1月更名为《现代农村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家、种植养殖大户、各级农经组织管理人员、农业院校、职业技能教育学校师生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现代农村科技》始终秉承"传科技之经、送丰收之宝、引经营之路、搭致富之桥"的办刊理念,将贴近农村、农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政策、新产品及时送到农业生产第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检测方法研究
《植物保护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组织分离法做对比,采用分子检测法,对采自田间的189个玉米茎腐病病株进行真菌种类的鉴定和数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分子检测法对腐霉Pythiumspp.的检出频率为29.24%,对镰孢菌Fusariumspp.的检出频率为73.68%,组织分离法对腐霉的检出频率仅为0.58%,对镰孢菌的检出频率为60.82%,两方法的符合率最高仅为35.92%,最低为0。因此,采用组织分离和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玉米茎腐病病原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不同形态太岁所含古菌的结构研究
《生物技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太岁中所含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方法]提取3种太岁深层组织样品的古菌DNA,进行16S r DNA PCR扩增后,利用Miseq平台进行测序统计。[结果]共得到有效序列92 849条,归类为5 161个OTU,属于2个门、5个目、11个属。21、82、91号3个样品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都是最优势门,所占比例分别是99.67%、98.79%和99.71%。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球菌属(Methanosphaera)是丰度均排在前三位的属,所占比例之和依次是93.05%、84.16%和82.63%,其中甲烷杆菌属独自各占83.90%、47.14%、31.23%,其余两个属所占比例及其总量在不同形态太岁中不同。[结论]太岁中普遍含有古菌,优势类群为甲烷杆菌属、甲烷短杆菌属、甲烷球菌属,其在不同形态太岁所含古菌中占比范围在82.63%~93.05%之间。
关键词: 太岁 不同形态 古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通量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