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用改良剂后盐渍化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初步阐明在施用土壤改良剂后盐渍化土壤养分和棉花生长变化。利用4种不同的土壤改良剂,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施入不同品种改良剂后棉区盐渍化土壤的养分及棉花生长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盐渍化土壤输入4种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这4种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效果,其中以DS1997和磷石膏的改土效果较显著。棉区盐渍化土壤输入改良剂后,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并促进了棉花的生长发育,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得出,土壤改良剂可有效减少盐分危害,改善土壤质量,进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老化时间和收获期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小麦种子在不同收获期下贮藏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方法】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3个不同收获时期的春小麦种子在100%相对湿度和41℃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时间分别为0、2、4、6、8 d,测量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干鲜重等指标。【结果】不同收获期下老化2 d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从第4 d开始,随着老化时间增长,各相关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老化第8 d时,种子的发芽率最低降至60.33%。【结论】采用种子活力指数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可有效评价不同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收获期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人工老化处理这一措施结果显示种子在短时间内受到高温高湿胁迫伤害较轻,老化的时间越长,种子受到的伤害越深,劣变越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水、肥、温、气系统一体化的水质改善工艺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水、肥、温、气系统一体化技术是针对作物所需养分的种类和用量,借助于温室调控系统,将溶解的肥料颗粒,采取滴灌的工艺流程以定时定量的方式配合供给,同时应用沼气技术对农场的粪便等污染物或者秸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二次利用,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治理污染的目的。基于水、肥、温、气系统一体化的这种水质改善工艺,在很多国家里面都得到了一定性的推广,特别是针对亚非的一些用水形势严峻的国家,这种水质改善工艺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而在我国的农业应用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m3/hm2(D1),4 500m3/hm2(D2),5 250m3/hm2(D3),6 000m3/hm2(D4)和6 750m3/hm2(D5)和常规地面灌(CK)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不同灌溉定额下套播玉米茎粗、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D5>D4>D3>D2>D1,玉米整个生育期高灌溉定额(D5)比低灌溉定额(D1)分别平均提高21.74%,17.36%,18.73%,18.50%;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3 000~6 000m3/hm2)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6 000m3/hm2)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在5 250~6 000m3/hm2内比较合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组份SO_2-ClO_2保鲜剂对红提葡萄采后软化相关酶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抑制葡萄果实成熟软化的关键酶,以新疆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对葡萄果实中果胶和软化酶系的影响,并对果实内软化相关酶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组份SO2-ClO2可抑制果实内原果胶(TP)水解,减缓可溶性果胶(WSP)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同时抑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纤维素酶(Cx)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几种细胞壁软化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可延缓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较好保持葡萄果实的硬度。
硫酸钾镁肥在葡萄上施用效果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硫酸钾镁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氮、磷肥用量相同的基础上,在新疆葡萄上施用不同用量的硫酸钾镁肥,探讨葡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与钾肥的关系。【结果】施用硫酸钾镁肥能够提高葡萄单粒重,显著增加葡萄产量,OPT-1/2K、OPT、OPT+1/2K和OPT+K处理分别比OPT-K处理增产11.64%、19.95%、3.08%和1.58%。施用不同用量的硫酸钾镁肥后葡萄品质均得到改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都有所提高。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在0~818.25 kg/hm2,肥料贡献率随硫酸钾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大于818.25 kg/hm2时,肥料贡献率随硫酸钾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从经济施肥角度考虑,葡萄最佳经济产量施钾量为604 kg/hm2。去除肥料投入,OPT处理增收效果最好,纯收益达到了11 382元/hm2,其次是OPT-1/2K处理,纯收益为6 780元/hm2,而OPT+1/2K处理和OPT+K处理较差,葡萄增产却没有达到增收的效果。【结论】硫酸钾镁肥施用量为818.25 kg/hm2时,可显著提高葡萄产量,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氧化氮对新疆小白杏采后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轮台小白杏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处理绿熟期和完熟期小白杏3 h,然后在2℃条件下贮藏45 d。结果表明:110μL/L NO处理的绿熟期小白杏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延缓了绿熟期小白杏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进程,但NO处理对完熟期小白杏抗氧化酶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秆生物质炭对两种石灰性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激活效应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秆生物质炭对灰漠土、风沙灌淤土速效磷、钾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分别以两种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四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土壤(CK)、土壤质量0.5%的棉秆炭(0.5%BC)、土壤质量1.0%的棉秆炭(1.0%BC)、土壤质量2.0%的棉秆炭(2.0%BC);检测不同培育时间,两种土壤的pH、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变化。【结果】棉秆炭(BC)呈现碱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种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其中棉秆炭高剂量(2%)处理能明显提高两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P<0.05),增加幅度分别为25.21%~45.79%、10.24%~28.05%、23.34%~101.17%、38.95%~62.36%。【结论】棉杆炭具有激活两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效应,对土壤保肥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