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壳聚糖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分泌表达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克隆了壳聚糖酶基因及其自身信号肽,并将其与p MA5载体连接,利用组成型启动子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进行转录表达。结果表明,重组壳聚糖酶工程菌在没有诱导物的条件下实现了表达,同时对壳聚糖酶的酶活性进行了研究,最适温度50℃,最适p H 6,为其工业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壳聚糖酶 分泌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番木瓜间作模式对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土壤性状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在海南省澄迈县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种植区,于番木瓜生长期选择行间间作韭菜(Allium tuberosum),通过与韭菜间作,分析间作模式下对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番木瓜间作可以显著提高全氮、有效磷、有机质的含量及p H,其中土壤有效磷增加显著,有利于植物对土壤有效磷的吸收。速效钾的含量无显著性提高,但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韭菜-番木瓜间作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土壤中微生物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降低了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韭菜(Allium tuberosum) 间作 土壤性状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成效、挑战及政策建议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主要成效,分析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资源约束趋紧,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产业链有待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日益提升等挑战,并提出了健全都市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品牌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生态与资源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替代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天津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探讨秸秆的合理利用和化肥减施,开展了小麦秸秆替代部分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对各处理土壤理化指标,以及水稻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水稻孕穗期小麦秸杆替代1/4和1/3化肥钾的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蘖期和灌浆期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水稻生长和产量指标在各处理之间虽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但小麦秸秆替代部分化肥钾的处理较全量化肥钾处理有一定的增产趋势;稻谷中氮和钾含量在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小麦秸秆替代部分化肥钾未影响水稻对氮和钾的吸收。综上所述,小麦秸秆替代部分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是可行的,其中以秸秆替代1/2化肥钾较为适宜,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稻谷产量和相对较低的稻草产量,其谷草比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完善成果权益分配制度,提高成果完成人的成果收益比例;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同考核;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开展商业化合作育种和实行技术总承包;加强种业成果交易平台建设,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这些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高,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两优186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两优186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用E农1S与R18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农1S和R18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分别育成的抗稻瘟病籼型两系不育系和恢复系,E农1S聚合了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2,R186则含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该组合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6061。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