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卵叶韭香气成分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卵叶韭(Allium ovali folium Hand.-Mzt.)香气成分,共鉴定分离出73个化学成分,其中匹配度≥80%的化合物有52种,占总香气物质含量的99.72%。其中烯类物质为19种,占总含量的64.07%,右旋萜二烯含量高达46.973 670μg,硫醚类物质12种,醛类、醇类、苯类、烷类各4种,酮类物质3种,酯类、酚类物质各1种。

关键词: 卵叶韭(Allium ovali folium Hand.-Mzt.) 香气成分 SPME-GC/MS 右旋萜二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柑桔大实蝇诱杀器的研制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2009—2016年每年收集柑桔大实蝇虫害落果进行室内化蛹及羽化,获得供试成虫。模拟柑桔果实设计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球状体及不同引诱物(红糖芯和蔗糖芯),在网室内和田间检测不同参数诱杀球状体及引诱物对柑桔大实蝇的引诱或诱杀效果。结果表明,网室与田间检测结果一致,以横径75mm、纵径90mm的绿色椭球形诱杀器的诱杀效果最佳。

关键词: 柑桔大实蝇 诱杀器 诱杀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挺进大别山”30年科技扶贫经验——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通过梳理总结大别山区英山县30年科技扶贫的历程和成效,提出了四点可复制的科技扶贫经验:科技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带动区域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科技示范先进村带动落后村。进而结合科技扶贫管理和实践中的思考、观察、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农民可持续增收致富、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科技扶贫 历程 经验 大别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从担子菌、子囊菌及粘细菌中发现的结构多样的天然产物,该类化合物的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独特结构及作用机理,国内外以该类化合物为先导,成功开发了一系列的杀菌剂,占据了杀菌剂市场的重要份额。

关键词: 甲氧丙烯酸酯 真菌 粘细菌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Strobilurin类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析湖北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在分析湖北茶产业供给侧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策。(1)稳定茶园面积从根本上解决产品供给过剩问题;(2)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和流通环节,切合"一带一路"战略重树鄂茶国际影响;(3)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夏秋茶资源;(4)提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为茶企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茶产业 供给侧 主要问题 改革对策 湖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梨品种果实成熟后乙烯释放量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乙烯是参与果实成熟、软化和衰老的重要植物激素,果实成熟时的乙烯释放水平是决定货架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涵盖不同成熟期的28个沙梨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成熟果实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硬度的变化,判断其呼吸跃变类型。结果显示,多数早熟沙梨品种成熟后乙烯释放量较高,并且于采后常温贮藏的第10~15d迅速上升抵达峰值,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而多数中晚熟品种,乙烯释放量较低且采后释放量增加极为缓慢,显示为非呼吸跃变型特征。本实验还发掘出特异种质2份,即早熟非呼吸跃变型品种"鄂梨2号"和晚熟呼吸跃变型品种"金水1号"。本研究结果可为沙梨品种的生产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沙梨 乙烯 呼吸跃变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山县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摘要:通过调查英山县农村基本现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了英山县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英山县的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精准扶贫 根源问题 英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研究了等氮磷钾养分下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与化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早稻产量、养分吸收、经济效益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完全不施肥相比,施化肥、紫云英、化肥与紫云英配合施用均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与施全量化肥相比,等量养分投入条件下(N 117.0 kg/hm~2,P_2O_5 25.2 kg/hm~2,K_2O 71.1 kg/hm~2),完全施用紫云英而不施化肥会降低水稻的穗实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导致稻谷减产;而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提高产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较施全量化肥或施全量紫云英可增加稻谷及稻草中的养分积累量,可提高氮磷钾养分表观利用率。从经济效益上看,在相同养分供给条件下,以1/3化肥+2/3紫云英的配比产投比和收益最高,与施全量化肥相比,产投比增加0.46,收益增加293元/hm~2。紫云英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随着紫云英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化肥 早稻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摘要:随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强,许多病原性疾病越来越难以治疗,加上近年来新抗生素的研究进展缓慢,使这一情况更加突出。由于抗菌肽在控制耐抗生素病原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使得抗菌肽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实践表明,微生物法获取抗菌肽用于工农业生产是最科学、最经济的途径。主要概述了细菌来源的抗菌肽的分类、抑菌活性,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细菌抗菌肽 作用机理 抗菌活性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啶脲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试验以确定氟啶脲在小白菜最多使用次数和采摘安全间隔期,为制定氟啶脲在小白菜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检测5%氟啶脲乳油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残留量。[结果]氟啶脲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1 d;植株中的半衰期为5.8 d。距最后1次施药15 d,植株中检出量为0.09~0.48 mg/kg;土壤中检出量为0.16~0.35 mg/kg。[结论]5%氟啶脲乳油用于防治小白菜小菜蛾,用药量150 g a.i./hm~2,最多施药4次,安全间隔期为15 d,小白菜中氟啶脲的残留量均低于1 mg/kg。

关键词: 氟啶脲 小白菜 土壤 液相色谱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