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水肥管理对带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裂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溉定额、绿肥、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漠土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全钾和全盐含量极显著降低,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H值极显著上升。种植绿肥能极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速效氮含量,能极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施用化肥可以极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能极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对于小麦/玉米带田来说,6000 m3hm~(-2)的灌溉定额足以保证带田作物的产量水平,但要十分注意灌溉定额和灌溉时间的合理搭配,灌溉定额和灌溉时间要合理分配在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关键生育期。4500 m3hm~(-2)的灌溉定额下,种植绿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施用化肥能极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玉米产量以及小麦玉米的总产量。灌溉定额与化肥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和总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影响,6000 m3hm~(-2)的灌溉定额下施用化肥能极显著提高带田玉米产量和总产量,此条件下带田玉米产量和总产量均达到最高。

关键词: 水肥管理 灌漠土 小麦/玉米带田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甘肃彩色棉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鉴定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通过对7个甘肃彩色棉品种在不同盐分浓度胁迫下发芽势及发芽率的测定,研究不同彩色棉品种萌发期耐盐特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各供试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 g/kg盐分浓度为彩色棉耐盐性鉴定的标准浓度。萌发期耐盐性品种有陇绿棉4号、陇棕棉2号及陇棕棉3号,耐盐性较弱的品种为陇绿棉1号、陇绿棉2号、陇绿棉3号及陇棕棉1号。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萌发期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叶面肥在西葫芦上的喷施效果

中国瓜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4种叶面肥对西葫芦生长、病虫害发生、瓜条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叶满绿800倍液(X1)、绿叶先锋667倍液(X2)、3效绿叶神600倍液(X3)、植物益生源2000倍液(X4)对西葫芦进行苗期喷施,以清水为对照(CK),调查了西葫芦的植物学性状、病虫害、瓜条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喷施4种叶面肥均能促进西葫芦生长,其中X3和X4效果最好;喷施4种叶面肥均能使西葫芦病毒病、白粉病、蚜虫发病率较对照降低,其中X3和X4效果最好,但喷施4种叶面肥均不能显著减轻西葫芦根腐病的发生;X3处理的雌花节率最高、瓜条最粗,X4处理的瓜条最长,X3和X4处理的单瓜质量、产量最高,单瓜质量分别为545、540 g,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127.06、4043.64 kg。因此,生产上宜选用3效绿叶神600倍液和植物益生源2000倍液进行西葫芦叶面喷施。

关键词: 西葫芦 叶面肥 喷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条件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 2017

摘要:土壤是所有植物生活的基础,基本上任何植物脱离土壤生长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肥沃和优质的土壤可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反之贫瘠劣质的土壤则会严重阻碍植物的生长。因此,土壤条件对于植物的生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影响土壤条件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所蕴含的水分、土壤p H值及土壤所蕴含的养分等。本文将从土壤的条件出发来探讨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条件 马铃薯 水分 pH值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新品种陇糜13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陇糜13号是2003年以会宁大黄糜为母本,以系选优系8711-1-3-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水旱穿梭选育和多点鉴定,育成的高产稳产糜子新品种。生育期117~126 d,平均株高165.4 cm,穗长35.2 cm,茎粗0.60 cm,主茎可见节数7.1节,株有效穗数1.0个,单株穗重9.29 g,单穗粒重6.34 g,千粒重8.0 g,单株草重14.28 g,出谷率68.25%。黄米水分含量10.61%(干基)、粗蛋白含量178 g/kg(干基)、粗脂肪含量40.3 g/kg(干基)、粗淀粉含量739.1 g/kg(干基)、赖氨酸含量3.6 g/kg(干基)、铁含量75.5 mg/kg(干基)。在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陇糜13号2 a 14点(次)折合产量3 8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12.27%。人工接种鉴定,黑穗病发病株率2.01%,表现高抗黑穗病。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白银、定西等地及其相似生态区海拔1 650~1 900 m的地区春播、海拔1 200~1 400 m的地区复种。

关键词: 糜子 新品种 陇糜13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灌区设施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从栽培季节及品种、培养料堆制和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甘肃河西灌区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双孢菇 高产栽培 技术 河西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6号(原代号陇春13J6)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从自育春小麦品种陇春23号变异株—顶芒单穗经系统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5 640.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8.72%;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小麦东片水地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5 724.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4.78%。陇春36号属春性普通小麦,生育期108~115d,平均株高为94.6 cm,平均穗粒数为31.4粒,平均千粒重为46.1 g,平均容重735.67 g/L。籽粒含粗蛋白163.2 g/kg、湿面筋355.0 g/kg,沉降值35 m L。抗条锈病、白粉病,抗旱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倒性强。适宜在甘肃省中部的临夏、兰州、定西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和高寒阴湿区及沿黄灌区等地种植。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6号 高产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施氮量对旱作区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在半干旱区研究了基施氮肥量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后,春油菜物候期及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出现推迟的趋势。苗期至现蕾期,干物质累积量缓慢,施氮量影响不大。抽薹期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较快,低施氮量(90~210 kg/hm~2)范围内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而高施氮量(240~270 kg/hm~2)下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量随一次性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均随基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基施氮量210 kg/hm~2时各经济性状指标表现最好,产量最高,达2 013.43 kg/hm~2。

关键词: 春油菜 基施氮量 生长发育 影响 旱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厚度地膜多年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覆盖不同厚度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的方法,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了连续3 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40 cm土层,随着地膜厚度增大,土壤紧实度和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0.006、0.010、0.012 mm厚度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体积质量比CK(0.008 mm厚)降低-0.76%、1.25%、2.43%。在苗期和拔节期,地膜厚度为0.006 mm时,玉米节根数、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及叶面积显著小于CK。地膜厚度为0.010和0.012 mm时,随地膜厚度增加,玉米节根数、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及叶面积均呈增大趋势,但与CK差异不显著。随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地膜厚度对玉米株高及叶面积影响减小,但对地上部干质量的影响仍显著。地膜厚度在0.006~0.012 mm范围内,随地膜厚度增加,3 a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0.006 mm厚度覆膜条件下平均产量比CK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7.48%,0.010、0.012 mm厚度覆膜条件下产量比CK增产,增产幅度仅为1.18%、3.26%,产量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土壤物理性状、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等因素,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厚度0.008 mm以上的地膜。

关键词: 地膜 多年覆盖 土壤 产量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垆土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玉米轮作产量的影响

甘肃林业科技 2017

摘要:为探明作物在黑垆土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趋势,寻求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获得高产的黑垆土科学施肥模式,以1978年在陇东旱塬建立的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增产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6 a不同施肥处理下,各平衡施肥处理均使作物增产,氮磷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尤为显著,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小麦与玉米增产分别达120.57%、193.14%;单施氮肥对产量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单施厩肥呈上升趋势,而氮磷肥配施、 氮磷肥与有机肥配施、 氮磷肥与秸秆配施的增产贡献率则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冬小麦 玉米 产量 有机肥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