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瓜类作物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其ITS序列差异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福建省几种重要瓜类作物枯萎病菌,比较和分析它们的ITS序列差异和种内群体分化状况。【方法】通过分子鉴定结合形态鉴定,确定瓜类作物枯萎病菌的种类;通过它们的ITS序列亲缘关系和多重比较分析,分析该病原菌种内群体分化特点。【结果】供试的26个菌株属于两种镰孢菌: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其中F.oxysporum占54%,为优势种;这两种类型菌株的ITS序列差异较大,且主要表现在ITS2区间,差异达20.4%,而ITS1区间的序列完全相同或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F.oxysporum种内存在3类ITS序列,类型I与类型Ⅱ在376 bp处有1个碱基(C/T)的差异,类型Ⅱ比类型Ⅲ少1个碱基(A);F.moniliforme种内也存在3类,类型Ⅰ与类型Ⅱ在320 bp处有1个碱基差异(T/C),类型Ⅰ与类型Ⅲ有3个碱基的差异,分别是在38 bp处有1个碱基差异(A/C),在395 bp处有1个碱基差异(T/C),在429 bp处有1个碱基的差异(T/A)。【结论】福建省瓜类作物枯萎病菌为F.oxysporum和F.moniliforme。这两种镰孢菌种间的ITS序列差异较大且主要差异在ITS2区间,但是这两种类型镰孢菌种内ITS序列差异却很小。


阳厉螨属1新种和厉螨科3已知种补充描述(蜱螨亚纲:中气门目:厉螨科)
《蛛形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本文记述阳厉螨属1新种:跗刺阳厉螨Androlaelaps tarsacanthus sp.nov.,并描述黔下盾螨Hy-poaspis chianensis Gu,1990雄螨,中华裸厉螨Gymnolaelaps sinensis Wang,Zhou et Ji,1991后若螨和洞窝鼠厉螨Mysolaelaps cunicularis Wang et Liao,1964雄螨。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厉螨科 阳厉螨属 下盾螨属 裸厉螨属 鼠厉螨属 新种 中国


脂肪酸生物标记法研究零排放猪舍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总量,分析零排放猪舍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变化,日本洛东微生物菌种处理组和零排放I号菌种处理组各层微生物脂肪酸生物标记含量变化趋势相近。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检测出37个生物标记,构成微生物群落的指纹图谱,含量最高的前4个生物标记为:细菌16:00含量为431260,细菌18:1ω9c含量为413075,厌氧细菌18:1ω7c含量为101368,耗氧细菌i15:0含量为90328.不同的生物标记多样性指数在基质垫层不同层次分布不同,可作为衡量特定微生物生物标记功能的一个指标。通过基质垫层微生物脂肪酸生物标记特征指数B的分析,提出了微生物群落分布的特征指标,生物标记特征指数B越高,表明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和真菌含量越高,有利于基质垫层分解粪便排泄物,可作为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变化优劣的特征性指标;通过基质垫层耗氧细菌和厌氧细菌脂肪酸生物标记含量比值,构建发酵指数F,作为基质垫层发酵特性的指标,发酵指数F越高,表明耗氧细菌起的作用越大,反之,耗氧细菌起的作用越小,生物标记的发酵指数可以作为研究粪便排泄物的微生物分解过程的指数。
关键词: 零排放猪舍 基质垫层 磷脂脂肪酸(PLFAs)


生物与化学方法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差异
《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2008 CSCD
摘要: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是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多年生宿根水陆两栖草本植物,国内地方俗称水花生、喜旱莲子草、革命草、猪笼草等,起源于南美洲,是一种全球性的恶性杂草。20世纪30年代,作为饲料引入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此后逸为野生,目前在我国湖南、浙江、福建等18个省市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高。长期以来防除空心莲子草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各国常用的方法是机械人工防除和化学防除,空心莲子草叶甲作为空心莲子草的有效天敌,也被广泛应用,我国于1986年引进空心莲子草叶甲进行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黑纹透翅花蝽的生物学特性
《中国生物防治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榕母管蓟马为猎物,研究了黑纹透翅花蝽(Montandoniola moraguesi)的历期及捕食量。该蝽发育历经卵、1~5龄若虫、成虫;在15~35℃,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呈逻辑斯蒂递减;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7.9℃,有效积温为107.4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0.0℃,有效积温为298.0日度。该蝽未成熟期在15℃及35℃时的死亡率较20~25℃时高。在25℃下,黑纹透翅花蝽各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蓟马卵的日捕食量为1.8~10.4粒/头,对蓟马成虫的日捕食量为1.1~2.6蓟马/头。该蝽雌成虫对蓟马卵、一龄若虫的捕食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每雌捕食10.2~10.4粒(头)/d;对蓟马二龄若虫、"蛹"、成虫之间的捕食量亦相似(2.6~3.7头/d)。


上海青残留乐果的去除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水浸泡、洗洁精浸洗、臭氧处理、光照等不同处理方法对上海青[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上乐果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11的水中浸泡30 min,乐果残留的去除率为61.43%;用含0.05%完美芦荟蔬果洁净剂的水浸洗30 min,残留去除率为63.22%;通臭氧30 min的水浸泡30 min,去除率达46.28%;100 W高压汞灯照射60 min,去除率达61.55%.各种方法对乐果农药残留都有不同程度的去除作用.


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产蛋白酶特性
《生物技术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产酶特性。方法:以蛋白酶活力为主要指标,考察温度、pH、接种量、装量等条件对CHB1产蛋白酶的影响。结果:CHB1适宜的产蛋白酶条件为:装量40mL/250mL,pH8.0,接种量5%,温度58℃,转速180r/min,时间36~44h,Tween-80对CHB1产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优化后蛋白酶产量有较大提高,最高酶活力达48U/mL,是所报道多数嗜热细菌产蛋白酶量的2~12倍。CHB1蛋白酶特性的研究及产蛋白酶量的提高,有利于揭示CHB1在堆肥化中的作用机理,提高堆肥效果。
关键词: 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 产酶特性 蛋白酶活力 产酶条件


反义乙烯受体FaEtr2基因对草莓的转化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草莓叶片,在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分化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获得了26株转乙烯受体FaEtr2反义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该基因已经整合草莓染色体中。Northern分析表明,转入的反义基因对靶基因都有部分的抑制。对果实乙烯释放量测定表明,转基因草莓乙烯释放量降低。


喷施和土施镧对圆叶决明生长影响的比较
《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比较喷施和土施镧对材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镧能显著增加圆叶决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干物重。在各取样时期,圆叶决明地上部的干物重,喷施处理以Y2(500mgL-1)最高,比对照增加15.91%~20.03%(P<0.05);土施处理以Y8(1000mgL-1)最高,比对照增加14.28%~17.42%(P<0.05)。在各取样时期,圆叶决明根干物重,喷施处理以Y2最高,比对照增加19.88%~25.34%(P<0.05);土施处理以Y8最高,比对照增加21.41%~27.03%(P<0.05)。在同一施镧水平上,喷施的干物质积累和土施的并无显著差异,并且最高干物质积累的Y2和Y8处理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由此看来,喷施效果更好,使用量小,更加经济和环保,土施量比喷施量提高1~2倍即可。随着镧施用量的增加,圆叶决明植株各部位的镧含量也增加。但土壤中镧的背景浓度较高,施用量相对非常低,圆叶决明吸收的量不多,故施用前后土壤镧含量变化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