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猪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1和N2)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 2008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发表的N1和N2亚型猪流感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NA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astBacGP67A和pFastBacGP67C杆状病毒载体上,筛选阳性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GP67A-N1和pFastBacGP67C-N2,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N1和rBacmid-N2,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N1和rBv-N2,再感染细胞,收获目的蛋白。通过SDS-PAGE蛋白电泳、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基因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在福建的稻瘟病抗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本研究对来源于全球22个国家的130份分子育种亲本材料,在福建省上杭县茶地上自然鉴定其田间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率,旨在筛选出稻瘟病抗性亲本,丰富现有的水稻品种资源。供试的130份水稻亲本材料中,高抗(HR)、抗性(R)亲本分别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11.5%,说明稻瘟病抗性资源丰富。但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的抗源丰富程度不同,在东南亚或南亚一些国家的抗源比较丰富,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抗性材料相对较少。

关键词: 水稻 分子育种 供体亲本 稻瘟病 抗性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草莓遗传转化研究

核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对外植体生长影响也较小;预培养2-4d有利于转化;共培养2-3d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避免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OD600nm值为0.4的菌液侵染10min效果最佳。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草莓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稀土元素镧对南非马唐生长及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研究喷施和土施条件下稀土元素镧对禾本科牧草南非马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喷施还是土施,镧均显著提高南非马唐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的活性,降低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减轻了南非马唐生长过程中活性氧(ROS)对细胞膜、叶绿体膜的过氧化伤害,维护叶片光合机能。施用稀土元素镧能显著增加南非马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Pn),促进生长,增大叶面积,最终显著增加了南非马唐的干物重。收获时,地上部干重,喷施镧比对照提高了5.60%~14.45%,土施提高了4.00%1~2.85%;根干重喷施提高了6.28%2~0.96%,土施提高了7.01%2~1.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同一施镧水平上,喷施的干物质积累和土施的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看出,土施稀土元素的量比喷施的量提高12~倍即可,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南非马唐生长,而且可以避免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积累过多而影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南非马唐 生长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1株为自育交配型,其余3株交配型未知。对187个菌株的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97.3%、2.1%、0.5%。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抗性基因均可被克服,其毒性频率在3.3%~100%之间,51个菌株存在30个生理小种,其中小种3.7出现频率最高,为13.7%,是福建省优势生理小种类型;其次为小种3.4.7,发生频率为9.8%。

关键词: 致病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曲条跳甲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昆虫知识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一种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分隔式养虫笼饲养成虫和萝卜"凹"型孔饲养幼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饲养,卵的成活率可达89.3%,1~3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5.0%~70.0%,蛹的存活率达80.0%,可以有效实现黄曲条跳甲的室内饲养。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饲养方法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在免疫番鸭体内的分布及排毒规律

中国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DRV)B37弱毒株经肌内免疫1日龄雏鸭,应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以阐明病毒在体内分布及排毒规律。结果表明,B37株免疫雏鸭后4h,即可在血液、心、肝、脾组织中检出DRV RNA;接种后8h,血液、心、肝、脾、肺、肾、胰腺均可检测到DRV RNA;接种后3d,喉头和泄殖腔棉拭子可检出DRV RNA;接种后14d,喉头和泄殖腔棉拭子已不能检出DRV RNA;接种后28d,肺、肾和胰腺均已不能检出DRV RNA;接种后42d,血和心脏已不能检出DRV RNA;接种后49d,所有组织均已不能检出DRV RNA。因此,DRV弱毒在血液、心脏中分布时间为接种后4h~35d,在肝、脾组织中分布时间为4h~42d;肺、肾和胰腺的分布时间为8h~25d;向外界排毒时间为3~14d。

关键词: RT-PCR 番鸭呼肠孤病毒 弱毒株 分布 排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病原学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为番鸭"肝白点病"的病原体。该病毒自1972首次从发病番鸭中分离出来后,国内外各学者相继对各自分离株进行了研究,并在病毒特性、病毒基因组及病毒编码蛋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该病毒的特性、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作一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基因组 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日龄内玉山黑猪小肠形态学发育的研究 Ⅰ.小肠绒毛的密度、高度、宽度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定量组织学方法对0、3、20、40、43、45、46、47、50、53、56和60 d玉山黑猪的十二指肠近端、远端、空肠及回肠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玉山黑猪各小肠段的绒毛密度出生时最大,随着日龄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断奶后2 d密度变化差异极显著;在0~60 d各小肠段的绒毛高度变化差异极显著,其中十二指肠近、远端绒毛于20 d高度达到最大,空、回肠绒毛于3 d达到最高;在0~60 d各段小肠绒毛的宽度变化差异极显著,其中十二指肠绒毛宽度于40 d达到最宽,空、回肠绒毛宽度于43 d达到最宽。断奶对绒毛密度、高度、宽度等指标有短暂的影响,但2~3 d后就迅速恢复。

关键词: 玉山黑猪 小肠绒毛 杯状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禾本科牧草硝酸盐积累和氮素回收率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种氮肥水平下杂交狼尾草和墨西哥玉米在不同生长期叶和根的硝酸盐含量,茎叶粗蛋白含量以及不同氮肥水平的氮素利用率。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叶和墨西哥玉米根的硝酸盐含量受施氮量影响较大,二者之间都呈正相关。从生长过程来看,随着牧草的生长,叶的硝酸盐含量有少量升高,根的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在氮肥水平下,2种牧草各个时期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硝酸盐有毒限量指标0.25%。另一方面,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2种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升高,杂交狼尾草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3.23%,墨西哥玉米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5.80%,但2种牧草的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质生产效率和氮素表观回收率均降低,说明施氮量越大,氮素利用效率越低,损失率也越大。从生长过程来看,随着2种牧草的生长其粗蛋白含量均逐渐降低。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在山地红壤中种植杂交狼尾草和墨西哥玉米以施纯氮200 kg/hm2就能满足牧草高产优质的生产需求。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施氮量 硝酸盐 粗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