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GIS支持下的福建省春花生用地适宜性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耕地为评价对象,以250m×250m栅格为评价单元,根据春花生生长的立地要求,建立由气候条件、立地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社会经济条件等组成的18项评价因子体系,借助GIS与修正的加权指数和、动态聚类等模型评价福建省春花生适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结果表明,福建省宜春花生用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4.74%,全省宜春花生用地质量总体良好。春花生最适宜区用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平、三明、漳州、福州和泉州5市,合计面积23.39万hm2,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80.93%。针对福建省春花生用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春花生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添加外源锗对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国际通用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锗(Ge)对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Ge浓度为40 mg/kg处理的培养料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6项指标中,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评分、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分别为:95.49、98.34、99.09、95.46和29.22,均居6种Ge浓度处理之首;而化学评分为77.12,居第5位。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以Ge浓度为40 mg/kg处理的培养料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


果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品质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果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14个品种,用典范相关分析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对果蔗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蔗茎蔗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茎含水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汁还原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伸长初期叶绿素含量、CAT活性与蔗茎蔗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蔗茎纤维含量均呈正相关;伸长盛期Mg2+-ATP酶活性与蔗茎纤维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茎蔗糖含量呈正相关,C/N与蔗茎含水率呈负相关;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蔗茎蔗糖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汁还原糖含量呈负相关。


氮离子束注入姬松茸担孢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激光生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氮离子束注入与紫外线辐射对姬松茸担孢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不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马鞍型效应。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注入姬松茸担孢子,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不同:氮离子注入束流为200×2.6×1013N+/cm2,筛选到一株箱栽生物学效率提高47.0%的姬松茸新菌株AbML11;氮离子注入束流为400×2.6×1013N+/cm2,筛选到一株子实体呈现白色突变的姬松茸新菌株AbML7;氮离子注入束流为500×2.6×1013N+/cm2,筛选到一株具有AEC抗性突变的姬松茸新菌株AbML2。


RAPD技术在决明属牧草上的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APD技术对34个决明属牧草进行分析,筛选出3个能有效体现多态性和重复性的随机引物。并利用Quality One软件,用类平均法(UPMGA)建立了34份决明属牧草的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0.13上,34份种质分Ⅰ、Ⅱ2个大簇,第Ⅰ簇4个品种,第Ⅱ簇30个品种;在遗传距离0.25上,簇Ⅰ分2个亚簇,ⅠA、ⅠB;簇Ⅱ分3个亚簇。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能很好地用于决明属牧草种质资源的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欧洲型FJ0602株的分离及其ORF7的序列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Marc-145细胞从福建某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死猪脾脏和淋巴结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分离毒经Marc-145细胞6次传代后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CPE),为105.25 TCID50/mL;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感染分离毒的CPE细胞仅与抗PRRSV单克隆抗体反应并出现特异性的胞浆荧光;致病性试验表明试验猪接种分离毒后14 d内都表现为体温正常、生长良好,没有出现PRRS的发病症状;序列测定表明分离毒的ORF7基因与LV、AMERVAC、B13、Ningbo42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64%、98.45%、95.09%、98.4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4%、99.22%、95.31%、99.22%,与VR2332、CH-1a株的ORF7基因差异较大,核苷酸同源性为58.84%、60.45%,氨基酸同源性为55.30%、56.82%,该分离毒与LV、AMERVAC、B13、Ningbo42株在基因型上同属于欧洲型毒株,命名为PRRSV-FJ0602。本研究首次证实欧洲型PRRSV在福建省存在。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欧洲型 分离 鉴定


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为其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抗黄1号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开花及结实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抗黄1号全生育期123d,主茎叶片数为19.53,始花到终花历时44 d,单株花量为52.3朵,有效花为17.7朵,有效花率为33.8%,且成针率、饱果数和饱果率高。抗黄1号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的叶龄分别为4.86,9.92,17.21和19.52 d,平均出叶速率分别为0.17,0.19,0.15,0.15。抗黄1号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分别为0.964 2,2.289 2,4.478 5和3.278 5;净同化率分别为3.509 9,2.444 7,3.279 2,1.042 9;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7.6%,22.0%,22.1%,46.5%,产量形成期占68.6%;产量形成期的经济系数高,库容量、源容量大,库容量/源容量比率高,库源的协调性好。从各个生育阶段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来看,抗黄1号前期的营养代谢旺盛,饱果期氮代谢旺盛,同化能力强。【结论】抗黄1号具有高产的生理基础,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即可达到高产。


连续三年施用麸酸有机复混对蜜柚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蜜柚上连续3年施用麸酸有机复混肥或麸酸有机复混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在等养分条件下,其产量均较单施化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年均增幅为6.0%-12.0%,其中以75%麸酸有机复混肥+25%化肥处理产量最高,同时,配施麸酸有机复混肥的蜜柚裂果率有所下降,而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麸酸有机复混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以75%麸酸有机复混肥+25%化肥处理经济效益最高,其3年年均效益较单施化肥提高8.3%,但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相对较低.


圆叶决明硼胁迫症状及施硼效应研究
《草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红壤中硼元素胁迫(缺乏或过量)对圆叶决明植株硼含量、生物产量、植株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硼肥处理相比,施用不同浓度的硼肥(1,3,5和7 mg B/kg土)均能明显提高圆叶决明植株硼含量和植株干重,增幅分别为87.33%~549.33%和48.6%~86.2%,其中以3 mg B/kg土处理的植株干物质重最高,为2.57 g/株,增加率为86.2%;当施用5 mg B/kg土时,圆叶决明植株的硼含量为79.981 mg/kg,并开始出现硼中毒症状,7 mg B/kg土处理的圆叶决明硼中毒症状更为明显;圆叶决明硼胁迫(缺乏或过量)时叶肉细胞叶绿体数量减少,叶绿体与细胞壁的结合松散,基质片层的重叠较少,柱状基粒的数量很少或没有;硼缺乏胁迫时,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叶绿体双层膜结构和基粒片层的垛叠,以及促进脂质片层的溶解;而硼过量胁迫时,对叶绿体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基粒和促进脂质片层的溶解,而对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山地红壤区圆叶决明施用硼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的硼肥(1.5,3.0,4.5 kg B/hm2)处理均能增加圆叶决明植株的硼含量和生物产量,增幅分别为13.0%~32.4%和7.2%~34.2%。


GIS支持下的福建省烤烟适宜地综合评价及其利用对策
《土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耕地为评价对象,借助GIS与数学模型对福建省烤烟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宜烤烟用地面积127.8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24%。全省宜烤烟用地质量总体良好,全省最适宜烤烟用地面积33.20万hm~2、适宜面积88.69万hm~2,分别占宜烤烟用地总面积的25.97%和69.37%。烤烟最适宜区用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平、三明、漳州、泉州、福州和龙岩市,合计面积29.70万hm~2,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89.45%1针对福建烤烟用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烤烟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