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33份中果番茄分离单株的抗病基因检测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通过筛选多抗中果番茄资源,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材料基础。以课题组引进的28个中果番茄品种为材料,每个品种选择8~10株分离单株的幼嫩叶片,采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ARMS)法对其233份分离单株进行12种病害的17个抗性基因检测,分别为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5,烟草花叶病毒抗病基因Tm-2a,根结线虫抗性基因Mi1.2、Mi2.3,根腐病抗性基因Frl,叶霉病抗性基因Cf-5、Cf-9,灰叶斑病抗性基因Sm,枯萎病抗性基因I-2,晚疫病抗性基因Ph-3,青枯病抗性基因Bwr12、Bwr6,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基因Pto,疮痂病抗性基因Rx4,黄萎病抗性基因Ve1、Ve2。结果显示,在233份分离单株中含有抗性基因Ve1、Sm、Ve2、Mi1.2的分离单株较多,分别为222、215、198、194份。经统计含有7、8个抗性基因的分离单株较多,分别为55、50份;含8个及以上抗性基因的共140份,占比60%。综合抗性最终筛选到3个含有12个抗性基因的分离单株,分别为2-2、5-4、21-3;含有11个抗性基因的有21个,分别为1-1、1-3、2-3、2-4、2-7、2-8、4-2、4-4、4-5、5-7、5-8、8-1、8-7、8-8、12-1、12-2、12-5、18-7、18-8、20-8、26-2,多抗资源较为丰富。本研究获得了多个多抗中果番茄资源,下一步可对筛选的分离单株进行纯化,为筛选多抗中果番茄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中果番茄 分离单株 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 抗性检测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路径
《河北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与实践探索。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质量与经营类型、联农带农作用、经营发展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经营管理水平的有待提升、资金融资难题以及政策优惠的不足,成为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汇总河北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引导支持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拓展合作社农产品市场渠道、促进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对策建议。


茄子反向温敏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中国瓜菜 》 2024
摘要:雄性不育对杂交育种至关重要,挖掘茄子雄性不育关键候选基因有助于定向改良不育材料。以长茄温敏型雄性不育系05ms及其同源可育系S63为材料,对不育系05ms和可育系S63减数分裂时期(Ⅱ)的花药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05ms春季低温不育(ML)和夏季高温可育(MH)阶段的花粉母细胞时期(Ⅰ)、减数分裂期(Ⅱ)、小孢子时期(Ⅲ)和成熟花粉粒(Ⅳ)4个花药发育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戊糖和葡萄糖酸酯的转化、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Smechr0702283、Smechr0801802、Smechr0600105、Smechr0802213、Smechr0302844、Smechr0601316、Smechr0401804等基因为茄子温敏雄性不育的关键调控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转录组数据可靠。激素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生长素类激素ICAld和乙烯前体ACC含量在4个时期中ML均显著高于MH,而ML的生长素IAA含量低于MH。从代谢水平和转录水平解析了茄子花药的败育机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茄子温敏雄性不育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绿豆-谷子轮作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研究土地休耕情况下,绿豆-谷子轮作模式对产量、经济效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品种的夏谷和绿豆为材料,进行一年两作种植试验,记录生育期、绿豆和谷子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土壤理化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绿豆早播(T1、T2、T3播期处理)的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分别缩短6、10、12 d,谷子晚播(Y1、Y2、Y3播期处理)的生育期短于或与对照持平。绿豆-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中,T2Y2播期处理(冀绿19+冀谷45)的轮作模式较好,该模式下,绿豆产量为2 286.0 kg/hm2、谷子产量为2 431.5 kg/hm2,年收益达30 441.0元/hm2,高于对照谷子(常规时间播种)6 924.0元/hm2。成熟后土壤NH4+、NO3-含量较种前均降低,且NO3-含量有显著差异。绿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生育时长、单豆荚重、单豆粒重、株高、干重呈显著相关。绿豆单豆荚重、单豆粒重与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时长、株高、干重呈显著负相关。谷子的产量与生育时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出谷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绿豆约5月初播种适宜,谷子约7月上旬播种适宜,不宜超过8月份,该条件下既增加经济收益,又利于土地的用养结合,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新型杀虫基因cry39A-like和cry40-like的克隆、表达与活性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韭菜迟眼蕈蚊是农业上重要难防地下害虫,其幼虫对韭菜等多种作物造成严重为害,研究室前期筛选到1株在室内和田间均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但菌株的杀虫蛋白类型尚不明确。本研究对Bt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cry39A-like和cry40-like两个新型杀虫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PCR获得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展序列分析,构建pGS21T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表达,最后测定表达蛋白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杀虫活性。结果表明,cry39A-like开放阅读框为1986 bp,编码661个氨基酸,与cry39Aa1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4.10%,属于第三分类等级,Cry39A-like蛋白大小为76 kDa,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杀虫活性,LC50为89.42μg/mL;cry40-like开放阅读框为2001 bp,编码666个氨基酸,与Cry40类聚在一支,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0.88%,属于第二分类等级,Cry40-like蛋白大小为74.5 kDa,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杀虫活性,LC50为126.83μg/mL。本研究明确了Bt菌株主要杀虫基因,cry39A-like和cry40-like可作为新型杀虫基因资源在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防治中应用。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cry39A-like cry40-like 韭菜迟眼蕈蚊 杀虫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