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制种棉田管理办法探析
《种子科技 》 2017
摘要:从制种田的选择与亲本种植、苗期管理、蕾期管理、去雄授粉期管理、吐絮收获期管理及制种田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杂交制种棉田管理办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初探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麦杂交F1影响,可为冬春杂交小麦定向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广适节水小麦品种衡观35与145份节水春麦材料杂交配制F1,用相关分子标记测定不同矮秆基因、春化基因和光周期不敏感基因对F1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春小麦材料不具有Rht1和Rht2基因,有Rht8矮秆基因的16份,具有矮秆基因(Rht1、Rht2、Rht8)的衡观35与携带Rht8矮秆基因的春小麦材料杂交F1降秆作用最明显,达25.5%。具有隐性春化基因(vrn-A1和vrn-B1)的衡观35与携带vrn-A1基因的春麦材料后代抗寒性强,平均冬季存活率达73.3%。具有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D1a)的衡观35与携带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D1a)的春小麦杂交F1成熟期比春小麦亲本平均提前11 d。这一结果可作为冬春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选取的分子参考依据,为定向培育广适、高产、节水的杂种小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冬春麦杂交 杂种优势 矮秆基因 春化基因 光周期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饲用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和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在河北平原农区种子生产时的最佳种植密度,2014-2016年连续两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护驾迟镇设置每公顷60万、110万、160万、210万、260万和310万株的种植密度,探究其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影响较大,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差异显著,倒伏性差异明显。在河北平原农区10月中上旬播种,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生产适宜种植密度均为每公顷110万株基本苗,相同条件下饲用黑麦可比饲用小黑麦适当减少播量,此时饲用小黑麦和饲用黑麦种子产量高,饲用小黑麦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4 300kg以上,饲用黑麦种子产量达到每公顷3 900kg以上;倒伏轻,千粒重高,种子饱满,商品性好。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饲用黑麦 种植密度 种子产量 产量结构 生产性能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苗期的盐胁迫反应及耐盐阈值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对黄秋葵苗期的盐胁迫反应及耐盐阈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盐分质量分数的滨海原土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黄秋葵幼苗期耐盐鉴定指标和耐盐阈值。[结果]盐胁迫下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根长、地上和地下干物质量均受到影响,其中株高和茎粗明显下降,而叶片数所受影响最小;从土壤盐分质量分数为0.4%开始,随着盐胁迫的增加,黄秋葵幼苗的干物质量大幅下降;确定了黄秋葵苗期耐盐鉴定指标为地上干物质重,耐盐阈值为0.491%。[结论]黄秋葵耐盐性较强,适宜在轻、中度盐碱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种子发芽出苗的几个影响因素
《现代农村科技 》 2017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广大棉农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棉花种子备播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播前准备与播种管理对棉花生长与收获都至关重要,现总结影响棉花种子发芽出苗的几点因素,仅供参考。1种子成熟度由于棉花种子品种、产地、繁育过程中的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成熟度有很大差异,成熟度好的种子休眠较浅,发芽出苗率高,出苗快、齐、健。成熟度差的种子休眠期延长,播种后棉种陆续出苗,极易出现苗大小不均、老少几代苗的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贮藏期间糖酸等含量的变化
《中国园艺文摘 》 2017
摘要:研究不同保鲜剂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葡萄从8月底入库开始,山西保鲜剂处理的果实到元旦前后,果粒无脱落现象、无病虫害发生、无腐烂果产生,好果率达95%以上,冷藏果保存好,适合在冷库中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