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年橘留树保鲜过程中对~(15)N的吸收和分配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年橘留树保鲜期间不同组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将稳定同位素~(15)N-尿素涂抹在5年生枳砧年橘叶片和果实后,分6个时期(6~480 h)取样分析果实和树体中不同部位~(15)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年橘留树保鲜期间留果枝条对氮素的转运和分配与采果枝存在差异,涂抹~(15)N后丰度下降速率不同,留果树的无果枝平均下降速度达12.64%,采果后的枝条仅4.69%,留果树的有果枝居中,说明留树保鲜树体新梢是第一氮营养分配中心,果实是第二氮营养分配中心;没有留树保鲜的采果枝条,新梢是主要的氮营养分配中心。涂抹在叶片上的氮素可转运到果实,涂抹在果皮上的氮素经果实吸收后也可转运到叶片。叶片吸收的氮转运到新梢的含量显著高于转运到留树果实的氮含量,表明留树保鲜期内没有改变树体氮素的分配模式,从营养角度解释年橘留树保鲜不影响第二年产量的原因,为年橘留树保鲜期间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蓝小孢子培养研究初报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0份芥蓝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其中只有红脚黄花芥蓝×612、孤老种、黄花芥蓝、绿宝、香港中花芥蓝产生胚状体;日照时间为11~12 h的供试植株的胚状体诱导率是日照时间为5~6 h的3~7倍;采用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进行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此时花蕾大小为3.0~4.5 mm;在32.5℃下高温预处理小孢子24 h诱导效果最佳,其他温度时间组合条件下胚状体诱导率降低65%~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广东蔬菜生产形势整体持续向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创历史新高,蔬菜生产逐渐向优势区域集聚,但仍存在蔬菜种植利润减少、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安全和档次亟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蔬菜生产、区域分布、进出口、市场供给、价格动态等方面对广东省2014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广东省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对准确把握当前广东省蔬菜产业总体情况、指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RM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H 7N 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HA和NA基因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的H7N9亚型AIV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其他常见禽源病毒及非H7亚型和非N9亚型的AIV不能形成特异熔解峰形;灵敏度高,对H7和N9阳性质粒的最低检测限分别达到1.0×101 copies/L和1.0×100 copies/L;重复性好,熔解峰Tm 1和Tm2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临床样本检测与某商品化H7N9亚型AIV定量PCR检测试剂盒比较,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可用于临床疑似病例的应急检测、早期诊断及养鸡场、活禽交易市场等外环境H7N9亚型AIV的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无核和焦核机理的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荔枝无核和焦核机理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指出大孢子发育异常无法完成受精和单性结实是导致荔枝无核的主要原因,今后对无核荔枝无核机理的研究应该着重从大孢子败育和单性结实发生分子机理的角度展开,重点阐明无核荔枝发生大孢子败育、受精被阻和单性结实的分子途径。科技界对荔枝焦核机理的研究主要从组织细胞水平、生理生化角度和分子水平进行:从细胞水平看,主要是胚乳过早解体和胚在胚囊外发育引起合子或胚早期败育,进而导致胚珠败育形成焦核;从生理生化角度看,植物内源激素、多胺、酚类物质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都与胚珠败育、焦核形成有关;从分子水平看,两条特异片段OPL-12-1 645 bp与OPL-12-722bp,可能与荔枝的焦核基因相关。认为今后对荔枝焦核机理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合子期到心形胚期,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究竟是哪些基因异常表达使合子分裂受阻、使胚乳过早解体,使球形胚、心形胚形成受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温(29.0±1.3)℃,将初始体质量(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此饲料中分别添加硒含量相等(0.30mg/kg)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蛋氨酸硒的4种饲料,养殖56d,比较了不同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蛋氨酸硒组对虾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外源硒可显著影响对虾体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机体营养成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添加外源硒组对虾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添加0.3mg/kg的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蛋氨酸硒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的关系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的诱饵放置时间,本研究采用火腿肠诱饵诱集法,观察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红火蚁诱集的个体数量,利用房室模型分析诱饵诱集时间与红火蚁工蚁诱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诱饵放置时间的增加,红火蚁工蚁的诱集数量会出现一个高峰,春季诱集高峰出现在诱饵放置后38-44 min,秋季出现在诱饵放置后24-29 min,并建立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红火蚁诱集量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12764.8807×e(-0.029102 X)"12820.4625×e(-0.030064 X)(春季上午)、Y=16166.6800×e(-0.023994 X)"16217.0808×e(-0.024866 X)(春季下午)、Y=12211.9095×e(-0.040576 X)"12275.2496×e(-0.041620 X)(秋季上午)、Y=12306.4111×e(-0.049724 X)"12383.6907×e(-0.051217 X)(秋季下午)。因此,在利用火腿肠诱饵监测红火蚁时,春季诱饵放置的最适时间约为40 min,秋季的最适时间约为30 m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P5CS和MeP5CR基因克隆及其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不同浓度(0、20%、30%、40%、50%)PEG处理下考察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从木薯中分别克隆了Me P5CS和Me P5CR基因,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了Me P5CS和Me P5CR基因在20%PEG胁迫处理下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受渗透胁迫快速诱导,在一定范围内随PEG浓度升高而明显升高,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序列分析表明,Me P5CS基因c DNA全长2 217 bp,编码738个氨基酸,含有P5CS保守结构域;Me P5CR基因c DNA全长828 bp,编码275个氨基酸,含有P5CR保守结构域,它们分别与麻风树和蓖麻中的P5CS、P5CR亲缘关系较近。Me P5CS和Me P5CR基因在转录水平受到渗透胁迫的调控。
关键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Me P5CS Me P5CR 基因克隆 干旱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药源性伪膜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兽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以及猪场应用抗生素进行保健的错误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显示抗生素可导致结肠炎及腹泻,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中药源性伪膜性肠炎(Peudo menbraneous colitis,PMC)最为常见。研究证实,伪膜性肠炎几乎全部与使用抗生素有关,其病情危重并伴有结肠甚至空回肠假膜形成。医学临床观察研究和动物试验表明,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东源客家炒青绿茶矿物及重金属元素的ICP-MS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广东东源客家炒青绿茶(金萱品种)产品中的硼(B)、铅(Pb)、铜(Cu)、铬(Cr)、镉(Cd)、锌(Zn)、铁(Fe)、锰(Mn)、钙(Ca)、镁(Mg)共10种矿物质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东源客家炒青绿茶产品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Ca、Mg整体含量很高,其次是Fe、Zn、Mn含量;同年种植的金萱样品的元素含量因季节不同而异,其中暑茶和秋茶的Ca含量显著高于春茶和夏茶,Mg含量趋势与Ca含量类似;重金属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Pb都未超出国家标准,其中2012年生产样品重金属含量比其他年份的样品含量高。
关键词: 客家炒青绿茶 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