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无腥味大豆中加入胡萝卜汁生产豆奶的工艺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用无腥味大豆、胡萝卜汁为主要原料生产蔬菜汁豆奶。研究了糖、酸、防腐剂、胡萝卜汁用量、Ca2+浓度和植物油等原辅材料对制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强制分层法观察豆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控制干豆和水的配比为1∶14,加入8%~10%的蔗糖,0.05%的柠檬酸,20%胡萝卜汁,葡萄糖酸钙不超过277.8mg/100mL(Ca2+25mg),山梨酸钾0.01%~0.02%,0.8%植物油,制得口味好、营养丰富、稳定性高的胡萝卜汁无腥大豆豆奶。

关键词: 无腥味大豆 胡萝卜汁 豆奶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海、瑟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改良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混选法构建"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对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改良,通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目前获得类型丰富的远杂改良材料493份,其中获得高衣分材料18份,抗黄萎病材料4份,优质中长绒材料4份。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有望参加品比试验或作为育种亲本。

关键词: 棉花 远缘杂交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几种农艺性状基因染色体定位及连锁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三体分析法进行谷子染色体基因定位。以豫谷1号三体1~7、四体8和四体9为母本,显性矮秆、法谷56-81、马青苗为父本,配置组合分别进行显性矮秆基因、白米基因和青米基因染色体定位。根据三体1~7植株形态特征和父本标志性状鉴定各自的杂种F1,采用细胞学方法,通过检查植株根尖染色体数来鉴定杂种F1的三体8和三体9。经调查和分析各种三体杂种F2性状分离情况,把显性矮秆基因定位在3号染色体,白米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青米基因定位在6号染色体。对不同区域的9个青米品种等位检测表明,这些青米基因都是等位基因。以两点测验法,配置组合1066A×法谷56-81和1066A×马青苗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4号染色体上糯性胚乳基因与白米基因间的交换值为(28.9±4.4)cM;6号染色体上1066A不育基因与青米基因间的交换值为(23.2±1.8)cM。

关键词: 谷子 染色体定位 连锁分析 等位测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透胁迫下玉米幼叶细胞Ca~(2+)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钙沉淀细胞化学方法,探讨了渗透胁迫条件下玉米幼叶胞内Ca2+的分布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Ca2+与渗透胁迫诱导胞内信息转导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胞质Ca2+浓度升高,液泡失水,叶绿体、细胞核Ca2+浓度升高,起到了调节胞内Ca2+浓度的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超微结构遭到破坏,同时,叶绿体及细胞核中Ca2+浓度呈继续上升趋势,二者超微结构受到破坏的程度愈发严重,直至解体。说明:Ca2+介导了渗透胁迫诱导的细胞生理过程,Ca2+对细胞核骨架的可塑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玉米 钙定位 细胞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抗药性 交互抗性 抗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SSR体系的建立、优化及应用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摸索适宜甜樱桃的SSR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设计对Mg2+、dNTPs、引物、Taq酶和模板DNA等5种因素4个水平进行筛选和优化,20μL反应体系中,Mg2+、dNTPs和引物的最适浓度为1.5mmol/L、0.2mmol/L、0.4μmol/L,Taq酶宜加入1U,模板DNA应加入10~40ng;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6.0~62.8℃。用10对引物及建成的反应体系对10个供试品种扩增,6%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品种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共有29个等位位点,证实该体系稳定可靠。

关键词: 甜樱桃 正交试验 SSR 反应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套袋梨园中国梨木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详尽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入袋的始、盛、末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套袋的与不套袋的相比,入袋上果时间提前10~19 d;虫量平均增加13倍;由为害叶片变成为害套袋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增加了间接为害途径,且为害症状有显著变化。提出了防治适期和物理、农业、化学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 发生特点 防治适期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小麦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及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普通小麦(T.aestivum)、四倍体硬粒小麦(T.durum)种间杂交超高产新种质HS Z6-06-56性状表现分析表明:该种质与受体亲本石4185相比,挑旗期、抽穗期及成熟期分别提早1,1及2 d,株高、穗长、小穗数三性状等同于受体。在产量构成三因素中,株穗数、穗粒数等同于受体,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千粒重是构成该种质超高产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中单项指标超受体幅度达27.72%。利用种间杂种优势,是创造小麦超高产新种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麦 种间杂交 超高产 新种质 千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衡单311的选育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衡单311玉米杂交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H23为母本,H7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适宜河北省春播玉米区推广种植,种植密度45 000~52 500株/hm2。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衡单311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叶片超声波信号发射及木质部脆弱性的影响(英文)

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干旱引发植物木质部导管发生“空穴化”,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旱生理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麦叶片超声波(AE)信号发射的变化,在田间充分灌水及控水条件下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石新733主要生育期叶片木质部导管空穴化及气栓塞发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AE信号一般6:00~8:00开始发生,夜间21:00~3:00期间停止。土壤干旱时植株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程度显著高于良好供水的植株。拔节至灌浆盛期控水处理24 h AE总量高于足水处理,其中开花期至籽粒形成初期处理间差别最大,控水处理24 h AE平均为足水处理的4.6倍。但籽粒灌浆中后期控水处理土壤水分胁迫进一步加重时,24 h AE反而下降至接近甚至低于足水处理,出现“AE衰减现象”。叶片AE累积发生值和叶水势(Ψl)的变化关系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脆弱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一般小麦Ψl降至约-1.00 MPa时导管空穴化发生速率最高。土壤干旱条件下植株叶片木质部脆弱性显著增高,木质部安全性明显降低。土壤干旱时叶片空穴化和气栓塞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对空穴化的抵御能力下降,而叶水势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木质部空穴化和气栓塞 叶水势 脆弱曲线 声发射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