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粳两优5519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粳两优55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5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其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稻米品质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并申报云南省区域试验,2010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适宜云南1700 m以下区域作粳稻种植。

关键词: 粳两优5519 光敏核不育系 N55S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ST-SSR分子标记在茶树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从GenBank数据库中龙井43的EST序列中筛查EST-SSR位点,设计并获得了65对茶树(Camel-lia sinensis)EST-SSR引物。以鄂茶1号、龙井43、龙井群体、云抗10号、雪芽100、矮丰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所设计的65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65对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条带,有效扩增率为100%;其中有4对引物的扩增产物在6个样本间具有多态性,能用于6个茶树品种的品种鉴别。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表达序列标签(EST) 简单序列重复(SSR) 品种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栽培中营养液配方对草莓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3种营养液配方对草莓植株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宜草莓生长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营养液中硝酸钙(Ca(NO3)2.4H2O)、硝酸钾(KNO3)、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硫酸镁(MgSO4.7H2O)、硝酸铵(NH4NO3)含量分别为295、303、62、246、0mg/L时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均优于另外2种配方:有利于营养生长期的草莓生长,植株表现为叶片较大且厚、花梗较粗、叶色浓绿;有利于草莓成花和花朵发育,果实综合性状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优质高产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的肥水运筹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草莓 营养液 生长特性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限温度对绿豆象及绿豆种子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储藏期间害虫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各虫态对极限温度的耐受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蛹和幼虫耐极限高、低温的能力均大于成虫和卵;蛹是绿豆象最耐低温的虫态,-5℃时完全杀灭蛹需要256 h,-10℃时完全杀灭卵、幼虫、蛹均需32 h,而杀灭成虫仅需8 h,-20℃防治所需时间较短,4 h即可完全防治绿豆象;蛹也是绿豆象最耐高温的虫态;45℃处理下完全杀灭需要32 h,而50℃防治见效较快,4 h即可完全防治绿豆象;极限高温处理对绿豆种子生命力和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利用极限温度可有效防治绿豆象且对绿豆种子无影响,在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储粮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极限温度 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 种子生命力 种子萌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蝇幼虫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于针刺家蝇3龄幼虫48 h后提取血淋巴,经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加热处理,测定其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具有一定耐受性,处理温度为80~100℃时抑菌活力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弱,60℃处理30 s至10 min对其抑菌活力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家蝇(Musca domestica) 抗菌物质 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热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解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物类型复杂,来源不明,底数不清,导致防控措施不力。采用综合调查法对4个库区县(区)2007年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排污系数法测算污染物负荷量,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与源解析。结果显示,湖北省三峡库区2007年农业面源TN、TP和COD的排放/流失总量分别为2918.08、346.22、12461.10t.a-1;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其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为5836.16、3462.20m3.a-1,两者等标污染负荷比和为91.80%;库区内主要农业污染源是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56.08%和34.37%,而农村生活污染源只有7.99%;4个县(区)污染负荷的比重为夷陵区>巴东县>秭归县>兴山县。因此,针对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防控的污染物主要是TN和TP,防控的重点源为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防控的重点区域为夷陵区。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源解析 等标污染负荷法 排污系数法 综合调查法 三峡库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乳橘新品种金水橘的选育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金水橘是从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西坑柑橘场发现的普通乳橘优良芽变单株经过对其母本树及后代的多年观察选育而成的无核乳橘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树势生长强旺,丰产,后代遗传稳定;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单果重35.8 g,汁多较化渣,总糖含量1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维生素C含量为246.9 mg/kg,单果平均种子数0.8粒,基本无核;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耐贮藏,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关键词: 乳橘 品种 选育 芽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素水平对绿豆产量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与采样分析研究了钾肥施用对绿豆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植株中钾养分积累量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施钾提高了子粒和茎秆中钾的积累量,其中钾素用量为90~135 kg/hm2时养分积累量最高。施钾(K2O)45、90、135和180 kg/hm2与不施钾相比平均子粒产量分别增加40.4%、44.4%、50.1%和28.7%,荚果含钾量分别增加39.8%、80.5%、90.8%和39.2%,植株地上部钾素总累积量分别提高32.4%、39.2%、54.3%和30.7%。说明施钾能提高绿豆产量和荚果对钾素的吸收和累积。施用钾肥效应方程为y赞=838.250 0+7.597 9x-0.035 4x2(R2=0.954 0),说明合理施用钾肥可以提高钾肥利用率和绿豆产量,施钾过量则出现报酬递减。

关键词: 绿豆 钾肥 氮磷钾养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砂梨多酚氧化酶减少夏秋红茶苦涩味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改善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添加砂梨多酚氧化酶来减少茶叶的苦涩味,从而提高夏秋红茶的品质。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35℃、空气相对湿度90%、光照度20 000 lx条件下,鲜叶经日光萎凋15~20 min后再经过18 h的室内萎凋,采用2次揉捻共1 h,在30℃、相对空气湿度9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发酵(3~6 h),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茶叶的感官品质明显提高;砂梨多酚氧化酶可以促进红茶发酵,粗酶液添加量与揉捻叶重量比例在0~10%范围内,随着比例的升高,茶叶感官的内质得分明显上升(r=0.937 5),红茶中苦涩味物质显著减少,同时甜醇类物质显著增加,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下降了6.8%,茶多酚含量增加了4.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4.0%。

关键词: 夏秋红茶 工艺 多酚氧化酶 苦涩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粳稻发展,进一步做强湖北省水稻产业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从国家水稻产业发展趋势和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粳稻的目标、重点种植区域及促进粳稻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粳稻 水稻生产 必要性 可行性 发展建议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