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沙棘抹芽再扦插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促进扦插时产生的抹芽的再利用,避免优质种质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抹芽进行再扦插试验,探讨了抹芽插穗长度与扦插成活的关系,以及生长调节剂对成活率及生根量的影响,同时对移栽后移栽成活率、越冬成活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显示,‘深秋红’及‘雄株’因树势好、抗逆性强表现最优,成活率达90%以上;同时在抹芽再扦插中,以5~7cm插穗为最优长度,3~5cm表现适中,而2~3cm表现不明显;同品种、同长度的抹芽插穗,在双吉尔-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下,GGR对5~7cm及3~5cm生根率达90%以上,而ABT对各长度影响未达到90%,因此GGR生根剂成活率和生根量明显高于ABT生根粉处理。

关键词: 沙棘 扦插 生长调节剂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活性硒营养液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了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本试验在大田常规种植模式下,以合农8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大豆苗期、花期、结荚期、苗期+花期+结荚期叶面喷施生物活性硒营养液(奥可富),研究叶面喷施生物活性硒营养液(奥可富)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大豆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开花期+结荚期3次叶面喷施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8.54%,且差异极显著;大豆含硒量为0.26 mg·kg-1,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5 mg·kg-1),较对照增加136.36%,达极显著水平.叶面喷施生物活性硒营养液对提高大豆产量和硒含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活性硒营养液 叶面喷施 富硒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蚜茧蜂不同释放次数对烟蚜的控制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减少烟草田化学药剂使用,提高烟叶品质等级,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放蜂次数,共4次放蜂,设置50目防虫网笼罩的小棚4个,每棚单株接烟蚜量为100头,并放入1块烟蚜茧蜂蜂卡,调查放蜂次数对烟蚜数量、僵蚜数量、虫口减退率的影响,明确最佳放蜂次数.结果表明:随着放蜂次数的增加,1~2次放蜂的单株烟蚜数量持续增加,3~4次放蜂的单株烟蚜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放蜂后第30天,单株烟蚜数量为158.7和146.2头;1~2次放蜂僵蚜数量增长趋势缓慢,3~4次放蜂僵蚜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到放蜂后的第30天,3次放蜂的单株僵蚜数量为290.6头,4次放蜂的单株僵蚜数量为349.8头;在放蜂后的l0 d内,虫口减退率均为负值,放蜂后的第15天,只有1次放蜂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变为正值,达到6.8%,之后又重新变为负值;3~4次放蜂的虫口减退均转为正值,最高时分别达到了55.7%和60.8%.试验证明1~2次放蜂对控制烟蚜数量效果差,持效期短,3~4次放蜂能够有效并持久控制烟蚜数量,且虫口减退率明显高于1~2次放蜂.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僵蚜 虫口减退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TOPSIS法的黑龙江省联合体参试玉米品种(系)综合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系),本研究对黑龙江省联合体玉米试验的19个品种(系),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其12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HT53产量与Ci值(Ci=0.9960)排名皆为第1位,说明HT53无论产量性状还是其他性状综合表现都较其他参试品种(系)突出;比对照XY696高产的品种(系)HT52、QY81,产量排名分列第4位和第6位且与其Ci值排名差异不大,说明HT52、QY81在产量及综合性状上表现优良;低产品种(系)FH18、HY428、HNY8产量排名与其Ci值排名相比差异较小,说明这类品种(系)在产量及综合性状上表现较差;具有秃尖短、出籽率较高、抗病性好等优点的品种(系)PY18、PY19,其Ci值排名较产量排名上升幅度较大;ND39产量排名第3位,而其Ci值排名第16位,因为其抗病、秃尖等性状表现较差.综上,可以看出运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能够客观、科学合理地对联合体参试玉米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熵值;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牛难产病因学分析及诊治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1

摘要:在养牛生产中,母牛难产非常常见,这是由于牛的骨盆轴比较弯曲,不利于生产,胎儿过大、胎位不正和母牛机体和健康因素都会导致母牛难产,极易导致犊牛死亡,也会威胁母牛的生命。文章分析了造成母牛难产的因素、助产措施,介绍了几个典型病例的诊疗经过。并提出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供给、根据母牛体型选择合适的父本、适度运动等建议。

关键词: 母牛 难产 病因 助产 预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个纤用亚麻品种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亚麻品种,2020年对21个亚麻品种开展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的田间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荷兰引进的品种Lissette表现最好,原茎产量达到6.42 t/hm2,纤维产量达到1.60 t/hm2,种子产量为595.83 kg/hm2;国内自育品种黑亚23号和荷兰引进的品种Melina次之,表现较好。以上品种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可以适当加大种植推广力度。

关键词: 亚麻 品种 性状 产量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寒地免耕覆盖栽培技术,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免耕条件下0%、30%、60%和100%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固碳效应,有助于提高土壤总有机碳(4.1%~22.3%)、土壤活性有机碳(52.5%~75.5%)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14.6%~44.7%);随秸秆覆盖还田量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呈上升趋势,60%秸秆覆盖还田量处理的亚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60%和100%处理的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高;30%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60%处理次之。在本试验寒地免耕9年条件下,60%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整体有机碳固持及大豆产量提升作用显著。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还田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大豆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寒地籽用南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加工企业的不断壮大,北方寒地籽用南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上国内外食品市场对南瓜籽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推行籽用南瓜绿色高产栽培势在必行。本文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与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瓜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掏籽晾晒等方面对北方寒地籽用南瓜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户增加经济效益及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提供指导。

关键词: 籽用南瓜 绿色栽培技术 北方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玉米产业现状及生物育种发展趋势

农民致富之友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H2SO4处理对刺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现代畜牧兽医 2021

摘要:试验研究破除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种子休眠的方法,分析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的指标,探究浓硫酸对破除刺果甘草种子休眠的影响。试验挑选450粒种子,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观察浓硫酸处理后0~96 h播种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浓硫酸处理的刺果甘草在24、48 h后播种有利于刺果甘草种子发芽生长,其发芽率96.66%,发芽势97%;24 h后播种组的叶宽、株高、地下部鲜重均高于其他处理组。综合分析,刺果甘草在浓硫酸处理后24 h播种最佳。

关键词: 刺果甘草 浓硫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