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佳木斯的表型鉴定及利用探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精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调查的性状均值为全生育期113.5d(92.5~136.0 d)、蛋白质含量39.8%(35.6%~45.0%)、脂肪含量21.5%(17.5%~24.2%)、蛋脂总量61.3%(57.4%~64.3%)、百粒重21.1g(8.2~32.0g)、株高101.2cm(54.9~142.6cm)、主茎18.6节(12.4~24.6节)、分枝2.5个(0.2-7.4个)、倒伏2.1级(1.0-4.0级)。2)按国际熟期组划分标准,佳木斯所处熟期组为MG0和MGI,属于这两个熟期组的品种,各性状的均值与群体总均值相近。MG000-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95~110 d,比当地无霜期早约15~25 d;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较MG0-I高约1和1.5个百分点,株高和节数则分别低约10~40 cm、2~8节。MGII的生育天数长达150 d,不能稳定正常成熟;与当地品种相比较蛋白质和蛋脂总量均低约2%、脂肪低约0.5%,株高和节数分别高约10cm、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III在佳木斯不能正常成熟,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佳木斯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佳木斯地区利用东北大豆资源育成了许多适于东北北部的优异品种,体现了东北种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中筛选出了用以改良不同性状的优异亲本,供育种者参考。
关键词: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绥化地区大豆病虫害变化趋势及防治要点
《大豆科技 》 2021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种植模式及农业生产习惯的改变,绥化地区大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或地块大豆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病仍发生较重;部分区县近两年蛴螬危害略呈上升趋势,并得到控制;大豆食心虫成虫羽化时期前推一周左右。文中进一步简述了绥化地区主要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大豆品种合农11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亲本系谱分析
《种子科技 》 2021
摘要:大豆品种合农114是以黑农51为母本、合丰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不仅表现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适应性好的特点,而且油分含量较高,抗逆性强。其亲本系谱由77个不同来源的亲本材料组成,其中核心祖先亲本18个、直接亲本59个,聚合与累加了亲本的优良基因与性状,品种遗传基础好。为了挖掘品种转化优势与潜力,文章对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该品种既是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也是品种改良创新的优异种质资源。
关键词: 合农114 亲本系谱 大豆品种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直播下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2021
摘要:以29份寒地早粳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水直播下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结果表明:水直播下结实率较高的水稻种质有着相对较高的整精米率、较低的垩白度;穗数较少的、千粒重较高水稻种质具有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穗粒数对水直播反应较为迟钝的水稻品种、千粒重对水直播反应较为敏感的水稻品种,其米饭食味评分对水直播的反应较为敏感;结实率对水直播反应较为敏感的水稻品种,其整精米率、米饭食味评分对水直播的反应较为敏感;理论产量对水直播反应较敏感的水稻品种,其整精米率对水直播的反应较为敏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位滴定仪法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排除溶液浑浊对滴定终点的干扰,本试验采用电位滴定仪测定稻谷脂肪酸值,运用电位滴定法,结合碱性滴定液的分辨效应避免干扰,提高测定终点的灵敏度。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电位滴定仪法测定稻谷脂肪酸值,方法准确性和重复性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国家标准的各项性能参数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UPLC-MS/MS同时测定玉米田环境中氯氟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残留量
《现代农药 》 2021
摘要:建立了使用分散固相萃取的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玉米、鲜食玉米、秸秆以及土壤中氯氟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在0.005~0.5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高于0.999 8。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氯氟吡氧乙酸在玉米、鲜食玉米、秸秆和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4.6%~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5.4%。氯氟吡氧乙酸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在玉米、鲜食玉米、秸秆以及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1.1×10-3ng和2.5×10-3ng。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较高,线性关系良好,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及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关键词: 氯氟吡氧乙酸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UPLC-MS/MS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感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的光合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土壤盐渍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制约产量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明确玉米苗期耐盐的光合作用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对已耐盐性鉴定筛选的强耐盐型自交系(B46)和盐高度敏感型自交系(NC236)为材料,分析二者在盐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低浓度盐(55 mmol/L NaCl)胁迫条件可促进玉米自交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较NC236,B46增幅较大;随着NaCl浓度进一步增加,两玉米自交系幼苗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较NC236,B46降幅较小。在盐胁迫条件下,较NC236,B46的Fv/Fm、Fv/Fo、qP、Fo的变化幅度较小,NPQ的增幅较大。B46在NaCl浓度0~165 mmol/L范围内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220 mmol/L时为光合系统遭到破坏引起的非气孔限制;NC236在NaCl浓度为0~110 mmol/L范围内为气孔限制,165~220 mmol/L时为非气孔限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
《农业与技术 》 2021
摘要:食用农产品主要包含植物、 畜牧业、 渔业等有关领域的产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直接关乎到食品安全,需要在对食用农产品实现检验检测期间,严格依据国家标准与要求进行规范化检测,应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体系.本文对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现状,提出目前虽然食用农产品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质量水平,但依旧面临食品加工期间存在过多添加剂以及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本文又基于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主要内容,提出加强质量控制的对应策略,以进一步完善与优化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