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甘蔗主要病害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生产长期受到病害的严重影响,这些病害不仅降低蔗茎产量和糖分,还影响宿根性,甚至造成品种种性退化,而抗病品种的选育是保证甘蔗生产的有效途径。概述了甘蔗花叶病、黑穗病、宿根矮化病和梢腐病4种主要甘蔗病害在病原物检测、种质筛选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抗病育种工作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抗病育种 花叶病 黑穗病 宿根矮化病 梢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贵州珍稀名贵药用植物兴仁金线莲,进行了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外植体为带节茎段,诱导率达100%,6-BA和ZT对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优于KT,丛生芽诱导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中添加3%的糖、0.8%的琼脂,pH 5.8,在此培养基中丛生芽的增殖系数为4.3。种子用1/2MS培养基(其中,添加土豆汁10%、3%糖、0.8%琼脂,pH 5.8)无菌培养,可通过原球茎增殖形成丛生芽。用MS和1/2MS培养基(添加3%的糖、0.8%的琼脂,pH5.8)壮苗生根,生根率达100%。以草炭土和腐殖土作种植基质,成活率在95%以上。

关键词: 兴仁金线莲 丛生芽 植物激素 生根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菌拮抗木霉菌株的分离与初步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辣椒疫病生物防治木霉菌剂的应用奠定基础,采用平板稀释法从5个土样中分离木霉菌,经对峙培养、幼苗拮抗试验考察了分离菌株性状和对辣椒疫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从5个土样分离出的69株木霉菌中,16株木霉菌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长抑制率>50%,12株木霉菌对辣椒疫霉菌的防效达100%,各木霉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在1.86~2.50cm/d,木霉菌菌丝生长速率与其对辣椒疫霉菌生长抑制率无显著相关性;木霉菌丝对辣椒疫霉菌丝有缠绕、分解作用。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木霉菌 抑制率 生长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南扁穗雀麦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N、P、K为肥料试验因子,进行了黔南扁穗雀麦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肥用量为109.58~111.20 kg/hm2、P肥用量为248.35~249.50 kg/hm2、K肥用量为148.74~149.86 kg/hm2时,黔南扁穗雀麦种子产量大于1 660.00 kg/hm2,是较适宜的处理组合。

关键词: 黔南扁穗雀麦 种子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特性的品种比较

草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贵州黔南地区种植的12个国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比较其根系发育形态特征及其与地上生物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系形态特征均有显著差异(P<0.05);地上生物量与根颈直径、分枝数、主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与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分枝数、芽数、主根长和主根直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根系生物量贡献最大的因子为根颈直径、分枝数、主根长和侧根数。根据根系特征指标对12个苜蓿品种进行聚类可分为3类。

关键词: 苜蓿品种 根系 形态特征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龙头企业的实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等方面总结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环境、利益联结机制体制、龙头企业规模、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参照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针对存在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提出了加快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蔗新品系黔蔗06/126的最佳用种量和施氮水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果蔗新品系黔蔗06/126的用种量和施氮水平,达到节本增效目的,于2011-2012年在坝地进行了不同用种量和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黔蔗06/126出苗率和分蘖率随用种量的增加而下降,用种量与产量关系不大,少用种提高分蘖,多用种量则减少分蘖,使形成产量主因的单茎重和有效茎相似,不同用种量的植株生育期相似;尿素施用与不施相比,单茎重增加16.6%~39.6%,茎高提高9.7%~10.8%,增产18.1%~41.7%,增收22.8%~49.0%。综合比较,黔蔗06/126用种量9.0万芽/hm2,施尿素450kg/hm2为合理用种量和施氮水平。

关键词: 果蔗 黔蔗06/126 用种量 施氮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羊秸秆微生物饲料的研究概况

饲料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秸秆微生物饲料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介绍秸秆微生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微生物种类和在牛羊饲料中应用效果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秸秆微生物饲料 牛羊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苍籽油与茶皂素对茶炭疽病菌的毒力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山苍籽油和茶皂素对茶炭疽病病原的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Horsfall方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山苍籽油、茶皂素及其混剂对茶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两成分混用的增效配比以及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处理后96h,山苍籽油和茶皂素对茶树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142.79±0.51)mg/L和(1129±8.58)mg/L;山苍籽油和茶皂素EC50体积比为8∶2、6∶4、3∶7和2∶8时对菌丝生长的校正毒力比均明显大于1,且8∶2和3∶7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而表现增效作用。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山苍籽油 茶皂素 茶炭疽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选择对甘蓝型油菜群体产量及品质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多年适度隔离控制混合群体进行油菜群体的品质和产量性状改良和统计分析,针对人工构建的3个群体QT1(来源于长江流域的油菜品系,含油量大于40%)、QT2(来源于高油分黄籽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大于44%)和QT3(高油分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大于43%),经5轮多代的隔离控制混合选择,分析了混合选择群体改良对各油菜群体主要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及品质性状在不同群体及不同轮回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主要以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含油量的改良选择效果较好,其遗传增益较大,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含油量随选择周期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选择效应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应用群体混合选择改良方法可以改善甘蓝型油菜各品系群体的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显著提高改良群体的含油量、油酸、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

关键词: 混合选择 群体改良 油菜品质性状 遗传增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