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鲵柱状黄杆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 Bank中柱状黄杆菌16S r 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16S r RNA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对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黄杆菌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 ,以此为基础研制试剂盒。试剂盒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弗氏柠檬酸杆菌均无阳性信号扩增,重复性好,灵敏度可达12拷贝/μL。结果表明,研制的柱状黄杆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具有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等特征,适合于大鲵临床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大鲵 柱状黄杆菌 荧光定量PCR 16S rRNA基因


强优势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的选育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家863计划油菜项目"强优势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要求其育成品种产量或产油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或含油率比对照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在长江中游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9.73 kg/667 m2和84.29 kg/667 m2,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5.22%和13.4%,比对照中油杂2号分别增产10.06%和23.68%,达到强优势杂交油菜品种标准;2年平均含油率为46.63%,比同组所有参试品种平均含油率高3.44个百分点,比中游杂2号平均含油率高5.14个百分点,生产试验含油率达49.21%。是一个强优势高油分品种。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20.27μmol/g(饼)。国家区试汇总资料总体评价为产油量高,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好,熟期适中。


安顺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危害状况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安顺市烟田杂草的综合防除提供参考,采取定点调查方法对安顺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及发生危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安顺市烟田有25科55种杂草。其中,菊科13种,占23.64%;禾本科10种,占18.18%;蓼科5种,占9.1%;莎草科、苋科、石竹科、伞形科、玄参科各2种,均占3.64%;大戟科、毛茛科、藜科、堇菜科、酢浆草科、荨麻科、旋花科、鸭跖草科、蔷薇科、十字花科、唇形科、木贼科、车前科、茜草科、爵床科、商陆科各1种,均占1.82%。在55种杂草中有阔叶类杂草43种,占78.18%;其他杂草12种,占21.82%。2)马唐、辣子草、铁苋菜、马兰、狗尾草、胜红蓟、旱稗和腺梗豨莶等杂草的相对多度均在10%以上,且不同地区烟田的主要杂草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区马唐的相对多度均在62%以上,是安顺市烟田杂草的优势种群。


西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乌当模式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县域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本文重点分析乌当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实现进程、实现路径、实现动力探讨并总结建设生态文明的乌当模式,得到以下启示: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是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找准着力点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关键因素,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铺就城乡人民幸福之路是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词: 西部 县域生态文明乌当区模式


有机氮甘氨酸对牛肉红朱橘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牛肉红朱橘幼苗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甘氨酸(Gly)对牛肉红朱橘干物质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态氮(Gly-N)4mmol/L处理下牛肉红朱橘干物质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土壤含水量在79.80%~83.95%,适于牛肉红朱橘苗期的正常生长需水量;根际土壤pH除Gly-N 6mmol/L高于非根际外,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pH较根外土壤低;土壤有机质含量Gly-N 6mmol/L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低,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全氮含量一致;根际土壤全磷含量CK、Gly-N 2mmol/L较非根际土壤低,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高;Gly-N 4mmol/L、Gly-N 6mmol/L全钾含量非根际土壤高于根际土壤,其余处理均是根际土壤较非根际土壤高。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牛肉红朱橘干物质、有机质、全磷和全钾指标,以甘氨酸态氮Gly-N4mmol/L浓度处理为牛肉红朱橘苗期养分管理的最佳模式。


玉米耐酸性土壤分子标记的图谱整合及多态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用于玉米耐酸性土壤鉴定的分子标记,根据已报道与玉米耐铝性有关的2个主要QTL(ZmM1和ZmM2)的Indel标记连锁图与IBM2 Neighbors Map的相关区段连锁图,将ZmM1和ZmM2基因附近的分子标记进行整合,选择距离ZmM1和ZmM2基因较近的4个SSR标记,共计6个标记用于4个自交系(其中1个为耐酸性土壤自交系)的耐铝性分子标记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ZmM1位点,QCL8007-5和QCL8002-11不具备CML530的耐酸性等位,而QCL8003-2具备CML530的耐酸性土壤等位。在ZmM2位点,QCL8003-2和QCL8002-11没有CML530的耐酸性,而QCL8007-5具有CML530的耐酸性等位。在umc2309和umc1468两位点,QCL8007-5、QCL8003-2和QCL8002-11不具有CML530的耐酸性土壤等位。在umc2068和umc2578两位点,QCL8007-5、QCL8003-2和QCL8002-11具有CML530的耐酸性土壤等位。综合考虑标记的多态性和遗传连锁关系,在对ZmM1和ZmM2位点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时,宜选择标记ZmMATE1、ZmMATE2和umc1468进行检测。


冠突散囊菌有性产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nsdD、esdC及flbA等基因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中的功能,通过Augustus软件对这3个基因进行重新预测,并利用ExPASy网站中的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及多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这3个基因编码蛋白的性质、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推测。结果表明:nsdD、esdC及flbA分别编码含有430个、274个和764个氨基酸的蛋白。3个蛋白均不具有信号肽,推测为非分泌蛋白;且均不具有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发现NsdD和EsdC位于细胞核内,而FlbA可能位于线粒体上;3个蛋白在曲霉中均比较保守。nsdD、esdC和flbA 3个基因均参与冠突散囊菌有性发育的调控。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nsdD esdC flbA 生物信息学


刺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刺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规律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子在吸胀24 h后种子吸水率达到58.75%,并在44 h后种子开始萌发;种子吸水率随浸种时间的变化趋势近似呈"S"型曲线,种子萌发过程共经历吸水准备期、快速吸水期、缓慢吸水期和吸水饱和期4个阶段;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SOD、POD、CAT活性在萌发过程中的反应均表现为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吸胀期的活性显著升高,而萌动期降低;GR活性变化规律与SOD、POD、CAT活性的变化正好相反。综合分析表明,SOD、POD、CAT和GR活性均能够较好地指示刺槐种子萌发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