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型养殖工船的结构设计
《渔业现代化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型养殖工船主要在深远海海域养殖作业,在满足各种作业工况及养鱼布置的条件下要保证船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需要对养殖工船进行结构设计工作.由于养殖工船船型和使用工况比较特殊,目前还没有根据其特殊性而专门编写的现行规范.本船根据养殖工船总体布置和装载等特点,参照双壳油船规范中适用章节要求计算出船体结构的基本尺寸和规格,再根据其实际装载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结构强度.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双壳油船规范计算的结构尺寸、规格基本满足要求;局部结构强度达不到强度衡准要求的,通过结构加强后,可满足强度衡准要求.通过采用规范中相似船进行船体结构基本设计,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校核结构强度,经验证该计算方法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头鲔寄生鳍缨虫的分离及鉴定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陵水小型金枪鱼驯养基地在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养殖过程中发现有寄生虫附着现象,文章对小头鲔寄生虫进行了分离、形态观察及18S、28S rR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经18S rRNA分子鉴定,该寄生虫与Branchiommasp.相似性为99.13%;而28SrRNA显示,该寄生虫与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相似性为100%,与Branchiomma sp.(EF116223.1)相似性为99.12%.形态观察发现,该寄生虫虫体呈墨绿色、棕黄色或红棕色,具鳃冠,全长30~90 mm,寄生于小头鲔鳃弓后缘的体表及胸鳍中后部.该寄生虫由鳃冠、胸区和腹区组成,无钙质管,其消化道包括口、口腔、咽、肠、肛门等,与黑斑鳍缨虫存在少许生活习性和形态差别.因此,该寄生虫是否为鳍缨虫属(Branchiomma)、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仍需进一步验证.该虫附着于小头鲔体表后,小头鲔摄食量明显下降,游泳速度加快,易受惊吓.采用甲醛浸泡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后小头鲔成活率为75.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水产养殖业大量消耗水资源与营养要素,容易导致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发展新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望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现代鱼菜共生技术集循环水养殖和水耕栽培技术于一体,利用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作为水耕栽培作物的营养物质,达到养殖废水处理和水耕作物生长的双重目的,在渔业和农业产量方面获得双赢,是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之典范。本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分布现状、系统组成要素及关键技术参数展开论述,并对未来鱼菜共生技术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4种PPCPs
《海洋环境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甲氧苄啶(TMP)、泰乐菌素(TYL)和三氯卡班(TCC)等两类4种PPCPs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吸附剂快速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水浴条件下氮气吹干,20%乙腈-5 mM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溶解,离心过膜,上机检测。以乙腈和5 mM乙酸铵(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Waters BEH 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分时段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同时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法定量,各种药物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84;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1×10~(-9)~1.0×10~(-9)和0.2×10~(-9)~2.0×10~(-9);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水产样品中4种PPCPs的测定。
关键词: 水产品 PPCPs残留分析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硝酸盐胁迫对尖吻鲈稚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尖吻鲈稚鱼(Lates calcarifer)(15日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以自然海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小于0.03 mg/L)为对照组,开展质量浓度分别为67、200和333 mg/L亚硝酸盐对尖吻鲈稚鱼的急性胁迫实验,分析0、6、12、24、36、48、72和96 h实验鱼消化道中胃蛋白酶、脂肪酶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不同处理组个体消化酶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质量浓度(67、200 mg/L)处理组个体胃蛋白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双波峰变化趋势,高质量浓度(333 mg/L)处理组,个体胃蛋白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个体脂肪酶活性均因亚硝酸盐的处理而呈波动趋势;个体淀粉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分别呈"U"型、双波谷和不规则波动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消化酶活性在亚硝酸盐刺激下具有调节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状及空间布局
《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下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可为保护区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数理统计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在深入了解保护区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自然角度对其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共建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处,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干支流水域,总面积为1428.8 km~2,共保护水生生物种类41种,包含鱼类6目11科38种,较全面地保护了黑龙江省境内特有珍稀濒危鱼类及具有较高遗传育种价值的鱼类。2011—2016年新增保护区由北部向中部和南部扩展,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初步形成鱼类栖息地保护布局,但结构失衡情况较为严重。从自然区划角度看,各生态地理区和植被带间的保护区在空间分布和结构功能方面具备较好的区(带)间互补性,但生态地理区内保护区的密度相差较大,各个区(带)间保护区面积占比差异较大,空间布局还需优化。最终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空间分布 生态地理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精确数学控制的南极磷虾均质槽智能运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南极磷虾均质槽是南极磷虾脱壳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要不足是均质槽中的南极磷虾与海水的质量比例不可测,不稳定的供料水平影响着整条生产线的产品质量,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传感测控的南极磷虾均质槽物理模型及基本控制方法,并进一步建立了均质槽的虾水比精确数学控制模型,最终构建了以虾水比精确控制为目标的智能运行模式,完成了南极磷虾均质槽智能运行模式的建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精确数学控制的南极磷虾均质槽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均质槽中虾水比的控制,液位波动幅度低于1%,虾水比控制误差低于1.5%,参数指标满足生产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比较了超声波法、过氧化氢法、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多糖的效果,最后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多糖的工艺。对比了降解前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其与分子量、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体积分数10%、温度65℃、超声波辅助2.5 h条件下,该多糖降解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由9.37 mg·mL-1降为1.71 mg·mL-1;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分子量由大于670 kD降为235 835 D;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多糖特征吸收峰依旧存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单糖组成大致相同,糖醛酸质量分数有所降低;理化性质显示硫酸基质量分数增高,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因而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可较好地降解坛紫菜多糖,并可改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进而增强抗氧化活性,为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及构效关系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坛紫菜多糖 降解 抗氧化活性 分子量 结构特征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的关系
《高原气象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61-2012年夏季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站点资料和NCEP/NCAR同期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均一化处理"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应的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东部的夏季降水异常主要与南边界的水汽异常输送相联系;(2)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位置及强度密切相联:当西太副高偏强偏西时,西太副高脊线西伸至我国华南地区,对应的西北地区东部上空表现为西南风异常,将大量的水汽从西北地区东部的南边界输入,有利于该地区夏季降水增多;当西太副高偏东偏弱时,西太副高脊线西伸带来的降水影响无法到达西北地区东部,对应着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少。
关键词: 西北东部夏季降水 均一化处理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年际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