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水土保持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祁连山青海云杉中龄林细根分布与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明晰不同混交度下土壤养分对细根发育的贡献因子,为祁连山天然林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根钻法对混交度为0,0.2,0.4,0.6的青海云杉中龄林进行细根取样,揭示不同土层细根形态特征,剖析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细根生物量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0—20 cm的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p<0.05),混交度0.4的林分各土层细根形态指标最大。4种混交度林分各土层中全氮含量、全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各土层均以混交度0.4为最高。细根的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与0—4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细根生物量密度变化主要受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混交度0.4的青海云杉中龄林有较强的细根贡献和较好土壤肥力,更有利于群落稳定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 混交度 云杉群落 细根形态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北杉木林林禽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2023

摘要:为探究杉木林下产业的发展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情况,对林下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林下经济模式下不同土层的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10~20 cm处数值最高;不同模式下同一土层的土壤酶活性呈现出林禽模式强于纯林,除脲酶活性外,林禽模式土壤酶活性均强于人为干扰林模式。研究结论可为粤北杉木林下经济模式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杉木 土壤肥力 林下经济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式对荨麻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23

摘要:以新鲜荨麻叶为原料,探讨鲜样和晒干、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炒制、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等方式对荨麻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后荨麻叶的蛋白质、总黄酮含量较鲜样相比有所降低,体外抗氧化能力较鲜样相比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真空干燥后荨麻叶的灰分(14.30%)、多糖(26.13%)、总多酚含量(53.25 mg/g)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均最高;晒干荨麻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差,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品质不可控;微波干燥后荨麻叶的纤维(13.59%)和脂肪(1.62%)含量最高、氨基酸品质较好;炒制和热风干燥后荨麻叶营养功能成分损失较大,且热风干燥后荨麻叶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差。综合考虑,真空干燥对荨麻叶营养功能成分损失较小,干燥效率较高,抗氧化活性强,是适合荨麻叶干燥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 荨麻叶 干燥方式 营养功能成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种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3

摘要:以5%吡虫啉乳油为对照,进行了11种药剂对枸杞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药剂对枸杞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 d防效均>75%,在p=0.05水平,与对照药剂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杀虫剂 枸杞 蚜虫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青海科技 2023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青海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高,防治难度大.本研究基于比利时CARAH 预测模型,构建了青海高原马铃薯晚疫病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在青海省马铃薯主产区大通、湟中、湟源、互助、乐都、化隆、民和、平安、门源等 9 县(区)的 18 个马铃薯产业发展较好的代表性乡(镇)新建了 20 个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点,初步实现了全省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数字化监测的全覆盖,为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预警和指导病害田间有效防控、保障青海省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智能 监测预警系统 青海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高原冬季温室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青海高原高海拔、冷凉地区冬季温室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充分利用青海高原冬季温室空闲地,本研究为首次在青海高海拔、冷凉地区冬季温室进行马铃薯种植,对5个马铃薯品种从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闽薯1号出苗期及全生育期较短,出苗率高达98%,长势旺盛,薯块最重(360.36 g),薯块最大长乘以最大宽(13.92 cm*7.54 cm),大、中薯重量最大(10.13 kg),小薯占比最低(2.87%),薯块长圆形、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芽眼浅;折合产量(3168.85 kg/667 m2)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且淀粉含量最低,为13.01%,维生素C含量最高(37.56 mg/100 g)并明显高于其他4个品种.本研究表明闽薯1号产量高、商品特性好,可在青海高海拔、冷凉地区冬季温室内推广种植.

关键词: 高原温室 马铃薯 青海 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X-396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藏药细果角茴香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出一株内生真菌X-396。经形态学观察、ITS测序与序列比对鉴定内生真菌X-396为间座壳属(Diaporthe sp.)真菌Diaporthe sp.YG-2015。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该真菌发酵物脂溶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并通过CCK-8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共鉴定出35个,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麦角甾醇(31.83%)、β-谷甾醇(12.00%)和十六酸甲酯(4.22%);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显示,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对人肿瘤细胞株A549、MCF-7和HepG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HepG2抑制效果最好,IC50为22.65μg/mL。本研究表明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X-396发酵物脂溶性成分中具有产生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潜力,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细果角茴香 内生真菌 发酵物 脂溶性成分 GC-MS 抗肿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0份番茄品种在青海高原地区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番茄品种和育种材料,对引进的 50份番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材料的23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值在0%~103%之间,变异较为丰富;不同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熟性、叶片长、叶片宽、首节花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熟性、首节花序、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23个农艺性状简化为6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果实发育特性、成熟前果色和授粉受精特性、果实品质特性、果形特性、花序类型特性、果实色泽品质特性,利用主成分分值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10个优良番茄品种,并通过二维分布图分析了10个优良番茄品种的性状特异性;聚类分析将50份材料分为6个组群,其中第Ⅰ组群的番茄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优良,且综合评价筛选出的10个优良品种中有9个品种属于第Ⅰ组群,说明综合评价与客观事实基本吻合.

关键词: 番茄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病原菌鉴定

现代园艺 2023

摘要: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种植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果梨黑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从病组织中分离到2株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全部为引起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物,且其形态学均一致,选取代表性菌株基于形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因此,引发青海少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本研究为青海省同仁市黄果梨黑斑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果梨 黑斑病 病原鉴定 链格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V-B辐射对不同发育时期辣椒主要果实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辣椒果实对UV-B辐射的生理应激反应机制,进一步阐述高UV-B辐射地区蔬菜果实品质劣变的机理,以紫外敏感型品种华美105 和耐紫外型品种乐都长辣椒的幼果、青果、红果的果实为试材,研究0(CK),2,4,6 h不同UV-B辐射时长(剂量)对果实生长发育、还原型保护及营养品质相关的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华美105 青果期和红果期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显著降低,从而抑制其果实的生长;2 个品种各个生育期的果实中保护性物质Vc、总酚含量随着处理时长的延长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其中6h大幅度提高了Vc、总酚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且华美105 各处理下Vc、总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幅度较乐都长辣椒要大;2 个品种果实各生育期营养风味品质物质可溶糖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其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素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之,UV-B对2个品种幼果期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不大,高剂量UV-B可以显著抑制紫外敏感型品种青果期和红果期的生长,并能显著增加2个品种Vc、总酚、纤维素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减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而低剂量的UV-B能大幅度提升可溶性糖含量,且上升或下降幅度为紫外敏感型品种>耐紫外性品种.因此,低于1/4致死剂量的UV-B能促进果实品质,高于1/2致死剂量的UV-B使得辣椒果实品质开始劣变.

关键词: 辣椒果实 UV-B辐射 不同生育期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