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肥和混作对青海省绿肥生长、养分吸收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协调绿肥养分的供应和分配,优化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在青海省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化肥添加(不施肥F0、施肥F1)和种植方式(单作箭筈豌豆MC、单作油菜MR、混作箭筈豌豆和油菜MCR)对绿肥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系统表观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绿肥的总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MC>MCR>MR.施肥显著提高了MCR的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 65.01%和 83.00%;显著提高了MC的钾素吸收量和MCR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25.97%、79.73%、74.52%和 70.96%.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在 0~60 cm层均随土层深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施肥下MC、MR和MCR均主要利用了 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MC和MR施肥均会导致硝态氮向下层土壤淋溶.不同种植方式下表观矿化氮表现为MCR>MC>MR,施肥显著提高了MCR生物固氮和作物吸收氮,分别提高了124.6%和 79.7%.本研究可为青海省绿肥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混作 养分吸收 硝态氮残留 水分利用效率 表观氮平衡


翻压毛叶苕子对小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青海农林科技 》 2023
摘要:为了解麦后复种绿肥减施化肥对后茬作物小麦土壤微生物丰度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室内静态土壤培养的方法,监测翻压毛叶苕子对小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毛叶苕子能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土壤CO2、N2O的排放,部分抑制CH4的排放。麦后复种绿肥虽引起了GWP的增加,但也使小麦产量有较大的提高,保证田间产量的前提下翻压绿肥配施70%化肥GWP贡献最低,是本试验中促进小麦增产和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双赢的最佳施肥措施。


双酚类化合物对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 compounds,BPs)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常见的双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双酚A、双酚B、双酚F以及双酚AF等.现如今,双酚类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食品包装、饮用水添加剂、海鲜等方面.大量的研究发现,双酚类化合物通过物理迁移、化学迁移、生物迁移途径侵入人类和动物体内,甚至在深海哺乳动物体内也检测到了该物质,从而影响了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行为、发育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双酚类化合物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从BPs的分类、侵入机体的途径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BPs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植物根际促生菌Pseudomonas putida UW4对菊花扦插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植物促生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UW4对菊花扦插苗根系生长及插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金陵赤心'、'金陵红荷'和'金陵玫瑰金'3个菊花的扦插苗为研究对象,浇施促生菌为处理,测定了根系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施加促生菌后,菊花扦插苗的根系形态生长指标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促生菌处理下'金陵赤心'的根体积显著增加了193%,'金陵红荷'和'金陵玫瑰金'的根系表面积分别显著增大了38%和30%,'金陵玫瑰金'的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50%.促生菌能够促进菊花插穗的光合作用及生长代谢,扦插苗叶片的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1%~157%.促生菌通过降低插穗的过氧化物质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缓解扦插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其作用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促生菌处理的'金陵玫瑰金'中MDA和H2O2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7%和24%,各抗氧化酶活性均提高了50%以上.对不同处理的19个测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发现载荷较高的因素依次为主成分1的根系生长因子以及主成分2的抗氧化因子、光合色素因子和生长代谢因子.结合聚类热图,发现促生菌对菊花不同品种的促生效果差异显著,施加促生菌后各品种的生根能力及生理水平依次为'金陵玫瑰金'>'金陵红荷'>'金陵赤心'.综合促生菌对菊花扦插苗各指标的影响,发现对'金陵玫瑰金'插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并且对各品种根系生长(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支数)和抗氧化能力(SOD、POD、APX和GR)的提高尤为显著,这为菊花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


西藏扎布耶盐碱湖细菌的多样性与分离菌株的生长特性
《微生物学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扎布耶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是以水体中富含高浓度CO32-、HCO3-和Na+为显著特性的盐碱湖,因其地理位置高寒、高海拔,人迹罕至,涉及该盐湖微生物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系统探究湖水中细菌多样性和菌种资源等,发掘可利用的潜在菌种。【方法】采用Illumina测序16S rRNA基因V3-V4区分析扎布耶湖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纯培养筛选分离可培养细菌,明确分离菌株分类学地位、生长特性及产酸能力,同时测定分离菌株四氢嘧啶(ectoine)、吲哚乙酸(3-indoleaceticacid,IAA)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的积聚量。【结果】Illumina测序明确分类地位的细菌有21门44纲86目583属,其中优势门类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5.11%-67.6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84%-35.02%)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1.24%-11.01%),优势属类群是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0.01%-9.53%)、盐单胞菌属(Halomonas,0.54%-8.75%)、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2.39%-6.00%)和腈基降解菌属(Nitriliruptor,1.27%-6.26%)。纯培养法筛选获得嗜盐碱菌38株,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23株(60.53%)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10株(26.32%),菌株均具有耐盐碱和产酸能力(19.80%-29.68%)。大多数菌株能积聚四氢嘧啶、IAA和EPS,产量范围分别为1.36-175.59、0.27-8.69和0.02-0.22 g/g。【结论】扎布耶湖细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地区盐碱湖相似,但存在大量未明确分类学地位的细菌,分离菌株多具有耐盐碱及产酸特性。此外,还发现4株高效生产四氢嘧啶、3株生产吲哚乙酸和3株生产胞外聚合物的潜力菌株,为扎布耶盐湖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扎布耶湖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纯培养法 次级代谢物


低温和常温下萌发的青霉菌孢子比较转录组研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扩展青霉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其侵染采后果实,造成腐烂和霉变.为了发掘低温和常温下孢子萌发过程中差异的分子机制和参与孢子萌发的重要基因,分别对4 ℃和25 ℃下培养的扩展青霉菌孢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比较转录组分析方法进行基因表达数据的挖掘和比较分析.形态学观察表明,25 ℃培养8 h后,孢子呈现凸起,开始萌发;12 h后,大部分孢子萌发形成细长菌丝,完成萌发过程.而4 ℃培养12 h后,孢子的萌发仍然被抑制.对4℃和25 ℃下分别培养8、12 h的孢子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表明:4 ℃和25℃下,不同的细胞生长和分裂相关基因在孢子萌发过程中差异表达;同时挖掘得到608个温度调控孢子萌发的核心基因.此外,萌发过程中,与扩展青霉菌毒力相关的部分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效应因子基因和棒曲霉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响应了温度的变化;参与了不同温度下孢子萌发的调控.效应因子基因PeHsp70_1被鉴定为是一个参与低温调控孢子萌发且涉及多个通路的重要基因;其在4 ℃下培养的孢子中明显被下调表达,与其他效应因子的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其处于网络的核心中央节点.本研究结果可为扩展青霉菌的防治研究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


格尔木设施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综合评价
《青海科技 》 2023
摘要:格尔木市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土壤养分特征尚不明确.通过采集格尔木市设施农田土壤样品,基于经典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其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格尔木设施农田土壤的电导率、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均存在中等变异,pH值和全钾呈弱变异.土壤全氮与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钾和速效钾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H值与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电导率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前4个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达到87.10%,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指数IFI值红伟集团>示范园>园艺公司,土壤速效磷均处于极高水平,影响设施农田土壤生产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较高的pH值和电导率.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指数 格尔木市


霸王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霸王密码子使用特征及形成原因,本研究以NCBI网站中霸王的EST数据为材料,从中选取637条高质量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 W、Excel等软件分析密码子使用特征.结果表明:霸王密码子的平均ENC为51.594,平均CAI为0.179,平均GC3s为41.14%,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密码子第3位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碱基;ENC绘图分析、中性分析、偏倚分析结果说明自然选择是引起霸王密码子偏好使用的主要因素,但同时还受突变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偏倚分析中,大部分基因都分布在中心点的左下方,说明密码子第3位上A的使用频率小于T的使用频率,G的使用频率小于C的使用频率.以ENC值和RSCU值为参考标准,确定了 28个高频密码子(RSCU>1),以A/U结尾的占82.14%;确定了 27个高表达密码子(△RSCU≥0.08),最终筛选出UAU、UGU、UGA、CAU、AGC、GUG为最优密码子.本研究为霸王密码子优化以及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的改良和表达提供理论依据.


黑果枸杞不同组织花青苷组分及相对含量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黑果枸杞不同生长时期组织中花青苷的组分及相对含量的变化,为花青苷的合成调控和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研究了野生黑果枸杞展叶期、花期和果期的茎、叶、花、果中花青苷组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茎、叶、花和果中共检测到19种花青苷,茎、叶、花、青果和紫果中的主要花青苷组分是飞燕草素-3-O-对香豆酸-葡萄糖苷,黑果中的主要花青苷组分是矮牵牛素-3-O-反式对香豆酸-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3个生长时期茎和叶的花青苷组分没有变化,果中花青苷组分从青果中的8种增加到黑果的13种。茎、叶、花、果中都含有丰富的花青苷,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花青苷组分主要有5种,这5种组分在各组织中占比各不相同。茎中的花青苷总含量在不同时期基本保持稳定;叶中的花青苷总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果中的花青苷总含量随着果的成熟显著增加。研究证明在不同生长时期黑果枸杞组织中花青苷组分的积累存在组织特异性和时间差异。茎、叶、花中花青苷含量丰富,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青苷组分 花青苷含量 液质联用 组织特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