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Bt基因棉花的研究应用及问题与对策
《山西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Bt毒蛋白基因被克隆并转化到植物当中,转Bt基因棉花的应用已取得了相当的效益。但随着转Bt基因棉花的种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抗药性的产生、抗虫谱狭窄、表达水平低等。现在转抗虫基因棉花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转多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修饰Bt基因以改善Bt毒蛋白的杀虫效能,重视外源与内源抗虫系统间的协调性,加强现代基因工程与传统抗虫育种相结合和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广谱性抗虫棉花,等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量点播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精播耧是在木耧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播种机型,具有机身小、调头灵活、精量点播等特点。采用精播耧播种,可显著降低用种量,节约劳动力,每公顷每年节约投资84.6~435.72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临优145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临优145是山西省农科院以临汾5064为母本、陕优225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山西省小麦品种审定,成为山西晋南麦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强筋小麦新品种。1 特征特性 临优145为冬性品种,幼苗匍匐、抗寒,株型紧凑、叶片上挺,株高70-80 cm,秆强抗倒;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籽粒角质,产量结构为40:40:40,属均衡型品种;该品种中早熟,熟相好,综合抗性好,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对拟南芥防卫反应酶系的诱导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研究了水杨酸对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用10 μg/ mL SA喷雾处理生长28 d的拟南芥植株,结果发现,经SA处理后,拟南芥叶片中PAL,POD,PPO和LOX活性都迅 速增强,PAL活性在处理后12 h达到高峰,较高的PAL活性可维持到48 h。POD,PPO和LOX活性在SA处理后48 h达到高峰,而在24-96 h内都可保持较高的POD和PPO活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SA诱导拟南芥植物的抗病 性相吻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