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左权县核桃标准化核桃园节气管理工作历

山西果树 2017

摘要:选用优良品种、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果园综合管理水平是实现核桃优质、丰产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山西省左权县建设标准化果园的核桃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核桃园周年化、标准化的管理办法,供相关地区参考。

关键词: 核桃 标准化 管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OsVTE基因提高普那菊苣的抗旱性

草地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转基因作物品种,可改善作物的生存能力和对生态环境的耐受力。本研究以普那菊苣叶片(Cichorium intybus L.‘Puna’)为受体材料,用农杆菌介导方法,将来自水稻的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生育酚环化酶(tocopherol cyclase,OsVTE)基因导入普那菊苣。经过卡那霉素(Km)筛选以及对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用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和甘露醇溶液研究普那菊苣幼苗的耐旱性,发现转基因植株的耐旱性明显得到提高。蔗糖浓度为50g·L~(-1)、琼脂浓度为10g·L~(-1)和甘露醇浓度为30g·L~(-1)胁迫下普那菊苣的生理指标测定显示,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SOD、POD活性比未转化植株高2~3倍,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MDA含量降低。本研究获得了稳定的转OsVTE基因植株,旱胁迫下的转基因植株的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含量提高,表现出一定的耐旱性。

关键词: 维生素E(OsVTE) 普那菊苣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抗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分子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为探析其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简并引物和RACE技术从梨小食心虫5龄幼虫和蛹中克隆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同时获得其两个可变剪切外显子序列,并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与其他昆虫同源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RTq PCR技术研究该基因及两个可变剪切外显子在1日龄预蛹不同组织(头、体壁、脂肪体、中肠、气管和马氏管)中以及不同发育阶段(2-5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梨小食心虫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将其命名为Gm CHS1,该基因编码1 565个氨基酸,包含了16个跨膜螺旋,两个可变剪切外显子包含177个碱基,编码59个氨基酸序列,分别命名为Gm CHS1a(Gen Bank登录号:MF000781)和Gm CHS1b(Gen Bank登录号:MF000782)。系统发育树同源分析结果表明,Gm CHS1属于几丁质合成酶1,Gm CHS1a和Gm CHS1b分别归属于可变剪切外显子CHS1a和CHS1b。组织表达模式表明,Gm CHS1基因在体壁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头和气管中,其余组织中表达量较低或不表达;发育表达模式表明,该基因在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幼虫蜕皮期、预蛹-蛹和蛹-成虫转变过程中表达量上调。Gm CHS1a在体壁和头部的表达量高于Gm CHS1b,而在气管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略低于Gm CHS1b,两者在中肠和马氏管中表达量都很低。在梨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Gm CHS1a的表达趋势表现为在幼虫蜕皮和预蛹-蛹转变过程中高表达;Gm CHS1b在幼虫各个阶段表达量都较低,在预蛹-蛹和蛹-成虫转变过程中高表达。【结论】Gm CHS1a和Gm CHS1b属于昆虫几丁质合成酶1家族,其基因在梨小食心虫不同组织及发育阶段的表达量显著不同,推测其在梨小食心虫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在梨小食心虫体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几丁质合成酶 表达谱 RT-qPCR 可变剪切外显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不同连作年限对其根系分泌物组成和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高粱不同连作年限对其根系分泌物组分和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在高粱研究所东白基地开展,采用土培桶栽法种植,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两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根系分泌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定量鉴定,明确不同连作年限高粱根系分泌物组分和含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该区高粱连作障碍机理和高粱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的高粱根系分泌物均含有烷烃、醇、酯、苯、酮、醛类化合物,二氯甲烷提取物含21种共同根系分泌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二氯甲烷提取物相比,检测出35种不同根系分泌物;随连作年限增加,根系分泌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连作4年达峰值,且连作4年与连作12年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连作年限增加,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连作3年达峰值;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增加幅度为3.43%~40.13%;苯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化感物质定量分析显示,随连作年限增加,正十八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乙基苯和乙酸乙酯均逐渐增加;最终,连作2年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连作3年、4年和12年时高粱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穗长、枝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单株干物质量降低,产量降低2%~41%。相关关系显示:乙基苯、乙酸丁酯与穗长、枝梗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单株干物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枝梗数;总之,连作高粱显著影响高粱根系分泌物种类和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抑制类化感物质乙基苯和乙酸乙酯含量,从而显著降低产量。

关键词: 高粱 连作 根系分泌物 化感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藜麦总皂苷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RSM)分析4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藜麦总皂苷含量与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固比78∶1,提取温度72.0℃,提取时间125 min,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有较好的拟合度(R2=0.973 9)。在此提取条件下藜麦总皂苷含量为1.580 g/100 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57%,精密度RSD为0.279%,回收率96.0%~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4.05%,总皂苷含量响应模型的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精密度和准确性试验证明本方法合理可行。

关键词: 藜麦 总皂苷 提取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简介

湖北植保 2017

摘要: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核心是防止污染,回避大环境污染,同时搞好肥料和农药的科学管理,加强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栽培管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才有助生产出无公害的果品。

关键词: 无公害 果树 病虫害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CIMMYT提供的26份春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雨养及灌溉条件下于灌浆初期、灌浆中期测定旗叶的气孔导度(G_s)、光合速率(P_n)和蒸腾速率(T_r),分析这些光合参数与其抗旱性的遗传相关性,并对有关性状及相关遗传力进行分析,旨在为春小麦抗旱育种的光合性状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春小麦的多个光合指标与抗旱性显著相关;灌溉条件下灌浆初期T_r和G_s的遗传力较大,分别为54.62%和51.55%,灌浆初期Gs与抗旱指数的相关遗传力较大(0.4329);雨养条件下灌浆中期P_n和T_r、灌浆初期和中期G_s与抗旱指数的相关遗传力较大(0.4168~0.4907)。综合有关指标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及遗传力、相关遗传力的分析结果,在春小麦抗旱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雨养条件下灌浆中期P_n和T_r、灌浆初期及中期G_s等光合性状进行考察及选择。

关键词: 春小麦 光合特性 抗旱性 遗传相关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临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地下害虫种群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地下害虫种群随季节变化在土壤中上下迁移的活动规律,为其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在山西省临汾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分层挖土,调查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种群随不同季节的土中分布,并分析其与土壤温湿度及环境的关系。【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地下害虫种群迁移总体呈现出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上移,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下潜的规律。不同种类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的迁移时间、分布深度以及活动范围等均不同。春季随着温度升高,上移时间的早晚依次为金针虫、蛴螬、蝼蛄;而当晚秋温度降低时,下潜顺序则相反。冬季低温时,地下害虫下潜深度多在地下20 cm以下;而夏季高温时,地下害虫下潜深度多在地下10~20 cm之间,同一种类地下害虫越冬比越夏下潜得更深。从不同种类地下害虫全年垂直活动范围来看,蛴螬活动的土层范围较浅薄,蝼蛄活动的土层较深厚,越冬时下潜的深度也最深。【结论】不同类群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不同,在周年活动中均存在着上下往返迁移。

关键词: 地下害虫 上移 下潜 垂直移动 迁移规律 季节性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宫颈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7

摘要:目的:探讨符合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服务体系。方法:将社区3年内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功能制护理,观察组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晓率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晓率、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 连贯性 护理健康教育 慢性宫颈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播玉米品种晋单85号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17

摘要:为了给玉米品种晋单85号示范推广提供合理的栽培密度,根据其品种特性,于2014—2016年对其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和不同密度对产量性状影响的分析,建议晋单85号玉米品种在春播早熟区种植的密度为75000株/hm~2。

关键词: 玉米 晋单85号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