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HOS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PCR技术对植物抗寒重要调控因子HOS1(DlHOS1)进行克隆,并进行密码子使用偏爱性、生物信息学和低温胁迫下表达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DlHOS1基因序列全长3 577 bp,包含ORF 3 000 bp,编码999个氨基酸,5’UTR和3’UTR分别162 bp和415 bp(GenBank登录号:KY990404);密码子使用偏爱性分析表明,DlHOS1密码子的选择偏爱性较弱,偏爱以A/T结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DlHOS1编码的蛋白属于不稳定的疏水性跨膜蛋白,不含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二级结构富含α螺旋,与柑橘的亲缘关系较近;qPCR结果发现,DlHOS1能够响应低温胁迫诱导,总体上低温下其表达水平上升。研究结果认为,DlHOS1参与龙眼抗寒和低温胁迫过程。

关键词: 龙眼 DlHOS1 基因克隆 密码子使用偏爱性 q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对蓝莓采后病害和致病病原菌及有关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低温贮藏、气调贮藏、高压静电场保鲜、辐照保鲜、壳聚糖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包装方式、生物保鲜剂保鲜、植物提取液保鲜,以及其他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蓝莓 贮藏保鲜 采后病害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风味果糕加工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香蕉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以香蕉为原料,研究香蕉风味果糕加工过程中护色、打浆、烘制等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香蕉去皮后浸泡于0.5%柠檬酸中10 min,热烫5 min后打浆加0.1%异抗坏血酸的护色效果最好。确定打浆比例为香蕉和水质量比1︰2,复合凝胶剂为卡拉胶、黄原胶和魔芋胶复配(质量比2︰1︰2)。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产品的最优配方为:香蕉果浆50%,复合凝胶剂2.0%,糖浆(蔗糖︰高麦芽糖浆=1︰1,g/g)15%,柠檬酸0.15%。产品经55℃烘制4 h,再以45℃烘制10~12 h后,组织均匀,无硬皮,酸甜可口,口感光滑细腻,咀嚼性好,具有香蕉特有的风味。

关键词: 香蕉 果糕 加工工艺 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栽培堇叶碎米荠生物学特征及其营养成分比较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

摘要:目的:对人工驯化栽培的堇叶碎米荠进行生物学观察和营养成分分析,为蔬菜类新食品原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和鉴定栽培植物;分析比较、大棚和露地补(富)硒栽培样品的营养成分。结果:栽培植物为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 O.E.Schuiz),其花粉粒为橄榄球状,大小为13.48~16.72μm×33.45~36.77μm;干品中水分、还原糖、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7.10%~7.44%、3.7%~5.55%和8.0%~15.7%,含有较低的粗脂肪(0.82%~1.9%)、较高的蛋白质(17.0%~21.5%),氨基酸总量可达13.38%~14.07%,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镁和锌等人体必需等常量和微量元素;正常补硒栽培硒含量为78.9~129μg/100 g,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结论:堇叶碎米荠的食用部位为抽苔期的嫩茎叶,可制成干品粉末后筛分去掉粗纤维可作为补硒的食品新原料。

关键词: 堇叶碎米荠 形态分类 栽培植株 营养成分 新食品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产、质量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对206个收集自世界各地的双孢蘑菇栽培菌株的总DNA进行大规模的SRAP、ISSR和RAPD分析,共获得15条SRAP、3条ISSR和2条RAPD特异性标记条带。利用这20个标记条带对206个菌株中的具有代表性的3种不同农艺性状的131个菌株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标记和相关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共筛选到5个与双孢蘑菇质量性状明显相关的标记SRAP1-5_(1000)、SRAP2-3_(200)、SRAP5-9_(650)、SRAP5-10_(400)、ISSR809_(2100);3个与双孢蘑菇产量性状明显相关的标记SRAP2-3_(400)、SRAP2-4_(1200)、SRAP2-3_(1800)。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经下一步的验证,有望作为双孢蘑菇的杂交育种过程中高产、优质菌株筛选预测的特异性分子标记。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菌株 产量 质量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投入产出动态关系及趋势预测

科技和产业 2018

摘要:采用2011—2015年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L-Q灰色预测模型,对38家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8项科技投入产出进行关联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类科研院所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较强相关关系,增加科技投入能有效提高科技产出水平;目前不同科技投入对不同产出影响不同,但在未来5年,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科研院所科技产出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续加大科技经费物质投入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及优化人才结构,从而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关键词: 科技投入产出 灰色关联分析 L-Q灰色预测模型 公益类科研院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配比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东南园艺 2018

摘要:本试验以生菜为试材,选用草炭、 珍珠岩、 椰糠为栽培基质,在温室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基质不同配比对生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3种基质中,当草炭:椰糠的体积比为1:2时,生菜的株高、 开展度、 可溶性糖、 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 产量都比其他配方高,因此在生菜无土栽培上,草炭:珍珠岩:椰糠=2:1:4的复合基质配方效果较佳.

关键词: 生菜 基质配比 无土栽培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和N融合双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构建变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M和N双基因融合质粒,并分析表达蛋白免疫原性。通过扩增变异PEDV FJFQ2014毒株(GenBank登陆号KJ646580)的M基因和N基因,将M基因克隆至pEASY-Blunt E2(pE2)表达载体,构建出pE2-M质粒。利用同源重组原理,采用无缝拼接试剂盒将N基因克隆至E2-M片段,转化到Trans 1-T1感受态细胞中,构建出pE2-M-N融合双基因质粒并转化Transetta(DE3),表达出相应的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蛋白的表达情况。将纯化的M-N融合蛋白皮下接种BLAB/c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扩增出M和N基因,成功构建了pE2-M质粒,并将E2-M基因与N基因进行有效连接,构建出pE2-M-N融合双基因质粒,表达出了具有免疫原性的M-N融合蛋白,该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变异PEDV的pE2-M-N双基因融合质粒的构建,为进一步开展变异PEDV的诊断技术和免疫学等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 M基因 N基因 双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丝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ISSR反应中主要5个影响因素Mg~(2+)浓度、dNTP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和DNA模板浓度,建立丝瓜ISSR-PCR反应的体系。根据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ISSR体系:50 ng DNA,0.2 mmol/L dNTP,1 U Taq酶,0.4μmol/L的单条引物,2.5μL 10×Buffer,2.0 mmol/L Mg~(2+)。在此基础上,对12个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最终选用60份丝瓜品种对所确定的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现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亮度高和重复性好,表明本试验所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丝瓜的ISSR分子标记为丝瓜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和丝瓜的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丝瓜 体系优化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茅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配置要点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香茅属植物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在园林中应用得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实际,总结了其应用形式和配置要点,以期为香茅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茅属植物 园林应用 配置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