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基于宏基因组的茉莉花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茉莉花(Jasminum sambac)的内生菌多样性,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内生细菌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茉莉花的内生细菌有38门78纲150目257科434属,其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壁厚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物种丰度较高。变形菌门在6-10月的丰度均最高(70.3%~85.7%)。7月份植株的细菌Shannon指数最高(3.14)、Simpson指数最小(0.13),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且高温有利于提高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7和8月、9和10月的植株内生细菌群落构成相似度高,6月与其他月份的差异大。冗余分析和热图分析表明,土壤营养成分影响植株内生群落组成,以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为主要。这为挖掘利用茉莉花有益的内生菌资源奠定基础。

关键词: 茉莉花 内生细菌 多样性 土壤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樱桃谷种鸭胚源鸭3型星状病毒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中国家禽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对广西某种鸭场送检的入孵后死亡樱桃谷种鸭胚用血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为阴性。应用RT-PCR方法进行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鸭甲肝病毒等10种病毒的检测,结果仅鸭星状病毒(DAstV)为阳性。用鸭胚从阳性样品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GX1806株。对该毒株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GenBank发布的鸭3型星状病毒(DAstV-3)CPH毒株序列同源性高达98%,与DAstV-1及DAstV-2毒株序列同源性在69%~72%之间,表明该批死亡樱桃谷种鸭胚存在DAstV-3感染。

关键词: 樱桃谷种鸭胚 鸭3型星状病毒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蜜柚品种鲜花挥发物组分分析

东南园艺 2018

摘要:柚鲜花香气浓郁,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对不同品种蜜柚鲜花挥发物组成成分的研究。本试验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4个蜜柚品种的鲜花挥发物组分进行测定。获得的结果显示,‘琯溪蜜柚’、‘红绵蜜柚’、‘红肉蜜柚’、‘黄金蜜柚’花中主要挥发物成分均为3-蒈烯,相对含量分别为71.15%、69.56%、81.62%、55.35%,其余多数挥发物组成成分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别。4个蜜柚品种花中多数挥发物组成成分与其他茶用花及花茶存在明显差异,但4个蜜柚品种花中均含有茉莉花茶的特有香气成分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黄金蜜柚’花中该物质相对含量最高,达到9.94%。

关键词: 挥发物 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福建畜牧兽医 2018

摘要:仔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时有报道,且多发于中小型猪场,危害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猪场管理不严,预防不到位。2018年3月,龙岩市某小型猪场出现一病例,通过现场调查问诊、临床症状、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经过综合防治,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仔猪 链球菌病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畜牧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畜禽养殖是我国农村许多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发展畜牧业也成为当前地方政府落实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畜牧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畜禽健康养殖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村畜禽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畜牧养殖 现状 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时检测水禽3种常见病原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大肠杆菌、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等水禽常见病原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根据大肠杆菌的gapA基因、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KMT1基因、鸭疫里默氏菌的Omp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标记于猪线粒体基因片段的两端,制备不同细菌的捕获探针;将捕获探针与待检测菌的基因组杂交、补平缺口、环化。采用1对引物反向扩增捕获探针,建立检测水禽3种常见病原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328,422和504bp。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鹅瘟病毒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方法能检测出100pg的细菌基因组DNA,与常规PCR的符合性为100%。该方法可用于水禽3种常见病原菌的同时检测,是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快速病原学诊断方法。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鸭疫里默氏菌 环介导间接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菌糠有效的保存方法,本试验采用甘蔗稍绿汁发酵液为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开封时间及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绿汁发酵液组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放置室温。分别在发酵第1,3,7,15,30和60d开封,测定发酵品质。每个处理5个重复。结果表明,甘蔗梢绿汁发酵液能够显著(P<0.05)降低的菌糠青贮饲料的pH值和显著(P<0.05)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有效的促进菌糠发酵进程,保存其营养物质。菌糠青贮发酵饲料最佳的开封时间是15d,最迟不宜超过30d。

关键词: 菌糠 绿汁发酵液 甘蔗梢 发酵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子参对免疫损伤动物机体免疫保护作用的荟萃分析

中国动物保健 2018

摘要:本文利用荟萃分析方法循证评价太子参用于免疫损伤动物机体免疫保护作用的有效性,为中药太子参在动物免疫保健方面的药理研究及应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笔者借助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文献,收集从建库起至2018年9月太子参对免疫损伤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临床试验研究.按照标准筛选纳入文献,采用RevMan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共纳入5篇文献14项试验,样本量335只,其中太子参干预试验组264只,免疫损伤模型对照组71只.Meta分析结果表明:较对照组,试验组可显著恢复小鼠胸腺重量[MD=6.23,95%CI(3.28,9.18),P<0.01],显著恢复小鼠脾脏重量[MD=8.50,95%CI(1.70,15.29),P<0.01],显著提高小鼠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指数[MD=1.55,95%CI(0.89,2.22),P<0.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但所纳入文献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性.太子参显著有利于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免疫保护作用安全有效,即太子参在开发新型免疫保健类兽药或功能型饲料添加剂方向存在较大潜力.

关键词: 太子参 中药 免疫损伤 免疫保护 荟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开放式龙眼设施大棚环境因子的变化分析——以福建省宁德市2016年初冷空气活跃期为例

中国南方果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乡半开放式日光温室龙眼大棚为试验点,对2016年1—3月大棚内外气温、相对湿度、地温及棚外降雨量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环境因子变化规律及冻害对树体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气温与露地气温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均具有单峰曲线形式的日变化特征,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最高值出现在1月的13:00左右和2、3月的14:00左右。大棚地温较露地高1.95℃,差异呈极显著,两者地温日内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低值出现在8:00左右,最高值出现在15:00—17:00,大棚最高值出现时间较露地提前约1h。大棚相对湿度较露地高1.35个百分点,差异呈极显著,大棚和露地的相对湿度日内变化均呈双峰单谷型,与气温的日内变化趋势相反。3个月总降雨量为411.0mm,降雨量与相对湿度和气温呈极显著相关,气温与地温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1月24—26日极端低温期间,大棚内发生两次持续12h左右的0℃以下低温(气温最低值-4.93℃),造成龙眼植株主干或一级分枝以上部位受冻干枯,春后萌芽大多发生在近地面的主干部位。

关键词: 龙眼 设施栽培 环境因子 冻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花和果荚转录组测序及类黄酮代谢差异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构建黄秋葵花和果荚转录组文库,并利用测序评估、差异基因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分别获得黄秋葵花和果荚有效数据7.12Gb和8.14Gb,碱基百分比(Q30)均达到91.0%以上。(2)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1 336个,其中上调基因319个,下调基因1 017个。(3)获得功能注释的基因有1 131个,GO将455注释基因归成41个功能小类,主要涉及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单一生物过程和细胞过程等过程;KOG注释了472个DEGs,涉及23个功能分类,其中与次生代谢直接相关过程O和Q类别获得111个注释结果;KEGG将372个DEGs注释到80条代谢通路中,获得F3H、F3′5′H、DFR、ANR、ANS、GT、LAR共10个关键差异基因,其中F3H、DFR在黄秋葵花中表现上调效应,F3′5′H、ANR、LAR在黄秋葵果荚中表现显著上调效应,ANS、GT则分别在花和果荚中均有上调或下调效应。(4)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其中7个差异表达基因得到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表达谱分析趋势完全一致。(5)类黄酮代谢途径分析表明,黄秋葵花通过F3H、DFR、ANS、GT途径将NAR催化为生成花青素苷;果荚则将NAR通过F3′5′H将催化为DHM,后在FLS催化下生成黄酮醇类物质等;部分NAR在F3H、DFR催化下,生成无色飞燕草素苷元,再分别在ANS、LAR作用下,进入花青素苷元和原花青素合成途径。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黄秋葵转录组信息,为黄秋葵类黄酮物质纯化和功能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黄秋葵 转录组 功能注释 差异表达基因 黄酮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