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花叶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探讨基本培养基(MS、B_5、改良MS)、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KT、IBA)等对其茎段诱导、增殖及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花叶金线莲茎段诱导丛生芽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KT>6-BA>TDZ;筛选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 2.0mg·L~(-1)+KT 0.5mg·L~(-1)+NAA 0.1mg·L~(-1)+白糖30.0g·L~(-1)+琼脂粉3.0g·L~(-1)+卡拉胶3.0g·L~(-1),60d平均增殖系数达4.58;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IBA 0.3mg·L~(-1)+活性炭0.5g·L~(-1)+白糖20g·L~(-1)+琼脂粉3.6g·L~(-1)+卡拉胶3.6g·L~(-1),培养60d,生根率为1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肉颜色蜜柚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东南园艺 》 2018
摘要:以福建平和县不同颜色果肉的蜜柚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红色、橙黄色和蜡白色成熟果果肉中番茄红素环化酶-b1基因(Cm LCY-b1),番茄红素环化酶-b2基因(Cm LCY-b2)和番茄红素环化酶-e基因(Cm LCY-e)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m LCY-b1,Cm LCY-b2,Cm LCY-e在果肉中表达量不同;同1个基因在3种不同颜色的果肉中表达量有差异。在3种颜色果肉中,Cm LCY-b2表达平稳且表达量较高;而Cm LCY-b1和Cm LCY-e表达量在不同果肉中差异明显。推测Cm LCY基因可能是柚子果肉颜色差异的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辣木属(Moringa Adans)13个种的特征及其利用
《东南园艺 》 2018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专业书籍和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了辣木属13个种的形态特征、原产地、分布及原产地利用方式等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对‘照手红’物候期的影响
《东南园艺 》 2018
摘要:在2月下旬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照手红’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100 mg·L-1的赤霉素连续喷施2次,中间间隔1周,可促使‘照手红’的萌芽期延迟、花期稍提前且延长、提高花开的整齐度和正常开花,改善‘照手红’在福建存在花叶同开,开花不整齐的问题。为今后‘照手红’在福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品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5.23±0.09)g的瓦氏黄颡鱼幼鱼,分别设置G1、G2、G3、G4试验组,养殖密度分别为0.50、1.01、1.51、2.02kg·m~(-3)(即20、40、60、80尾·m~(-3)),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6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幼鱼的终末体长、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随养殖密度增大而下降,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G1组瓦氏黄颡鱼幼鱼终末体长、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存活率显著高于G3组和G4组(P<0.05),但G1、G2组鱼体肥满度、饲料系数及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上升,脂肪含量则呈下降趋势,G1组瓦氏黄颡鱼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血液白蛋白、溶菌酶水平随养殖密度增高呈下降趋势(P<0.05),G1组显著高于G3、G4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随养殖密度增高呈升高趋势(P<0.05),G1、G2组显著低于G3、G4组(P<0.05);在试验条件下,养殖密度对鱼体抗氧化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体质量为(25.23±0.09)g的瓦氏黄颡鱼适宜放养密度约为1.01kg·m~(-3),该结果可为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对施肥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深入认识真菌对不同施肥的响应机理,可以为合理施肥和保证农田土壤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设置不施肥(CK)、单施无机肥(NPK)、无机肥配施农家肥(NPKM)、无机肥加秸秆还田(NPKS)4个处理,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黄泥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门水平上看,土壤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构成,且以子囊菌为主(47%~74%).NPKM和NPKS处理中子囊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9%和47%,显著低于CK(71%)和NPK(74%)处理,从目水平上看,减少的主要为肉座菌、格孢腔菌和散囊菌.NPKM和NPKS处理担子菌相对丰度分别为18%和28%,高于CK(14%)和NPK(10%)处理,从目水平上看,增加的主要为银耳菌、糙孢伏革菌和伞菌.与CK相比,单施无机肥降低了担子菌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合菌门的丰度,从目水平看,以内囊霉菌和粪蛙霉菌为主.NPK处理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NPKM和NPKS处理的丰富度指数(Chao1和ACE)高于CK和NPK处理.不同处理之间真菌的营养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48%~57%),NPKM和NPKS处理的共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为17%,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增加的以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为主.NPK处理动物病原菌含量(1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盐度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组成的主要因子,其次为有机质和总氮.长期单施无机肥降低真菌种群多样性,增加致病菌含量,不利于土壤健康,而有机无机肥配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真菌种群丰富度指数和共生真菌比例,有利于保持黄泥田稻田土壤健康的生态环境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
关键词: 真菌 功能类群 高通量测序 FUNGuild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电商发展背景下农业众筹的发展途径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农业众筹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农业融资途径,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令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可进行双向互动,将成立的项目中多人所投入的较小金额的资金汇聚于一体形成大额资金的方法。在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的大背景下,本文对于几种常见的互联网众筹途径,与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相结合,对我国农业众筹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并深入分析了在我国农业众筹方面当前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改善的建议。旨在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实现我国农业众筹进一步深化发展,令其良性进步的目前,从而使打开农产品走出村门的局面,使农民们获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