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水葫芦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20种不同培养基分离水葫芦内生细菌,利用细菌脂肪酸鉴定技术对水葫芦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研究了水葫芦内生细菌的种类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共得到32个属56株内生细菌,种类最多的是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共有9种细菌。其次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共有7种细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5种细菌。其余23个属均有1种。利用优势度指数分析各培养基分离到内生细菌的多样性,10号葡萄糖、酵母、淀粉琼脂培养基优势度指数为0.1607,分离得到内生细菌种类最多为9种;其次是4号根瘤菌培养基和11号NA培养基的优势度指数为0.1250,分离得到的内生菌种类均为7种;16号黄豆芽汁培养基(pH7.2~7.4)和20号醋酸菌培养基,优势度指数为0.0893,分离获得内生细菌均为5种。

关键词: 水葫芦 内生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几丁质酶基因的粪产碱菌工程菌(BC2007)的构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中扩增出几丁质酶全长基因,通过克隆,测序得到2025 bp的序列。通过再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得到该几丁质酶的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将该基因通过电转化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9 a,筛选到含该几丁质酶基因的BC2007。初步研究表明BC2007在含胶体几丁质的平板上产生了透明圈。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粪产碱菌 原核表达载体pET29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叶螨对胡瓜钝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侧吸引作用试验测定天敌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在田间对山楂叶螨的搜索和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山楂叶螨不同螨态对胡瓜钝绥螨均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排泄物对胡瓜钝绥螨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山楂叶螨对胡瓜钝绥螨的这种吸引作用说明胡瓜钝绥螨在田间具有自动搜索山楂叶螨的能力,可用于山楂叶螨的生物防治。

关键词: 山楂叶螨 胡瓜钝绥螨 吸引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外源镧条件下姬松茸子实体形态的电镜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添加外源镧对姬松茸子实体菌皮和菌褶表面结构及孢子、囊状体、菌丝大小和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a浓度为30mg/kg的处理极显著增加了姬松茸孢子长度、孢子个数和子实体菌盖皮菌丝宽度(P<0.01);而La浓度为50mg/kg处理显著抑制姬松茸孢子长度,子实体菌盖皮菌丝宽度和孢子个数的增长(P<0.05)。电镜观察显示,镧胁迫下的姬松茸孢子、囊状体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甚至形态严重改变;有的孢子扁和凹陷,表面粘着丝状体或粗糙粘膜;囊状体有的凹陷,表面附着大量的单核体。

关键词: 姬松茸 孢子 囊状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酒醋化过程醋酸菌的生长、产酸及耗氧的关系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枇杷果酒为原料,以沪酿1.01为发酵菌,研究了枇杷果醋酿造过程中菌株生长、产酸及耗氧的关系。结果表明,枇杷果醋发酵过程中菌株的生长可分为低菌量的对数增长期、醋化缓冲期、高菌量对数增长期和衰减期4个时期;高菌量对数增长期为主要产酸期,总酸含量与菌量的增长对数值呈线性相关;耗氧水平同产酸率、总酸含量与产酸率的交互项呈显著相关;影响耗氧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产酸率,同时基质中总酸量越大,产酸所需的耗氧水平越高。

关键词: 枇杷果醋 醋酸菌 产酸 耗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地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的碳氮储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福州地区林龄7年的柑橘果园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碳储量为158.282 t.hm-2,其中土壤(0-100 cm)碳储量为151.734 t.hm-2,占总有机碳储量的95.86%,植被碳储量为6.548 t.hm-2,占4.14%;氮储量为14.602 t.hm-2,其中土壤(0-100 cm)氮储量为14.399 t.hm-2,占总氮储量的98.61%,植被氮储量为0.203 t.hm-2,占1.39%.相关分析表明,柑橘果树不同器官碳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76),不同土层土壤的碳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

关键词: 柑橘果园 碳储量 氮储量 碳氮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一年三茬蔬菜田间试验,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模式(即,不施肥,化肥基施,化肥基追肥各半,化肥和双氰胺基施,化肥和双氰胺基追肥各半,化肥和有机肥各半,有机肥)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和有机肥各半、化肥和双氰胺基施等两种施肥模式,不仅能使蔬菜获得较高的产量,硝酸盐含量较低,还能明显减少蔬菜种植期间菜地硝态氮、铵态氮和水溶性总磷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从而减少了菜地土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值得在今后蔬菜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硝酸盐含量 氮磷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葫芦克星”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葫芦克星”对水葫芦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葫芦克星”控制恶性杂草水葫芦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喷施“葫芦克星”后,水葫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水葫芦的胁迫反应是相关的。喷药后,水葫芦叶片POD活性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且比清水对照POD活性低,而PPO活性和MDA含量则是先上升后下降且比清水对照高。

关键词: 水葫芦 生理指标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磷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生态环境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效磷数量和强度及其缓冲系数是评价土壤磷素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解吸实验、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土壤磷解吸特性及其与供试蔬菜的效应。38个磷素解吸实验表明,土壤镉解吸模型的修正式能很好地模拟土壤磷素解吸动态特征,有32个回归模型达到显著水平。土壤磷解吸模型可同时求得表征土壤磷有效性的磷可解吸数量Q和土壤溶液初始磷浓度Cli及其缓冲系数b。盆栽试验表明,土壤磷解吸特征值Q和Cli与空心菜(Iponoea aqatica)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吸P量有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且与土壤类型无关。田间试验表明,Q值与供试蔬菜鲜重产量亦有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可求得试验条件下空心菜和莴苣(Lactuca sativa)磷肥施用的Q值临界指标分别为11mg/kg和13mg/kg。解吸模型研究为评价土壤磷素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土壤 解吸 模型 作物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微卫星DNA分析

台湾海峡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Ucdcg153、157、202微卫星引物对福建两个太平洋牡蛎(学名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养殖种群进行扩增分析和序列测定.与采自漳浦旧镇的近江牡蛎(C. ariakensis)比较,前者对以上三种引物全部呈阳性反应,后者只对Ucdcg157显阳性.与Genebank提供的相关序列比较,福建太平洋牡蛎与Genebank样品应属同源,其中漳浦霞美和厦门白礁的样品则可能代表同一种群的两个衍生品系.本项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近亲繁殖的育苗方式已经导致福建太平洋牡蛎种群裂化;任其发展不利于维护良种优势.本次采集的样品中未发现显示葡萄牙牡蛎、熊本牡蛎和美洲牡蛎微卫星特征的个体.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近江牡蛎 微卫星DNA 种群裂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