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热应激期日粮添加酵母铬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按随机单位组方法将44头泌乳120 d,日均产奶量为27.70 kg的奶牛分为4组,每组11头.预饲期15 d,正试期45 d,试验期温湿指数为81.5.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铬(精料中,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80、1.20 mg.kg-1),研究热应激期日粮添加酵母铬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提高6.26%(P<0.05),试验Ⅰ、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游离三碘腺原氨酸(FT3)含量和FT3与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比值(FT3/FT4)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组血清胰岛素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日粮干物质进食量(DM I)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随着Cr含量的增加,DM I提高的趋势逐渐减弱;各试验组奶样中Cr含量符合NY5045-2001卫生标准.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酵母铬 产奶性能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福建省面临资源不足等制约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价格财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福建 农业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杂交晚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籼型野败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晚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籼型杂交晚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碱消值和胶稠度等5个性状同时受到种子遗传效应和细胞质遗传效应的控制,但细胞质遗传效应都大于种子遗传效应.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3个性状只受到种子遗传效应的控制,并且都以种子显性遗传效应为主.直链淀粉含量同时受到种子遗传效应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的控制,但以种子显性遗传效应为主.粒长和长宽比同时受到母体植株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植株显性遗传效应的控制.不育系451A、全丰A、长丰A及恢复系蜀恢527、科恢752、岳恢94是配制优质杂交晚稻组合的优异亲本.

关键词: 杂交晚稻 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方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芽孢杆菌在温室环境中控制番茄青枯病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离体条件下测试了81株芽孢杆菌分离物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的能力,有4个菌株(B2、B5、B7和BS)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效果,经细菌生物学性状、Biolog和16S rDNA序列分析,B2菌株鉴定为短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B5、B7 和B8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温室环境中,4个菌株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灭菌土和自然土的番茄生长, 并能减轻番茄青枯病的发生。B2菌株显示了显著的抑菌作用,在灭菌土和自然土中分别降低了80.0%和87.4%的番茄青枯病发生率。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芽孢杆菌 细菌性枯萎 青枯劳尔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Ⅱ优航1号亲本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创造的新恢复系航1号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而成的三系籼型中晚稻新组合,于2004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3)。该组合2004年夏季制种,平均产量4.4 t/hm2;2005年在福建省沙县基地制种12.3 hm2,平均产量4.6 t/hm2,高产田块达5.1 t/hm2。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航1号 高产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伤弧菌FJ03-X2胞外产物对欧洲鳗鲡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0%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制备鳗源创伤弧菌生物1型高致病菌株FJ03-X2的胞外产物(ECPs),攻毒试验表明,该ECPs对鳗鲡无致病力;SDS-PAGE分析表明,该ECPs由约36 ku为主的系列蛋白条带组成。制备ECPs的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以20μg/尾的剂量腹腔注射免疫规格为15~20 g/尾的欧洲鳗鲡,ELISA分析表明,21 d和28 d时的血清抗体效价约为1∶1 280,免疫印记显示,ECPs中分子量为36 ku以上的蛋白成份可被免疫欧洲鳗鲡血清所识别,是构成ECPs的主要免疫原;免疫保护试验表明,免疫欧洲鳗鲡显示出较高的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也显示出,单纯以ECPs等剂量腹腔注射免疫欧洲鳗鲡,不能激发欧洲鳗鲡产生较高滴度的血清抗体,免疫欧洲鳗鲡也未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关键词: 创伤弧菌 欧洲鳗鲡 胞外产物 致病性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定位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引起的广泛发生在我国南北稻区及世界各稻区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严重阻碍水稻高产与稳产。挖掘和利用广谱稻瘟病抗源,通过基因累加手段将不同抗稻瘟病基因聚集于一体,可延长抗稻瘟病品种应用年限。本研究应用6个稻瘟病菌系四川-1、四川-4、四川-9、四川-31、四川-39和四川-41,对广谱抗性粳稻品种云引F2群体进行田间注射接种,结果表明云引F2群体对所用的6个稻瘟病菌系均表现为3(抗病):1(感病)的分离比例,说明这些抗性均为单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Mapmaker3.0/QTL将云引对四川-1菌系的抗稻瘟病基因初步定位在水稻的第11染色体上,云引对四川-4、四川-9、四川-31、四川-39和四川-41的抗稻瘟病基因初步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

关键词: 粳稻 云引 抗稻瘟病基因 遗传 基因定位

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蛹壳数、田间虫口密度和世代存活率为指标,研究了黑刺粉虱对12个茶树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对供试的12个茶树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对G31、福云10号、铁观音和白鸡冠等品种的选择性较强;对丹桂、优510、优3、玉龙和九龙袍等品种的选择性较弱.以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为指标能客观反映出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关键词: 黑刺粉虱 茶树品种 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毒性大肠杆菌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化及表达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电击转化法,将带有gfp标记基因的pGLO质粒成功转化到肠毒素型大肠杆菌K88、K99中,经过紫外检测及荧光显微镜检测均发现转化菌株发出绿色的荧光,表明gfp基因得到稳定、高效的表达.进一步通过PCR分子鉴定、血清型鉴定、微生物学特性分析均表明,转化菌株与原始菌株是一致的.该转化菌株将为研究肠毒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及益生素的筛选提供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肠毒性大肠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虎奶菇子实体有性结构及其各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对虎奶菇子实体的有性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不同部位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虎奶菇子实体为单生或丛生,原基乳白色,一般朵质量为48~78 g,大的可达220 g; 其结构分为3层,上层表皮层,中间层为髓部,下表层为子实层,表面起伏不平,有不规则疣状突起.各部位蛋白质营养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虎奶菇子实体以菌柄皮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菌柄肉.

关键词: 虎奶菇 子实体 有性结构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