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昌优964
《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昌优964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野败型不育系昌丰A与福恢964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米质较优、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省肥易种、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增湿连窨工艺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增湿连窨工艺探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坯含水量的变化动态以及不同配花量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配花量处理之间的外形、滋味、汤色得分差异不显著;(2)增湿10%和增湿15%处理间香气、滋味、汤色得分差异不显著,而外形得分差异达显著水平;(3)在窨制茉莉花茶过程中,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5%-25%,其香气明显优于传统工艺,配花量可减少24%-32%;(4)配花量与香气得分之间呈多项式正相关,当配花量超过96%,茶坯吸香已趋于饱和;(5)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VC和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增湿连窨工艺下降更为明显.


性别和营养水平对福建河田鸡风味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河田鸡胸肌肉中风味前体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对腹脂率、氨基酸(Asp、Thr、Ser、Pro、Cys除外)以及肌内脂肪(IMF)及其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肌苷酸(IM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公鸡的总氨基酸(TAA)、肌苷酸、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略高于母鸡,母鸡的肌内脂肪及其PUFA含量明显高于公鸡。能量水平对肌苷酸、肌内脂肪及其SFA、MUFA、PUFA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鸡采食高能日粮时,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会显著升高(P<0.05),而IMPI、MF、PUFA含量会显著下降(P<0.05),TAA没有显著变化。蛋白水平对肌内脂肪及其MUFA、PUFA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采食高蛋白日粮时,肌内脂肪及SFA、MUFA显著降低,而其PUFA会显著增加(P<0.05)。风味品尝结果表明,公鸡的香味、鲜味都显著高于母鸡,而嫩度低于母鸡;随着能量和蛋白水平的增加,鲜味和嫩度都显著下降(P<0.05)。从肉品的总可接受性来看,性别对总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低营养水平时的总可接受性大于高营养水平(P<0.05)。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54头每头体重约2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研究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抗生素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87%(P<0.05)和18.25%(P<0.05),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和抗生素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分别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增加了17.60%(P<0.05)和12.32%(P<0.05),抗生素组比对照组增加4.7%(P>0.05),差异不显著.中草药免疫增强剂能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促进免疫球蛋白(IgG、IgM)的生成,增强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关键词: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功能


氮磷钾肥对地道药材建泽泻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通过田间正交试验并结合室内HPLC分析,研究了氮、磷和钾素营养对建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cz.〕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对建泽泻生长前期的叶片数、株高、叶宽和叶长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均大于不施基肥处理;氮、磷和钾施用量对建泽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当施肥量为纯N 225.0 kg.hm-2、P2O5187.5 kg.hm-2和K2O 225.0 kg.hm-2,总施肥量为637.5 kg.hm-2时,产量最高;氮、磷和钾施用量对建泽泻块茎的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磷的施用量对建泽泻指标性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含量有显著影响,而氮和钾均没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从高至低次序依次为P2O5、N、K2O。


我国39个茶树品种的RAPD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茶树特点,进行综合设计,探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高质量茶树DNA提取和纯化技术。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这39份材料进行RAPD分析,扩增共产生196条RAPD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17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7.2%。依据RAPD分析结果,通过UPGMA类平均法聚类法,对供试的39个茶树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出基因组DNA之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7 ̄0.97之间。揭示了不同省(区)地方性的茶树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性与亲缘关系,通过分析证实了这些品种间存在着亲缘关系,进一步明晰了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


鹅呼肠孤病毒GRV1株分离鉴定及其σC基因特征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运动障碍的雏鹅肝脏和脾脏分离到一株鹅源呼肠孤病毒,该病毒经琼脂扩试验可与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DuckReovirus,MDRV)的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推测其为呼肠孤病毒,命名为GRV1。参考GenBank禽呼肠孤病毒(Avian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小外壳蛋白(minorcoreprotein)σC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病毒RNA经RT-PCR扩增,产物为810bp,与预期的目的片断大小一致,测序结果表明σC基因在280~1089区间是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编码269个氨基酸的蛋白,GC含量为49.88%,等电点为6.497,分子量为29.4Ku。核苷酸序列经DNAStar(6.0)软件分析,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株核苷酸同源率为93.0%,与鸡呼肠孤病毒σC基因同源率仅为21%~25%,同源性分析表明鹅呼肠孤病毒与番鸭呼肠孤病毒可能来自同一祖先,建议将鹅呼肠孤病毒连同番鸭呼肠孤病毒归属为正呼肠孤病毒属第二个亚群中不同于禽和内尔森贝海湾呼肠病毒的独立基因群。由蛋白质分析软件Anthepro5.0和MultiCoil软件分析表明,抗原区多位于N末端,没有跨膜区,σC为三股螺旋结构,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鹅体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同时也是第一次在数据库中提供σC的序列。
关键词: 鹅呼肠孤病毒 同源性 小核心蛋白(σC).
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贮藏过程颜色的动力学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研究了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在贮藏过程中吸光度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的关系,建立了颜色变化动力学模型,为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贮藏条件的优化控制及保质期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的吸光度变化(A0-A)符合A rrhen ius模型,且为零级反应,其反应常数K0为1.13×107,活化能E a为59.89 kJ/m o l。经验证,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99,表明该模型是合适有效的。


几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种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种质与5个非抗虫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NC 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有效穗、穗长和每穗粒数等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2)非抗虫恢复系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要作用。(3)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