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美洲大蠊对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中、高剂量虫粉组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比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美洲大蠊虫粉能提高低免疫力小鼠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免疫功能 吞噬指数 血清溶血素 外周血CD4/CD8


PCR-DGGE法研究福建省稻田土壤微生物地区多态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细菌16S rDNA基因和固氮细菌nifH基因的特异引物对,将稻田土壤中提取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后,通过DGGE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以揭示福建省稻田微生物地区多态性。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中,细菌与固氮细菌的组成都有较大差异,且固氮细菌的地区多态性更为明显;同一地区表土与根际土中细菌和固氮细菌的组成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固氮细菌组成在不同地区的表土和根际土间的差异都较大。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根际土壤 多态性 16S rDNA nifH基因 DGGE


3种海藻的粗蛋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红色链孢霉(Neurcsporacrassa)、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ryzae)和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检测了3种海藻(铁钉菜Ishige okamurae、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的粗蛋白对它们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3种海藻的粗蛋白对6种真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冈村凹顶藻粗蛋白对红色链孢霉菌丝的生长,羊栖菜粗蛋白对稻瘟病菌孢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而羊栖菜和铁钉菜粗蛋白对红色链孢霉的菌丝生长,冈村凹顶藻粗蛋白对绿色木霉及黄曲霉的孢子萌发均无抑制效果.3种海藻的粗蛋白能凝集兔血红细胞,表明它们当中含有凝集素.


基于ITS序列和RAMS标记分析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多样性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ITS序列和RAMS(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s,随机扩增微卫星)技术对福建省不同地域和不同寄主作物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1株青枯雷尔氏菌的ITS区序列有3种类型,这3种类型菌株的ITS序列只有1~2个碱基的差异,与参比菌株GMI1000的ITS区序列或者相同或者有1~2个碱基的差异。利用RAMS技术进一步分析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及参比菌株GMI1000的基因组DNA间存在丰富的多态性。聚类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可聚为3个类群,同一寄主作物的菌株聚在同一类群中,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聚在同一亚类群中,说明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分化与寄主作物和地理来源都存在相关性,与寄主作物的关系更密切。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遗传多样性 ITS序列分析 RAMS标记


不同气流条件下做青过程青叶的呼吸作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气流条件对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的内在生理机制,以毛蟹品种鲜叶为研究对象,在春季和暑季均分别设计恒温、恒风(处理Ⅰ)、恒温、无风(处理Ⅱ)和自然开放(处理Ⅲ)3种环境做青,观测做青过程中青叶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茶做青过程中3个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在三摇前均呈上升趋势,三摇后开始下降.暑茶做青过程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青叶呼吸速率均在每次摇前下降,摇后上升,处理Ⅲ则在二摇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春、暑茶做青全过程的平均值来看,均以处理Ⅰ的呼吸速率最大,处理Ⅱ的最小,而暑季各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总体上高于春季.处理Ⅰ所制毛茶春茶品质最佳,处理Ⅲ最差,暑茶品质处理Ⅰ最佳,处理Ⅱ最差.


水稻谷粒粒长显性主效QTL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CSCD
摘要:以小粒亲本博白B为轮回亲本与大粒亲本WFC杂交、连续回交,构建长粒近等基因系,发现了一个长粒对短粒显性的主效QTL。在BC2F1和BC3F2回交分离群体,粒长表现为长粒和短粒差异明显的两个组,分离比例分别符合1:1和3:1的遗传比率,表明了在BC3F2粒长主要由一个长粒显性主效QTL控制的。利用SSR标记技术,通过集团分离法和隐性个体分析法,对BC3F2进行QTL定位,结果发现控制粒长QTL(暂定名GL2(t))位于第2染色体,与RM530连锁,遗传距离为4.1cM,是个尚未报道的粒长显性主效QTL。


GIS支持下的福建省春花生用地适宜性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耕地为评价对象,以250m×250m栅格为评价单元,根据春花生生长的立地要求,建立由气候条件、立地环境、土壤理化性状、社会经济条件等组成的18项评价因子体系,借助GIS与修正的加权指数和、动态聚类等模型评价福建省春花生适宜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结果表明,福建省宜春花生用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4.74%,全省宜春花生用地质量总体良好。春花生最适宜区用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平、三明、漳州、福州和泉州5市,合计面积23.39万hm2,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80.93%。针对福建省春花生用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春花生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添加外源锗对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国际通用评价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锗(Ge)对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Ge浓度为40 mg/kg处理的培养料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6项指标中,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评分、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分别为:95.49、98.34、99.09、95.46和29.22,均居6种Ge浓度处理之首;而化学评分为77.12,居第5位。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以Ge浓度为40 mg/kg处理的培养料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