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授粉方式与疏果时期对焦核龙眼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CSCD

摘要:通过去雄花套袋、自花授粉、自然异花授粉,不同时期疏果,以及花粉萌发力的测定,研究了闽焦64-1、闽焦64-2的座果和焦核率情况。结果表明:焦核品种的花粉大部分败育,花粉萌芽率均低于大核品种;焦核龙眼无单性结实特性,异花授粉是其座果所必需的;在并粒期与关公刀粒期疏大果有利于提高焦核率。

关键词: 焦核龙眼 花粉萌芽率 授粉方式 疏果时期 座果率 焦核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重组腺病毒免疫方法制备伪狂犬病病毒gC蛋白单克隆抗体

中国兽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表达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肌肉免疫BALB/c小鼠,测试了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制备抗目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效果。ELISA分析表明,BALB/c小鼠接种重组腺病毒后能产生针对gC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给BALB/c小鼠用大肠杆菌表达的gC融合蛋白MBP-gC-NC加强免疫后第3 d,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PEG4000作用下进行杂交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PRV g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B4、1H4和2C8。单抗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B4、2C8属IgG2a亚类,1H4属IgG1亚类;腹水抗体的ELISA效价为1∶2×105~1∶2×106;3株单抗都具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反应特性,能够特异地识别PRV gC蛋白。证实重组腺病毒免疫可用于制备目的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制备单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伪狂犬病病毒 gC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园土壤无机氮解吸特性对硝态氮流失潜能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土壤氮素解吸模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解吸特征参数对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氮素可解吸量Q、土壤溶液氮初始浓度Cli和C1/比值与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呈非线性关系,在较低氮解吸特征值时则呈线性关系,由此提出“双速率转折点”概念评价土壤硝态氮流失潜能.当耕层土壤氮素解吸特征值超过“双速率转折点”X0时,硝态氮浓度的增加速率将以非线性形式迅速提高,反之将稳定在较低水平.

关键词: 土壤 硝态氮 流失潜能 双速率转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稻瘟病菌致病性及其无毒基因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1个已知抗性基因水稻品种测定2003—2006年从福建省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和闽中5个主要稻区采集分离的87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群体含有与所有测试抗病基因相应的无毒基因,其中66.67%的稻瘟病菌株表现较强致病力。病菌群体对水稻抗病基因Pi-d2、Pi-k(1)、Pi-km、Pi-kh、Pi-1(1)、Pi-z5(1)、Pi-z5(2)和Pi-1(2)的毒力频率均低于10%,提示这些抗病基因在福建省可作抗源使用。2003—2006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别出现了40、37、36和38个无毒基因,其中有34个无毒基因在各年份均有分布,有30个无毒基因在5个主要稻区均有分布,Avr-a(2)、Avr-3(2)、Avr-ks、Avr-4b、Avr-b、Avr-kp(C)、Avr-km(C)、Avr-ta(C)、Avr-11(C)、Avr-19(t)、Avr-t和Avr-a(1)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均低于30%,提示与之相对应的抗病基因在福建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育种中应慎用。含有17、14、23、18和16个无毒基因组合的病菌较多,其组合频率分别为13.79%、10.34%、9.20%、8.05%和8.05%。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无毒基因 毒力频率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SSR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关系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茶叶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ISSR标记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十分有效的分子标记。本文主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9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研究,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15条引物,共扩增出14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31个,占91.6%。通过UPGMA聚类分析,39个茶树种质资源GS变化范围0.21~0.95,其中慢奇兰与竹叶奇兰GS值最大、遗传相似程度最高,遗传距离最近;崇庆枇杷茶与英红1号GS值最小、遗传相似程度最低、遗传学差异最大。聚类分析将39个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大类(GS=0.20),崇庆枇杷与英红1号,属于原始类型资源,归为一类;九龙珠与黄龙,属于较原始类型,也归为一类;其余的种质资源归为一类。据此认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

关键词: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脉冲强光对熟地瓜干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脉冲强光可以有效地杀灭熟地瓜干表面污染菌,20 s处理可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5个数量级;25 s处理熟地瓜干的感官品质(色泽、气味、质地、味道)没有显著变化;理化品质(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变化率都不超过0.30%;在3个杀菌工艺参数中,闪照时间对熟地瓜干杀菌效果和理化品质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脉冲强光 熟地瓜干 杀菌效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胭螨科新记录(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稻京福优组合主要性状配合力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本所新育成的3个不育系京福1A、2A、5A与8个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优良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了24个组合,估算了11个亲本的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24个组合主要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的相对效应值及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京福优组合的杂种产量和相关性状的效应,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共同作用,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所占的份量比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在杂种优势中,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某些组合上,非加性效应表现非常突出,目前在其遗传原因尚未清楚前,大量配组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总配合力的效应值,粗略预测杂种优势。遗传力结果表明:播始历期、千粒重、穗长、株高遗传力较高,结实率的遗传力较低,这对不育系、恢复系选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籼型 三系杂交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肥料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普通单质肥料(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硫酸钾等)为原料,制备了N-P2O5-K2O分别为18-11-11和14-8-8的5种控释肥料,于2005年在福建省龙岩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料品种对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处理下,控释肥料可以减小肥料对花生结瘤的抑制作用,改善花生主要的农艺性状。与普通肥料1次性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加荚果产量2.5%1~0.8%,增加生物量1.3%6~.9%,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3.9%1~5.8%、0.6%4~.2%和2.6%1~4.2%;与普通肥料分2次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的荚果增产-0.6%7~.5%,生物量增加-2.6%2~.8%,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5%5~.7%、2.7%6~.3%和-2.2%9~.4%。此外,控释肥料还可以改善花生的品质,提高花生仁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

关键词: 控释肥料 花生 产量 品质 养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ATP/ADP转运蛋白基因籼稻的初步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TP/ADP转运蛋白(AATP)在质体膜上负责外源ATP的转入,直接关系到质体内ATP浓度,从而可能影响质体内相关的一些重要代谢途径(如淀粉合成).本研究利用4个转基因结构(水稻aatp正反义转基因结构和菊芋aatp正反义转基因结构),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113个转基因水稻克隆.PCR、Southern Blot验证和后代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多数以较低拷贝数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RT-PCR相对定量检测分析表明,插入基因在水稻中高水平表达,且与内源aatp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复杂的相互干扰,反义植株aatp的转录水平比正义株系的低.

关键词: 转基因 籼稻 淀粉 ATP/ADP转运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