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对相同虫态下的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对不同虫态下猎物的日捕食量和寻找效率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处置时间均延长;四斑月瓢虫对相同虫态和密度的龙眼角颊木虱的日捕食量和寻找效率大于龟纹瓢虫,而处置时间较短.

关键词: 龟纹瓢虫 四斑月瓢虫 龙眼角颊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将姬松茸发酵液按13%、25%、37%质量比与鼠料混匀、制粒后饲喂小鼠,测定其脏器指数、小肠绒毛高度和固有膜厚度、小肠吸收功能和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等指标,探讨对小鼠消化吸收和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剂量组脏器指数、小肠长度及重量呈上升趋势(P>0.05);高剂量组小肠绒毛长度提高22.51%(P<0.05),中剂量组固有膜厚度降低7.06%(P<0.05);高、低剂量组的小鼠血清D-木糖浓度分别提高15%和13.78%(P<0.05);各剂量组的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说明5-6周龄小鼠日粮添加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可促进肠道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

关键词: 姬松茸 深层发酵产物 小鼠 特异性免疫 消化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水稻短生育期突变体sgp(t)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科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优良迟熟恢复系明恢86的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了一个非T-DNA插入引起的短生育期突变体(暂命名short growth period,简称sgp(t)).该突变体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在不同生态区域与不同播种期,平均抽穗期(40.9±2.1)~(62.4±5.2)d,比野生型明恢86早35~50d.通过对sgp(t)突变体与29个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包括感光和非感光的籼稻、粳稻及爪哇稻品种)杂交后代抽穗期分析,结果发现,在福州市夏季种植(4月30日播种),F1抽穗均表现较迟熟亲本早,而较sgp(t)略迟,平均抽穗期(52.0±1.3)~(63.4±2.3)d,表明sgp(t)是一个不完全显性突变体,能够显著地缩短水稻的生育期.进一步分析sgp(t)突变体与野生型明恢86,93-11,闽恢3301和博白B等4个品种的杂种F2群体抽穗分布发现,分离群体后代中出现极早熟、较早熟和迟熟3种类型,其极早熟和较早熟植株数之和与迟熟植株数之比符合3:1,进一步表明sgp(t)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以F2代(sgp(t)×93-11)中的极早熟株和迟熟株为定位群体,应用微卫星标记将sgp(t)基因定位在第6染色体的RM3628和RM439之间,随后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sgp(t)基因附近区域新开发了6个标记,将sgp(t)基因进一步定位在NSSR0617~NSSR068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和0.6cM,物理距离约436kb.定位结果显示sgp(t)不同于目前报道的所有早熟和迟熟基因,是一个控制水稻生育期的新基因.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sgp(t)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巻须偏革螨在中国大陆的发现(蜱螨亚纲:中气门目:寄螨科)

蛛形学报 2008 CSCD

摘要:报道巻须偏革螨Pergamasuspam pinatus Tseng,1995在中国大陆的发现。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寄螨科 偏革螨属 大陆新纪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三明野生蕉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采自福州、三明的2个香蕉野生居群共37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大,三明和福州两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1.97%和83.12%;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110和0.2399;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995和0.4003.两地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产生的遗传分化小,居群内的遗传分化较大.在UPGMA聚类图中,除个别样本外,2个居群的个体按居群各自聚在一起,与两地野生蕉原生境考察结果一致.

关键词: 福州野生蕉 三明野生蕉 野生种群 RAPD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地方鸡种和江西泰和乌鸡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筛选出的6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德化黑鸡、白绒乌鸡、金湖乌鸡、河田鸡以及江西泰和乌鸡等优良地方鸡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6个微卫星标记均呈高度多态(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即PIC均大于0.5).5个地方鸡种的平均杂合度为0.716-0.729,均具有较高的杂合度,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邻结法(NJ)对Ne i氏遗传距离(D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鸡种被聚为2类,泰和乌鸡与河田鸡先聚为一小类(DA=0.0957),然后再与金湖乌鸡聚为一类(DA=0.1553);德化黑鸡与白绒乌鸡则聚为另一类(DA=0.1980).聚类结果基本反映了各鸡群的地理分布和选育现状.

关键词: 地方鸡种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胚胎F3H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EF/SDS-PAGE双向电泳技术,对'立冬本'龙眼合子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质进行分离,通过MALDI-TOF/TOF鉴定到其中一个上调差异表达的蛋白为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以'立冬本'龙眼胚胎cD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F3H基因cDNA1404bp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F3H基因共编码365个氨基酸,其cDNA序列与柑橘、苹果、棉花等F3H基因的同源性均高达80%以上,该基因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EF468104。

关键词: 龙眼 胚胎 黄烷酮-3-羟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螨属1新种和常革螨属1新种(蜱螨亚纲:中气门目:寄螨科)

蛛形学报 2008 CSCD

摘要:记述寄螨科2新种:豫寄螨Parasitus yuensis Ma et Lin,sp.nov.和云南常革螨Vulgarogamasus yunnanensis Ma et Zhang,sp.nov.。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寄螨科 寄螨属 常革螨属 新种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全优1号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优1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全丰A与R402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籼稻新组合,于2006年8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籼稻 全优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贴地层低温考察及逆温效应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对坡顶、坡中、坡下3个位置离地1.5 m内不同高度的最低温度进行观测,研究冬季晴夜辐射降温中1.5 m贴地层内高度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顶、坡中、坡下贴地高度内各部位日最低温度(td)随离地高度(H)的变化为:在0.1 m处td都出现最低,而在1.1 m、1.5 m处td常出现最高。贴地层逆温效果明显,其逆温强度随着相对坡位(G)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逆温达到1.53℃。在冬季或早春果树嫁接中,种植者可采用高位嫁接技术避免或减轻低温对果树的冻害。

关键词: 果树 贴地层 嫁接 逆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