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营养亲和性方法研究了尖孢镰刀菌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和nit突变体的诱发规律及分布特性,以及菌株营养体亲和群(VCG)的划分。研究表明,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分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形成的抗氯酸盐突变体数目差异不显著,平均为每个接种点产生0.89~0.98个;但寄主不同部位(根部、茎基部和茎中部)分离的菌株间差异显著,形成的数目分别为1.27、0.75及0.76个。菌株产生的nit1突变体比例(75.40%)显著高于nitM突变体比例(13.17%);nit1突变体数目会因菌株的寄主及菌株寄主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寄主为黄瓜、甜瓜和西瓜的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67.73%、83.71%和77.50%,根部、茎基部及茎中部分离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81.82%、78.48%和68.64%,而在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74.43%和79.63%;nitM突变体数目受菌株寄主影响较小,所占比例在11.17%~13.92%之间;而在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及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差异显著,分离自茎基部的菌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5.97%,茎中部菌株所占比例最低为9.87%,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4.08%和9.26%。供试菌株分为7个VCGs,其特点为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互不亲和,同一寄主的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均不亲和,同一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亲和。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抗氯酸盐突变体 nit突变体 营养体亲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辐射诱变对巴氏蘑菇(姬松茸)子实体多糖组分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巴氏蘑菇(姬松茸)原菌株J1和辐射突变株J3子实体粗多糖经水提、醇沉、Sevage法去除蛋白,透析得精多糖ABJ-1和ABJ-3;经紫外扫描和凝胶色谱法检测表明,ABJ-1和ABJ-3均具有较高的纯度。以苯酚-硫酸法测得了ABJ-1和ABJ-3的糖含量分别为47%和76.68%,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含氮量分别为5.77%和21%。,以凝胶过滤法测定了其分子量均在4万左右。完全酸水解后气相色谱分析显示ABJ-1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ABJ-3含有大量的甘露糖及少量的葡萄糖等单糖。红外光谱和Smith降解后气相色谱分析显示ABJ-1和ABJ-3糖基连接键均以a,1-4糖苷键为主。

关键词: 巴氏蘑菇 子实体 多糖 结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

昆虫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增效剂生物测定、生化分析以及钠离子通道基因ⅡS4-6cDNA片段的RT-PCR扩增,探讨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结果表明:对于采自田间的6个烟粉虱抗性品系,磷酸三苯酯(TPP)和胡椒基丁醚(PBO)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DEM对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均无明显的增效作用。烟粉虱抗性品系的α-NA羧酸酯酶和β-NA羧酸酯酶活性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16~2.65倍和1.22~1.41倍,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敏感品系没有差异,表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在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性无关。通过RT-PCR克隆了6个烟粉虱田间抗性品系的钠离子通道结构域ⅡS4-6cDNA片段的序列(420bp),发现与敏感品系相比,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为L925I突变和I917V突变,L925I突变在所有6个烟粉虱田间抗性种群中均有发生,该位点突变已被证实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密切相关,表明神经不敏感性可能是烟粉虱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另一个重要因子。

关键词: 烟粉虱 抗药性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抗药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半套式RT-PCR技术诊断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3条引物C1、HP11和HP12,组成半套式RT-PCR,扩增片段为300 bp.应用该半套式RT-PCR对MDRV、禽呼肠孤病毒(ARV)、番鸭细小病毒(MPV)、鹅细小病毒(GPV)、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培养物进行扩增.结果仅能从MDRV中扩增出300 bp特异片段,而不能从ARV、MPV、GPV、CEF和MDEF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特异片段;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 fg核酸,重复性好.对人工感染和临床疑似病例用病毒分离和半套式RT-PCR进行检测,2种方法符合率为100%.因此,该半套式RT-PCR可以用于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临床快速检测.

关键词: 半套式RT-PCR 诊断 番鸭呼肠孤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SSR标记在茶树品种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筛选出的12个ISSR引物对17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1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占87.08%,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5.08个条带.根据Nei-Li系数将17个茶树品种聚为2类.结果显示,ISSR是一种重复性好、效率高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关键词: ISSR 茶树 聚类分析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重组β-hemA-ISCOMs对鳗鲡的浸泡免疫效果

水产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制备成免疫刺激复合物(β-hemA-ISCOMs),通过浸泡途径免疫鳗鲡,测定免疫鱼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1)β-hemA-ISCOMs在电镜下呈笼格状颗粒,直径约40nm;(2)一免后第44天,β-hemA-ISCOMs免疫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非β-hemA-ISCOMs免疫组(P<0.05);(3)免疫浓度在30~120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与浓度正相关,且显著高于ISM1312佐剂组与无佐剂组(P<0.05);(4)免疫浓度在30~120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存活率与免疫接种剂量正相关,在同等剂量下,β-hemA-ISCOMs免疫组的存活率高于其它组。因此β-hemA-ISCOMs浸泡免疫可诱导宿主产生细胞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免疫,ISCOMs技术适用于制备浸泡型渔用疫苗。

关键词: 鳗鲡 嗜水气单胞菌 溶血素 免疫刺激复合物 浸泡免疫 淋巴细胞 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根际土壤及根组织内外固氮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CSCD

摘要:利用PCR-RFLP检测水稻(Oryza sativa)根际土壤及根组织内外固氮微生物的nifH基因,对54个阳性克隆的nifH限制性内切酶MnlⅠ和HaeⅢ的RFLP图谱联合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对相似的带型(相似性>50%)和2对同源性为100%的带型分别来源于水稻根际土壤及根组织内外,3种特有的带型均来源水稻根际土壤和3种特有带型来源于水稻根组织内外。证明水稻根际土壤和水稻根组织的固氮微生物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也初步显示了土壤中某些固氮微生物能定植于水稻根内或根表。

关键词: nifH PCR RFLP 水稻 根际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莲rDNA ITS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来源莲的ITS序列,为莲的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技术对莲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得到参试的11个莲栽培品种的rDNA的ITS及5.8S rDNA全序列,18S和26S rDNA部分序列,共约750 bp。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莲的rDNA ITS的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来源的莲提供了依据,此法可用于莲种间及真伪品鉴别。

关键词: 分子鉴定 ITS序列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桉树幼苗的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以尾巨桉(E.urophylla×grandis)DH3229、DH3327、T13和巨桉(E.grandis)A44个桉树品种的组培生根瓶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对其新生根、新生梢生长量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叶绿素含量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对桉树生长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虽然低浓度的盐胁迫使叶绿素含量略为增加,但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b值并未呈现单一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桉树叶绿素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负相关,说明盐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与膜脂过氧化存在密切的关系。DH3229、T13叶片叶绿素与脯胺酸含量呈正相关;而DH3327和巨桉A4则呈负相关,表明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对叶绿素的合成与降解并未起到直接作用。不同桉树品种对盐胁迫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DH3229抗盐性最强,在盐逆境下其叶绿素较稳定并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有望在盐碱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 盐胁迫 叶绿素a 叶绿素b 丙二醛 脯氨酸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2号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航2号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