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纳豆专用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纳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发酵豆制品,吸水能力强、蒸煮特性好、粒形整齐一致的小粒大豆适于纳豆加工.为选育适宜纳豆加工的专用新品种,为发展纳豆健康产业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大豆种质创新提供借鉴,以中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以高蛋白优异种质龙品880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了适宜加工纳豆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中龙小粒豆3号.该品种百粒重8.1 g左右;蛋白质含量42.39%,平均脂肪含量18.38%,中抗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三年试验平均产量2 690.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龙小粒豆1号增产8.3%.试验表明中龙小粒豆3号能够满足纳豆生产对原料品种的特殊要求,是理想的纳豆加工专用品种.
关键词: 小粒大豆;纳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新农民 》 2021
摘要:水稻种植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水稻作为我国 传统的农作物,长期承担着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我国对于 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保证了我国 水稻的产量。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水 稻种植的效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后续重点研究了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俄罗斯第三代沙棘良种引进试验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 2021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沙棘工业原料林资源建设中应用品种的经济效益,从俄罗斯引进了22个"第三代"沙棘无性系,采取了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三阶段交叉式"沙棘引种试验方法,在参试试点、试验面积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较快地实现了成果的产出和产业化的应用.项目在多个试验主点基础上,随时间延伸逐渐增加试验副点,创立了具有生态环境条件多样性和测试指标多维度、多角度的沙棘引种试验体系,选择出了我国四大区域各自适宜的引进沙棘无性系,为提高沙棘产量、质量以及产品加工利用工作奠定了优质材料基础.针对沙棘栽培中的试验区防旱防灼、砒砂岩区地表坚硬、难以整地等技术问题,形成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保证了引进沙棘在逆境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对项目引种成果的适生区域进行了区划,分别提出了不同区域的配套栽培技术,对今后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第三代;大果沙棘;无性系;引种试验;三北地区


奶牛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现代畜牧科技 》 2021
摘要:奶牛口蹄疫病作为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疾病,如果发生了该类疾病一般情况下会呈现流行性,甚至会出现大流行性,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该病的发病感染性很强且有多个血清型,这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希望通过本文对奶牛口蹄疫病的防治措施的介绍,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奶牛口蹄疫病有更好的认识,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会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市场 》 2021
摘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被研发,其取代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简洁性与有效性。针对会计工作者来讲,出现的会计信息化属于一种非常大的变化,不少传统会计业已通过计算机技术取代人工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并且,企业记账环节愈加流畅化、财务数据愈加清晰化,财务结算变得非常高速与时效。为此,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会计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种公羊的内分泌调节机理及影响精液质量因素分析
《现代畜牧科技 》 2021
摘要:根据目前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养羊形势,需要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分析种公羊的内分泌调节机理和影响种公羊精液质量的因素。种公羊的内分泌调节机理主要有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协调的反馈体系,精子发生的过程从启动到完成都受内分泌的调节。影响精液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对性腺轴的直接作用、日粮供给及营养平衡因素、管理因素和疾病因素。通过分析指导养羊生产,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提高受胎率,增加经济效益。


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黑木耳全产业链条,围绕生产、消费、加工、流通、贸易、价格等环节,对我国黑木耳的产业现状进行了全面性、综合性分析;指出了我国黑木耳产业存在产业化分工不明确、加工方式单一、品牌建设能力较弱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及资源环境与价格偏低制约产业发展的风险;提出了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强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生产;积极研发替代料和菌渣应用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个性化研发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加强标准化生产,强化黑木耳品牌建设;加强培训指导,提高生产者职业素质5个方面的建议。


广适优质高产沙棘杂交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 2021
摘要:针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中广适优质高产沙棘良种不足的问题,开展了杂交育种试验研究.研究提出并实施了小、中、大不同尺度试验地区随试验时间延伸而相应变化的杂交沙棘动态种植试验示范体系,采取了蒙×中、俄×中杂交育种组合,经过果实产量、果形参数、棘刺、适应性、抗性评价及加工利用等指标综合衡量,筛选出了"工业原料型""鲜食型""保健饲料两用型"三大类6个杂交沙棘新品种,实现了广适优质高产沙棘良种的创新.在良种选育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沙棘大田微枝扦插技术,研发了专用生长调节剂(SSR),为沙棘良种的扩大栽培、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提出并计算了能够综合衡量单位面积杂交沙棘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营养成分产量,可为有关部门、种植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信息服务.提出并将"三北"地区杂交沙棘种植区域划分为3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创建了杂交沙棘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良种繁育技术和大田种植技术体系,服务于良种沙棘的推广应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