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脱氧阿维菌素脲类及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虫活性
《农药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构效关系为线索,根据类同合成法和活性官能团拼接策略,以阿维菌素为先导分子,在其4''-位引入硫脲或脲活性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酰基硫脲(9a~9o)和芳基脲(10a~10i)阿维菌素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对甘蓝蚜的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B1a,其中化合物9h对朱砂叶螨和甘蓝蚜的LC_(50)值分别为0.100和1.71μmol/L,表现出很高的毒杀活性,化合物9o对甘蓝蚜的毒性最高,LC_(50)值为1.13μmol/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甘肃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为筛选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储粮害虫杀虫剂,研究了4种植物不同部位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S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茎叶部位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和千层塔(Lycopodium serratum)全草的石油醚提取物以及马铃薯(Solunum tubersum)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其中,在0.2 mg/cm~2浓度下,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茎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最为突出,4 d后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校正死亡率为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9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 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三要素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和春季总茎数,越冬期分蘖数最多降低24%,春季总茎数最大降幅为40.7%;秸秆覆盖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平均降幅5.6%,但穗粒数有增加趋势,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略有降低。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小麦越冬期分蘖数、春季总茎数以及单位面积穗数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的关系,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使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增幅接近70%;在供试条件下,秸秆覆盖无增产效应。相比秸秆覆盖,同样小麦产量水平下,常规栽培需氮肥较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对不同抗旱强度胡麻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以强抗旱胡麻品种伊亚4号和抗旱系数较低的胡麻品种LY-8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Na Cl胁迫下的胡麻苗期和成株期农艺性状以及SOD、POD、MDA含量。通过对叶片数、株高、根长等农艺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Na Cl胁迫对胡麻植株的伤害明显,低浓度Na Cl胁迫对不同品种胡麻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盐分积累,生长后期对胡麻植株同样会产生伤害,且抗旱性强的胡麻品种同样具有更强的耐盐特性。对生理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伊亚4号苗期和成株期的SOD和POD含量均较LY-8号高,成株期MDA含量较高,而幼苗期则相反。由于耐盐品种具有较高的MDA、SOD含量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更有利于对盐胁迫的适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量对山地核桃光合与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讨不同施肥量对山地核桃生长量、光合特性、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地核桃的最佳肥料用量,为西北山地核桃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核桃品种"鲁光"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通过测定山地核桃生长量、光合日变化、响应曲线及快速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处理下核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山地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核桃树体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升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尤其在高光强下,高施肥量会造成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下降;CO2饱和浓度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2)比饱和光强下的Pnmax1高,表明强光下核桃光合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CO2供应的限制;中午高强光下核桃的OJIP曲线变形为OKJIP曲线,高施肥量的荧光诱导曲线中K点和J点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说明高温对核桃叶片放氧复合体(OEC)和PSⅡ反应中心造成了伤害。[结论]适宜的施肥量能提高核桃光合能力,可以缓解高温及强光对核桃叶片的胁迫程度,而过高的施肥量不利于核桃光合速率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山地核桃的株施肥量为尿素612.8 g、磷酸二铵187.5 g、硫酸钾230.77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速冻工艺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16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苹果速冻工艺,当载样量3kg/m2、速冻温度-30℃、样品中心温度-18℃为时,产品的感官品质、硬度和色泽最高,可溶性糖损失率、可溶性蛋白损失率、维生素C损失率最低;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Expert 9数据分析软件,优化出苹果速冻最优工艺参数为载样量2.38kg/m2、速冻温度-31℃、样品中心温度-19℃,此条件下实际感官评分为91.2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苹果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速冻苹果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抽真空时间、真空度、抽真空介质对速冻苹果硬度和色泽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原理,研究载样量、速冻温度、样品中心温度对速冻苹果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速冻苹果抽真空处理的最优条件为抽真空时间20min,真空度0.7MPa,抽真空介质为2%Na Cl+0.3%D-异抗坏血酸钠;在载样量3kg·m-2、速冻温度-30℃、样品中心温度-18℃时,产品的感官品质、硬度和色泽最高,可溶性糖损失率、可溶性蛋白损失率、Vc损失率最低;速冻苹果最优加工工艺参数为载样量2.5kg·m-2、速冻温度-31℃、样品中心温度-19℃,此条件下实际感官评分为91.26。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生产的速冻苹果的感官品质、色泽及质构参数显著升高。本研究增加了苹果产业附加值,并为苹果速冻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响应面分析法 速冻苹果 加工工艺 抽真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降解膜降解、保墒增温性能及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年试验,研究生物降解膜降解、增温保墒性能及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苗期0~25 cm土壤温度动态和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明确生物降解膜在生产中对普通农用地膜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埋入土壤约30 d左右可以观测到降解效果,40 d以后开始快速降解,到80~90 d时降解可达到85%~95%,种植地膜玉米后,压入土壤或地膜上有土覆盖的部分同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而垄上的地膜在玉米收后绝大部分仍与常规膜一样保持完好;生物降解膜保墒性能达普通农用地膜的90.4%~95.4%;作物生育前期0~25 cm土层08∶30、14∶30和20∶30平均温度比普通农用地膜低0.85℃,比露地高1.91℃;生物降解膜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比裸地平作出苗提前5~9 d,成熟期提前11~12 d。生物降解地膜具有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不能降解的普通农用地膜。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 全覆盖双垄沟播 土壤温度 玉米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