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对幼穗形成期水分胁迫后复水的响应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水分胁迫复水后对水稻部分指标的影响,以冈优527为试材,通过对水稻幼穗形成期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后复水,研究了复水后水稻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产量与结实率、千粒质量、有效穗以及实粒数都表现为受轻度短期干旱的处理在复水后均提高,高于对照水平;水势受到水分胁迫后降低;可溶性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MDA(丙二醛)的活性都表现为轻度短期干旱的水稻恢复效果最好,且活性都低于对照处理。说明水稻在幼穗形成期受到轻度短期干旱胁迫,复水后会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体系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体系保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芜菁甘蓝单作、马铃薯单作为对照,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的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和芜菁甘蓝-马铃薯的相对产量及产值。结果表明:1)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相对较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在30%~40%,高于单作,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2)整个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种植模式从0~15cm土层至60~75cm土层水分有6%~9%递增;3)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的芜菁甘蓝产量相比单作提高38.4%,其土地当量比(LER)为2.34(>1),具有间作产量优势。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产值为130 669.69元/hm2,高于单作,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结论:芜菁甘蓝与马铃薯间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持土壤水分,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综合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苹果抗旱资源,采用石蜡切片法测定了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CTR、SR、角质层厚度、比叶重、气孔密度、气孔器面积、气孔宽度和保水力等与果树抗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林苹果叶面积最大,叶片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值最高,分别为36.87cm2、233.25μm和4.03μm;红富士短枝型芽变材料叶面积最小,为22.97cm2,但比叶重最高,为9.96mg/cm2;红富士叶片比叶重最低,叶片角质层厚度最小,分别为6.55mg/cm2和2.81μm,但气孔宽度最大,达3.26μm。4个苹果新品种/材料叶片12h的失重率为35.10%~47.28%,红富士叶片保水力最差,而王林苹果叶片保水力最强,其抗旱力为王林>天红2号>红富士短枝型芽变材料>红富士。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材料 叶片 解剖结构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拌种对稻水象甲的防控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防治水稻稻水象甲的适用性,采用稻种拌种处理,研究2种药剂对水稻稻水象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各处理苗饲养成虫24h后均表现中毒现象,其中,2种药剂处理剂量为30g/kg,处理120h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0.0%和58.33%。大田育苗移栽,2种药剂各处理对幼虫的防控作用好于成虫,其中,2种药剂处理剂量为30g/kg时对幼虫和成虫的防效分别为98.69%和66.38%、94.08%和42.13%。2种药剂均可防治稻水象甲,吡虫啉的平均防效优于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的推荐拌种剂量分别为25~30g/kg和30~50g/kg。


不同高粱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及其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高粱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选择11项形态性状指标作为形态鉴定参数,对收集的94份高粱种质进行相关性状考查及鉴定,采用DPS软件对形态标记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4份高粱种质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叶面积、主穗长、千粒重、单穗粒重等形态数量性状差异较大,穗型的紧凑型占52.13%,穗形的纺锤形占77.66%,颖壳色的褐色占52.13%;在欧氏距离4.81处,可将94份种质分成3类,其中第1类88份,第2类4份,第3类仅2份。选择与高粱种质性状特性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作为鉴定参数可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初步筛选与鉴定。


耐抽薹大白菜黔白5号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白5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冬春、早春及春夏反季节大白菜生产需要及春夏叶菜淡季市场需求[1],用自交不亲和系C-1和自交系Zui-4互为父母本配制而成的抗寒、耐抽薹、早熟杂交一代种。该品种在贵州等省市经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表现出抗寒、耐抽薹、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但由于黔白5号耐抽薹性强,抽薹开花很晚,开花期恰遇高温,极不利于授粉结籽,制种产量极低,


番茄青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鉴定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从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关岭县、独山县、麻江县等5个市(县),采集20份土壤样品,分离出72株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3株对番茄青枯病菌拮抗效果较好的放线菌,结合形态学特征与16S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放线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株拮抗放线菌分别为鲜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galbus)、栗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badius)、酸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acidiscabies)。其中,鲜黄链霉菌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拮抗效果最好,其平均抑菌圈直径达55.7mm;栗褐链霉菌的拮抗效果次之,其平均抑菌圈直径为43.2mm;酸疮痂链霉菌平均抑菌圈直径为33.6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