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能辐照下环氧树脂对腰形碳纤维的表面改性
《高技术通讯 》 200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能射线共辐照接枝,在环氧树脂/丙酮溶液中对腰形截面碳纤维表面进行了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纤维的表面及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的变化;利用浸润性测试方法分析了纤维表面能的变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分析了纤维表面化学元素及官能团的组成;通过层间剪切强度(ILSS)表征了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沟槽变深,氧元素和碳元素百分含量比(O/C)提高,表面能极性分量增加,ILSS最大可提高18.3%,达到91.3MPA.


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大豆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沈阳军区通北一场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黑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氮、磷、钾含量较高,硼和锌含量较低。土壤中有机质、N、P、K、S、B、Zn等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养分偏斜程度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7。大豆分区平衡施肥取得了显著效果,较习惯施肥平均增产243 kg/hm2,增产12.1%,增收696元/hm2。


水稻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动态变化关系;稻米味度值是先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味度值则不再增加,反而随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下降,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的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均不同程度的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进行了抗(耐)旱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系)筛选,土壤水份对高油大豆产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研究,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等单项研究及对高油高产抗旱单项栽培技术组装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种植的抗(耐)旱高油大豆品种黑农37、黑农41、黑农44、合丰40、垦农4、红丰11、黑河27、合丰47;黑农41品种,任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都会对其产量和油分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其干旱胁迫影响程度表现为:结荚~鼓粒期>鼓粒期>结荚期>花期>苗期,以结荚~鼓粒期干旱胁迫影响最大,可使单株产量下降27.1%,油分下降12.6%;秋翻秋起垄整地是较好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较春搅茬起垄有较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4.28%~16.67%;黑农44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垄上穴播为20~25万株hm-2,垄上双条播为25万株hm-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其增产幅度为13.55%~25.4%;提出建立高油大豆高产高油同步旱作栽培技术体系的最佳模式:以高油品种黑农44为核心,在蓄水保墒的秋翻秋起垄的耕作基础上,配之穴播+优化施肥(N7+P14+K10)+抗旱种衣剂+抗旱叶面肥+行间覆膜。


快速提取棉花蕾期高质量RNA的改良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 2007 CSCD
摘要:棉花组织中因富含棉酚、多糖和单宁等次生代谢物,RNA难分离,易降解,导致现有R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的棉花RNA产率低、质量差,无法应用于实验操作。针对棉花组织次生代谢物多的特点,以酸酚法为基础,结合RNA吸附柱,通过对幼苗期和蕾期棉花叶片RNA提取,总结出一种快速提取棉花组织RNA的方法。与热硼酸法、酸酚法及试剂盒法相比,所述方法具有步骤少、产率高、质量好等特点,操作简单、整个实验在1h内完成,可开发出提取多糖多酚类生物组织RNA试剂盒。
~(60)Co-γ射线辐射紫花苜蓿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利用0,1000,1500和2000Gy60Coγ射线处理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对同一剂量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剂量间辐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苜蓿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苜蓿种子可以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小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单桥、双桥、多桥、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等多种畸变.同一辐射剂量下,龙牧803苜蓿对γ射线辐射敏感性最强.在0~2000Gy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各种畸变率不断提高,至2000Gy辐射剂量时,各种畸变率达到最高.
关键词: 紫花苜蓿 γ射线 细胞分裂指数 核畸变 染色体畸变


玉米子粒灌浆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9份自交系,按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Ⅱ设计。对4个阶段灌浆速率配合力分析并结合产量对自交系和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Ⅰ、Ⅱ、Ⅲ、Ⅳ期灌浆速率的配合力自交系间有较大差异;同一自交系及同一自交系的不同杂交种4个时期的灌浆速率也有较大差异。HR705自交系4个阶段均较低;Mo17第Ⅰ、Ⅱ期较低,第Ⅲ、Ⅳ期较高;HR11前3期较高,第Ⅳ期较低;黄早四4期均高;HR304前两期较低,后两期较高;丹340Ⅰ期较低,其它3期均高;HR1124期均高;K10第Ⅰ、Ⅱ期最高,Ⅲ、Ⅳ期较低;HR106的4期均较低。灌浆速率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特殊配合力也较高,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因此有必要重视特殊配合力。


Mo1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玉米主栽品种大多含有Mo17血缘。在黑龙江省应用的主要杂优模式有4种:Mo17群×改良Reid群、Mo17群×塘四平头群、Mo17群×自330群、Mo17群×其它(综合种选群和外杂选群等)。要加强对Mo17的改良和创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