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52)Cf裂变中子辐照玉米种子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快中子辐照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筛选适宜的中子辐照剂量,以获得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功能分析的突变体材料,采用252Cf裂变中子源对玉米自交系LY8405和PH6WC种子进行辐照,结果表明,低吸收剂量(0.36~4.19 Gy)的中子辐照玉米干种子后,对自交系LY8405的出苗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自交系PH6WC的出苗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份材料M1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其中辐照剂量为4.19 Gy时对LY8405最为有效,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分别为27.8%,38.9%,66.7%;辐照剂量为2.48 Gy时对PH6WC最为有效,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分别为7.1%,14.3%,21.4%;M2株高、穗位、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轴粗等主要农艺性状变异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其变异系数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快中子辐射剂量的敏感性不同,初步认为2.00~4.19 Gy的辐照剂量是玉米252Cf裂变中子辐照处理的适宜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梨产区腐烂病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中国果树 》 2016
摘要:2012—2013年,对甘肃省5个梨产区14个村25个梨园梨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梨树腐烂病平均发病株率达62%,病情指数34,每株平均病疤数3.50块,病疤主要分布在主枝、侧枝或结果枝组等分枝处,病疤类型以重犯病疤为主,从日灼或冻伤伤口侵染发病的居多。分析认为树龄和树势、品种、冻害及伤口保护不力、果园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树体负载量过大、病疤刮治不彻底及其他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是甘肃省梨产区腐烂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密度对胡麻田杂草发生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明确播种密度对胡麻田杂草发生以及胡麻产量的影响,为胡麻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胡麻不同播种密度(45、60、75、90、105、120 kg/hm~2)对胡麻田杂草发生以及胡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胡麻播种密度与杂草发生量关系密切,播种密度越高,杂草发生越少。胡麻播种密度对胡麻产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胡麻产量逐渐降低,主要是由胡麻密度越高,倒伏越严重,造成的减产率越高所致。[结论]综合胡麻密度与杂草发生、产量构成的关系并考虑倒伏因素,甘肃省中部地区胡麻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新品种圣雪3号
《农村百事通 》 2016
摘要:圣雪3号属中熟花椰菜一代杂交新品种,适宜在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相同气候区域推广种植。2013年10月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圣雪3号植株生长势中强,叶片灰绿色,花球圆形,洁白、紧实,自覆性好、品质优良。春季栽培从定植至采收80天左右,单球重1.20公斤,每亩产量3000公斤,秋季栽培从播种至采收117天左右,单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与红芪SSR引物的筛选及鉴定指纹代码的构建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豆科SSR引物,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筛选验证可用于黄芪与红芪鉴定的核心引物。结果表明,10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有效鉴定引物,其PCR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100~500 bp,可形成的7~12条数目不等的电泳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55个,多态性比率为10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71,多态位点建立的聚类分析(UPMGA)结果显示,获得的核心引物可在相似度为0.4处100%区分62份黄芪与红芪的混合样品,标记参试引物及对应的特征泳带,生成指纹图谱代码,为黄芪与红芪的鉴别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面覆盖对苹果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在黄土高原陇东旱地果园,比较了不同覆盖模式对苹果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中的J相(2 ms)的相对可变荧光显著上升,在I相(30 ms)荧光强度趋于一致;不同处理在300μs左右的特征位点处,叶绿素荧光产量较清耕显著降低,出现明显K点;CK的ΔWoj、ΔWok值分别在K、L位点升高。综合分析认为,果园覆沙延长叶片在生育后期维持高水平的光合性能或延迟叶片衰老时间,覆膜与覆草处理叶片光合性能水平比清耕高,但显著低于覆沙处理。
关键词: 旱地苹果园 地面覆盖 生育后期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水处理对葡萄采后衰老与病害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的热水处理对葡萄采后衰老与病害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筛选能够延长葡萄贮藏时间的适宜处理温度.【方法】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在45,50,55及60℃下浸泡2min,用葡萄专用PE包装袋包装,(0±1)℃冷藏库中贮藏,每隔10d统计一次好果率,每隔5d进行一次酶活测定.【结果】45℃处理2min可以明显抑制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并且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贮藏期间的活性.55℃以上温度处理会加快果实腐烂.同时,越高的处理温度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抑制作用越明显.55℃处理2min可以提高果实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结论】适宜温度的热处理可以抑制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和病害发生,‘无核白鸡心’采后适宜处理水温为4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4种溶剂萃取物对两种叶螨及豌豆蚜的触杀活性比较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带虫浸叶法测定比较了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4种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及豌豆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的乙醇提取物对截形叶螨、二斑叶螨、豌豆蚜处理12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28%、59.24%、54.32%,24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75%、61.45%、65.53%;石油醚萃取物对3种供试生物处理12h和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39%、93.70%、91.49%和93.33%、84.19%、100%;氯仿萃取物处理12h和24h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2.11%、35.66%、27.35%和34.47%、35.95%、38.60%,瑞香狼毒4种溶剂萃取物触杀活性顺序为:石油醚>氯仿>水>乙酸乙酯,随着浓度增大,萃取物对3种供试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石油醚萃取物对截形叶螨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2.040 2mg/mL和0.8mg/mL;对二斑叶螨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0.280 3mg/mL和0.037mg/mL;对豌豆蚜12h和24h的LC50分别为0.911 4mg/mL和0.360 5mg/mL,24h毒力均高于12h毒力。
关键词: 瑞香狼毒 萃取物 截形叶螨 二斑叶螨 豌豆蚜 触杀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