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如何有效推进科研单位内控建设探究
《财经界 》 2023
摘要:2012年财政部下发21号文件《行政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旨在提高内控管理水平、规范内控、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2013年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内控工作,从2014年1月开始内控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2015年、2016年相继下发24号文《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导意见》、11号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基础性评价》补充了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和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其中针对政府内部财政权力的制约作了明确规定,“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对内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内控报告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年度三大报告之一。科研单位内控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现阶段科研单位内控现状、存在问题结合科研单位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探究。


二甲戊灵和丙炔氟草胺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二甲戊灵乳油(EC)与内炔氟旱胺可湿性粉剂(WP)单剂及其混配后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为棉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田一年生杂草药后30 d株防效,45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析各处理药剂对棉花出苗的安全性.[结果]供试药剂对棉花出苗无影响,各处理出苗率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30 g/L二甲戊灵EC(742.5 g/hm2)+50%丙炔氟草胺 WP(45 g/hm2)和 330 g/L 二甲戊灵 EC(866.25 g/hm2)+50%丙炔氟草胺 WP(60 g/hm2)对棉田一年生杂草30 d株防效分别为96.52%和97.91%,45 d株防效分别为95.86%和96.48%,45 d鲜重防效分别为92.89%和94.44%,2种药剂混配后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30 g/L二甲戊灵EC 866.25~990 g/hm2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83.58%~90.23%,50%丙炔氟草胺WP60~75 g/hm2的处理为84.58%~90.98%,二者差异不显著,该剂量下二甲戊灵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82.62%~88.90%,丙炔氟草胺的处理防效为85.06%~92.21%.[结论]丙炔氟草胺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优于二甲戊灵,可根据棉田优势杂草群落结构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药剂施用,合理防治棉田杂草.


设施甜瓜生长发育对氮肥的响应
《热带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为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甜瓜产量、品质、生长指标等影响,探究适合海南甜瓜生长发育的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促进甜瓜优质高产。以甜瓜品种黄梦脆为试材,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氮素水平(N0缺氮;N1低氮;N2中氮;N3高氮),分析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特性,总结及探讨有利于海南设施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氮素水平。结果表明,低氮处理利于叶和花的生物量积累;高氮和缺氮叶和花的生物量偏低,不利于膨大期果实的成长;中氮处理甜瓜单瓜重和产量最高,高于对照12.07%,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同的氮肥处理对甜瓜品质有一定影响,果实特性随着氮素变化而变化,其中高氮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40%),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果肉、果皮中总氮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中氮处理氮肥用量为200 kg/hm~2,产量最高,为2 925.00 kg/hm~2;其次为低氮处理,其氮肥用量为160 kg/hm~2,产量为2 850.00 kg/hm~2。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氮肥在设施膜下滴灌条件下对甜瓜产量、品质、生长指标的影响,为海南甜瓜栽培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Fluent分析的棉田废地膜秸秆分离装置设计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棉田机械化回收的废地膜与棉秆、土壤等杂质混合难以分离,无法资源化再利用,且随意掩埋或焚烧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拟开展膜杂混合物分离技术研究,提出筛筒式膜杂分离原理,为膜杂分离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以残膜回收机回收的膜杂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物理特性研究,测出废膜、秸秆、土壤颗粒的悬浮速度,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物料悬浮速度与受风面积的相关性,通过搭建膜杂混合物料风选试验台,分析膜杂混合物各组分在风选试验台气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沉降规律,确定了筛筒式膜杂分离装置关键部件最佳尺寸和工作参数,并采用Fluent进行流体域数值模拟,确定地膜和杂质分离效果的最佳进风速度为 8.0 m/s,最优入风角度为 6.00°.通过验证试验可知当筛筒转速为 40 r/min,进风速度 8.0 m/s,入风角度 6.00°时,试验所得的膜中含杂率为 9.73%、杂中含膜率为 0.261%,验证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流体域数值模拟分析的正确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废地膜杂质分离及废地膜资源化再利用提供参考.


NaCl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西北园艺 》 2023
摘要:莴苣(Lactuca sativa Linn.)为菊科莴苣属,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是高原夏菜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转变,甘肃张掖高原夏菜产业发展迅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速度较快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过程中,存在大水漫灌和盲目施肥等问题,导致土壤性状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发生严重,莴苣产量与品质下降,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不利于莴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NaCl胁迫对番茄、大白菜、花椰菜的耐盐性研究已有报道,


小麦条播技术和立体匀播技术的比较与展望
《粮油与饲料科技 》 2023
摘要:小麦条播技术是传统的高产栽培技术,其特点是稳产高产、适应性较强。小麦立体匀播技术是小麦增产增效的新技术,可以使小麦在平面上多层次地利用土地空间,其特点是成本低、产量高。阐述条播技术和立体播技术的概念,并围绕小麦条播和立体匀播技术进行探讨与展望。


不同滴灌量对甘草叶片光合特性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23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叶片光合特性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对不同滴灌量响应的机理。方法:以天山北麓昌吉州荒漠地区栽培甘草为材料,在新疆昌吉州三坪农场设置X0(0 m~3/hm~2)、X1(2 500 m~3/hm~2)、X2(4 000 m~3/hm~2)、X3(5 500 m~3/hm~2)和X4(7 000 m~3/hm~2)等5种滴灌量水平,研究滴灌量对甘草关键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叶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片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表现为X2>X3>X1>X4>X0,总黄酮含量表现为X2>X1>X3>X0>X4,多糖含量表现为X1>X2>X3>X4>X0,粗蛋白含量表现为X2>X3>X1>X4>X0,X0和X4处理的所有品质指标含量均最低。结论:在天山北麓滴灌甘草的滴灌量宜控制在2 500~5 500 m~3/hm~2范围内。


新疆3个鲜食枣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3 个鲜食枣品种的抗寒能力,为新疆鲜食枣品种的区域栽培布局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 月,采集伏脆蜜、京沧1 号、冬枣的一年生枝条,利用超低温冰箱人工模拟低温环境(-10℃~-35℃)处理枝条,测定萌芽率、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3 个品种半致死温度(LT50)由各自的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得到,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3 个鲜食枣品种的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3 个枣品种枝条的萌芽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均在-25℃降至0;相对电导率值、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同;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伏脆蜜、京沧1 号、冬枣的半致死温度从高到低分别为-20.44、-19.91 和-19.53℃.2 个主成分能表示三个品种各个指标71.189%的信息,主成分1 主要包含可溶性糖、萌芽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的信息,主成分2 包含脯氨酸的信息.而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的得分均为伏脆蜜最高,其次是冬枣,京沧1号最低.[结论]3 个品种枝条的抗寒能力强弱依次为伏脆蜜、冬枣、京沧1 号.在新疆南疆种植冬枣的区域,可选择抗寒能力强的伏脆蜜,而京沧1 号抗寒性相对较弱,需在冬季及时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不施氮,CK)、常规施氮(300 kg·hm-2、N1)、单施生物炭(20 t·hm-2、B)、常规施氮+生物炭(N1B)、减氮15%(255 kg·hm-2、N2)、减氮15%+生物炭(N2B)、减氮30%(210 kg·hm-2、N3)、减氮30%+生物炭(N3B)8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间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N2、N3)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均无显著影响,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配施生物炭后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提升。综合表现以减氮15%配施生物炭处理(N2B)效果最优。该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处于较高水平,成熟期单茎干重、籽粒占单茎重比例、花前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01 g、51.31%和18.03%;籽粒产量为8 301.35 kg·hm-2,较CK及N1处理分别增产38.09%和18.11%;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为12.40kg·kg-1。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15%配施20 t·hm-2生物炭最有利于春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提升。
关键词: 春小麦 氮肥 生物炭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和转运 产量


真空低温油炸脆枣工艺优化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脆熟全红期灰枣为原料,探究真空低温油炸脆枣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油炸时间、油炸温度、真空度和脱油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筛选工艺条件,以含油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真空低温油炸脆枣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油炸时间40 min、油炸温度115℃、真空度0.08 MPa、脱油时间4 min。通过工艺优化条件油炸的脆枣,含油量为(16.23±0.18)%,感官评分88.7,油炸脆枣具有烘焙的油脂香,同时极大程度保留了鲜枣果本身的清新酸感且无明显苦味。

